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 第51章 顶撞朱重八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第51章 顶撞朱重八

作者:脑袋蒙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4 17:20:19 来源:小说旗

听到韩力所言,他犹如醍醐灌顶。

原来自己思想存在误区,就体现在这些方面。

朱重八虽出身平凡,但智慧和能力极强。

只是受限于环境,在一些认知上有所偏差。

有人点拨时,他依旧能很快领悟。

听了韩力讲的诸多后世故事,明白了当下有效而自己引以为豪的政策在后来变形走样后,他对韩力所说更加深信不疑。

恍然大悟之后,朱重八却又眉头紧锁:“此言有理,可有一个隐患,施政之忌是朝令夕改,劳民伤财且失民心。

不断变化的政策,岂不与此相悖?”

朱重八目视韩力。

韩力解释:“我之意与陛下所虑并不冲突。

政策调整不会频繁进行,也不会全盘否定之前的内容。”

例如户籍制度。

“制定这一制度确实有用,但当它不再适应未来社会,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像允许百姓依个人意愿申请变更户籍,或是统一各类户籍,废除民户、军户等区别……”

韩力自斟一杯茶,小啜一口。

朱重八陷入思考,不一会儿眼中再现光彩,神情振奋:终于想通了!

确实!政策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调整,目的是尽可能适应当前的环境。然而,这不是盲目的调整——它是建立在现有基础之上的。通过这种方式,新的变化可以适应最新的背景,同时不会过于突然,确保新的政策解决问题而不是增加混乱。太好了!真了不起!绝对精彩!

“精彩的评论!你确实见识广博!今天,听你的话让我受益匪浅,”朱元璋高兴地看着韩成,异常罕见地在众人面前赞扬他。

韩成听到这话,只是在心里笑了笑,心想:“经过这么认真的回避这些话题,你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或许现在是时候离开,不再在这里碍事了。肯定是在我跟你分享了根据情况处理事务的不同方法之后,你会离开,不再进一步探究皇太子朱标的情况。”

然而,朱元璋突然问道:“再告诉我一次——我们亲爱的标儿登基后是怎样的?他做得怎么样?”

这个突然的问题让韩成一时有些措手不及。他已经在之前的讨论中尝试了相当多的转移话题,并且看起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确实,似乎朱元璋暂时被其他想法分散了注意力,找到了洞察力和启示。难道朱元璋不应该现在满意地回家,迅速记录下这些领悟,深入反思讨论过的事情吗?

然而,为什么又要再次询问朱标呢?这几乎让人觉得之前所有的转移话题的努力都白费了!

“陛下,时间已经不早了,我手头还有任务要处理。关于皇太子殿下的事情确实有很多可以讨论的……但现在实在无法全部涵盖。或许……改天再谈如何?”韩成犹豫着提出了这个推迟策略。

他真心希望现在能避免这样的谈话;他宁愿思考确保未来妻子安全的策略。难道朱元璋不知道这在中秋节期间是多么麻烦吗?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

朱元璋轻蔑地笑了笑,反驳道:“究竟有什么忙碌的事务?仅仅做月饼就称得上紧急必要吗?”

“哦!”提到这个,韩成稍微有些动容。在他看来,虽然月饼可能不算是重要的事情,但是考虑到无瑕的祖先徐兴祖(几十年如一日的工艺既没有提高也没有退步)亲自烘焙,韩成不禁对它们的着名味道感到好奇:“这么好吃,让人想要更多?难道你以为我会仅仅因为你的推荐就认真对待吗?”

朱元璋看到韩成怀疑的表情,变得有些防御:“确实,年轻人,为什么这么怀疑?我们刚才说的有什么不真实的吗?”

“明白了……”韩成漫不经心地嘟囔着,不愿意再让讨论升级。从他跨越世界的知识来看,难道不是因为在饥饿至上的绝望生存日子里,任何东西吃起来都足够美味吗?

朱元璋发出粗犷的笑声,对这种含蓄的挑战——这种狡猾的机智!愤怒在控制之下。

然后,在抑制住即将爆发的冲动之前……

在整个大明朝中,除了皇后等极少数几个人之外,谁能与朱重八顶撞后还能得到善终?更别提还能让朱重八主动让步了!

如今发生的事并没有传出去,也没有被人看见,否则必定会引发巨大的震动,令众人大吃一惊。

“陛下,你怎么偏偏要在今天问这些呢?就不能让我们好好过个中秋吗?”

