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俄罗斯风云录 > 第22章 绞索与幻灭第3章 拉斯普京的诅咒

卷六 红色飓风:末代沙皇到苏维埃(1856-1991)

第二十二章 绞索与幻灭: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王朝终局(1905-1917)

第三节 拉斯普京的诅咒:宫廷**与民众绝望的隐喻

一、妖僧入宫:帝国的最后一块腐肉

1907 年深冬,彼得堡的街头被一场猛烈的暴风雪笼罩。冰冷的冰碴子伴随着呼啸的狂风,狠狠地抽打在马车的窗棂上,发出清脆而又刺耳的声响。沙皇尼古拉二世坐在华丽的马车里,内心满是焦虑与期待。他已经第三次掀开那厚重的天鹅绒车帘,向街边张望着。终于,他看到了那个他一直在寻找的身影——格里高利·拉斯普京。

拉斯普京披着一件破旧的熊皮大氅,正蹲在街边。他那沾满酒渍的手指在妓女的手掌上胡乱比划着,嘴里嘟囔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语。当这位所谓的“神僧”缓缓抬起他那浑浊的灰眼睛,望向皇室马车时,坐在车内的皇后亚历山德拉突然感到一阵寒意袭来。她不由自主地抓紧了胸口挂着的东正教圣像,惊恐地低语道:“上帝啊,他的目光能穿透灵魂!”

拉斯普京本是来自西伯利亚的一个普通农民,他目不识丁,浑身散发着牲口棚的气味。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很快就走进了冬宫那金碧辉煌的大门,让冬宫镀金的穹顶都蒙上了一层阴影。他大摇大摆地踏进皇室寝宫,仿佛这里就是他的地盘。他用那被伏特加腌过的嗓子,念着含混不清的祷词,声音沙哑而又怪异。

当时,患有血友病的小皇储阿列克谢再次发病,病情十分危急。皇室上下都陷入了恐慌之中,医生们也束手无策。就在这时,拉斯普京出现了。他只是将手掌悬在男孩渗血的膝盖上,故作神秘地说道:“圣灵正在修补他的血管。”令人惊讶的是,小皇储的病情竟然奇迹般地好转了。皇后当场跪倒在地,眼中满是感激和敬畏,从此把这个浑身虱子的农夫奉为“活基督”,对他言听计从。

拉斯普京的到来,就像一颗毒瘤,在帝国的宫廷中迅速蔓延。杜马议长罗将柯在私人沙龙里,愤怒地摔碎了水晶酒杯,大声说道:“他简直是个行走的病毒!”贵族们也渐渐发现,拉斯普京不仅能自由出入皇后的寝宫,还开始对帝国的命脉产生影响。他常常在醉酒后,用沾着酒渍的笔在餐巾上写下所谓的“圣意”。而这些看似随意的字迹,第二天就会变成内阁的任免令,许多官员的命运就这样被他轻易地决定了。

1915 年秋,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整个帝国。当拉斯普京用沾着鱼子酱的手指戳着地图,要求暂停对德军的反攻时,总参谋长阿列克谢耶夫元帅再也无法忍受了。他愤然辞职,愤怒地说道:“与其听这个巫师指挥,不如让哥萨克的战马来做参谋!”此时的帝国,已经被拉斯普京搞得乌烟瘴气,宫廷**丛生,政治局势岌岌可危。

二、血色晚宴:贵族的最后反抗

1916 年 12 月 16 日,尤苏波夫宫的地窖里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神秘的气息。镀银烛台在石墙上投下扭曲的影子,仿佛是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恶魔。亲王费利克斯·尤苏波夫站在桌前,双手颤抖得像是得了疟疾。他正将氰化钾小心翼翼地拌进覆盆子蛋糕里,为诛杀“帝国毒瘤”拉斯普京准备最后的晚餐。

尤苏波夫是全俄国最俊美的贵族青年,他出生在显赫的家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然而,拉斯普京的所作所为让他感到无比的愤怒和痛心。他深知,拉斯普京的存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帝国的稳定和贵族的利益。于是,他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密谋,决定除掉这个祸害。

当拉斯普京来到尤苏波夫宫时,尤苏波夫强装镇定,脸上挤出一丝虚伪的笑容,说道:“圣父,请尝尝巴黎运来的甜点。”拉斯普京丝毫没有察觉危险的来临,他大口大口地吞下了三块含致命剂量毒