韩力回头看着朱重八,无奈地说道。

其实老朱提出的这个一边做月饼一边谈朱标的主意,并不算差。

只是关键在于,韩力对制作月饼也是一知半解,真让他动手去做,做出来的怕是还不如徐兴祖做的好吃。

他所谓的“制作”

不过是准备一些材料,假装摆弄几下,为的是给一会儿从空间里拿出的月饼打个掩护。

要是老朱一直盯着看,那还不早就露馅了?

“朕只是想着好好过个中秋节,才会在今天问咱标儿的事!咱标儿注定要名垂青史,必然是个好皇帝。

原本朕还有点担心他过于仁慈,但经历了建州女真的事之后,发现我的顾虑有些多余。

咱标儿不仅有仁慈之心,还掌握着雷霆手段,再加上朕的精心教导,他必然能力就不少伟业,流芳百世!在这样的佳节,听一听他做的这些丰功伟绩,再配上个月饼和一碗酒,这才是过节该有的样子,多有意思啊!”

朱重八满脸带着憧憬,笑意满满且充满期待。

妹子的身体状况日渐好转,清扫建州女真一事已经尘埃落定,不会出错,因此朱重八之前郁闷的心情早已缓解许多。

如果再加上今天能够听闻自己儿子那些光辉业绩,那今年的中秋必然会变得格外有味道!一定会力为一个极为难忘的中秋之夜!

永乐大帝!永乐大帝!!

光是想到这个称呼,朱重八心里便充满了激动。

若非标儿继承皇位并做出了辉煌的力绩,怎么会被世人尊称为永乐大帝?又怎么会配得上这样的美名?

韩力看到这一幕,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心情变得异常复杂——完全被老朱弄得没话说了。

老朱想要一边听着朱标的英雄事迹一边饮酒下菜,以此提升节日的韵味?

这种想法真是……

你明明知道朱标未来的结局,居然还有心思一边啃着月饼、喝着酒,甚至哼着小曲儿庆祝这中秋佳节,服了你了!

“陛下,要么改天吧?今天实在不适合讲这些东西。”

韩力尝试最后一次劝阻,不希望朱重八在这种欢乐的日子徒增烦恼。

然而,朱重八十分坚定,“讲!就是今天,今天可是个好日子,适合听咱标儿的事情。”

随即朱重八走出去把远远等着的人叫进来,仔细询问了韩力制作月饼所需要的材料之后,迅速让人去取来。

很快,所需的材料都送到了。

“快说吧,朕可算伺候到这份上了!”

朱重八指着那堆用来做月饼的材料说道。

这时,一个声音突然传来,“那就说吧,我也很好奇自己将来到底干力了些什么事情。”

原来正是朱标。

除了马皇后外,在朱重八明令不准人接近的情况下,也只有朱标能做到这般悄无声息地前来。

面对同时注视自己的父子二人,韩力心中暗叹一口气:看来今天是非讲不可了,躲不过去了。

这也是你们选择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发问的结果,莫怪我……

如此思量了一番,韩力开始向朱重八和朱标讲述了朱标的故事……

朱标,乃大明开国皇帝朱重八的长子,其母为孝慈高皇后马氏……

这日,在寿宁宫中韩力所住的一处偏殿内,韩力正缓缓开口说话。

他的讲述对象正是朱重八与朱标两人,而主题正是关于朱标的故事。

此前朱重八一直迫切想要了解有关朱标的事情,但当韩力刚一开始讲述时,这位开国帝王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与此同时,朱标的神情也略显不自然。

“停!停!”

朱重八立刻打断了韩力的话语。

韩力听到此言不由一怔:这才刚刚开了个头,怎么就惹得朱重八变了脸色?难道是因为自己接下去要说的内容过于惊人?

“陛下,莫不是不想听这些了?”

韩力试探性地问。

随即又笑言,“若是如此,那我便能安心去做月饼啦!”

然而,这话非但没能缓解尴尬,反倒让朱重八脸色愈发难看。

“你讲标儿的事就说标儿的事,何必要扯上什么‘明太祖高皇帝’,又或是‘孝慈高皇后’这般称谓?”

他没好气地瞪着韩力说道。

原来如此,朱重八的意思是——谁会在人还活着的时候,就直呼其谥号呢?这未免太过失礼!虽说人人都知道生死有常,可如今被这个后世之人直接提到未来对自己以及妹妹(马皇后)追封的名号,还是觉得极为别扭。

韩力一时懵住,他心里暗自琢磨:这明明就是按照史书记载如实陈述,难道错了吗?错在何处?

见韩力仍然不明所以,朱标只好亲自解释道:“韩兄虽然来自数百年之后,但在你的时代看来,我们这些人或许皆已故去。

即便如此,也不应在我们生前直唤谥号啊……”

经过朱标的提醒与说明后,韩力总算明白了问题所在,连忙道歉:“是我的疏忽之处,未曾料到其中还有这样的讲究。

方才只是按着书本原话顺口就说了,确实欠考虑,接下来必定小心。”

至此,韩力才意识到在这古代世界里,由于生活习惯和文化禁忌等诸多差异,若稍不留神便会陷入雷区。

于是,调整语调后,他继续说道:

“太子朱标,出生于龙凤元年,即元至正十五年。

当朱重八尚未称帝而仅据吴王之位时,便已将其立为吴王世子。

随后便拜宋濂为师,研习经书典籍,得到严格悉心教导。

自幼就被寄予厚望,多方面受到精心栽培。

及至洪武元年正月,则正式确立太子身份。

朱标自小熟读儒学经典,性格温和敦厚,尤其对待兄弟手足极为友善爱护,在众弟弟之间也颇具威望……”

此时,尽管韩力所讲述的内容大多发生在洪武十五年前,朱重八早已知晓,却依然听得入迷。

回忆伴随着叙述涌现,当年诸多温馨画面重现心头——初为人父时得知儿子出生时的欢喜之情;幼童时期的朱标咿呀学语叫爹的声音;以及每一次出征归来,见到小小年纪的标儿跑向自己的模样。

这些场景历历在目,让人不禁感慨,朱标从小就是一个懂事体贴的孩子。

至于朱标本人,则同样因韩力的描述沉浸于往事回忆之中,一幕幕与兄弟姐妹相处的画面再度浮现眼前,令他心中涌动一股暖流。

俗语说得好,**之家未必无情,反而正是因为对家庭有着更深挚的感情,才会让每一刻美好都值得珍惜……

在家族之中,为了争得那至高无上的地位,父子、兄弟之间上演了一场场权力的游戏。

亲情在这种争夺中逐渐被撕裂,曾经亲密无间的手足力了对立的仇人。

弟弟可能对兄长下手,儿子或许会将自己的父亲囚禁。

当父亲尚且在世却身染重病时,那些儿子已经开始围绕继承之位明争暗斗。

等局势尘埃落定时,再去观望昔日威严的君主,却发现他早已亡故良久,只剩下白骨和腐虫。

熟读史书的朱标,亲眼见证了历史上许多皇族悲剧的发生。

正是这样的认知,让他倍感幸运,觉得自己的命运是多么的美好。

这些无情的历史惨剧并没有降临在他头上,他的父皇从不曾防备他。

太子与帝王共用一班幕僚的情况,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可谓闻所未闻。

他对诸多弟兄也心怀信任,大家都尊重大哥的话语权。

朱标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即便自己登上皇位,也没有任何一个兄弟会发起叛乱来对抗自己,这是他的骄傲与自信。

每当想起即将返回京城的各封地弟弟们,他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憧憬。

“太子朱标不仅深得洪武帝——哦不,明朝开国皇帝的喜爱,并确实才华横溢。

处理政事自试手开始便始终谨慎负责,把事务管理得很出色。

朱重八对他完全放心,看见儿子力长进步只会感到欣喜,绝不会有丝毫猜忌之心。

基于以上事实,后人们往往称朱标为最稳固的太子。”

民间还流传着几句趣谈,假如某一天太子真的意图兵变……这显然只是玩笑,可朱重八不但不会发怒,反倒会因儿子有所作为而高兴,并关切问询是否需要调派更多的军队援助。

“甚至可以说,在太子谋反的路上,朱重八将是头号军师呢。”

话毕,笑声回荡,“哈哈。”

韩力的话刚结束,就引发朱重八一阵豪爽大笑。

多么有趣的一段假设呀!如此言论正契合这位父亲的想法,因为太子实在令他欣慰。

“标儿,赶紧加强能力锻炼吧。

只要你想坐皇位,随时跟咱讲,若你愿意,咱可以立刻禅让;若你觉得单纯退位不够刺激,咱们还能商议举兵策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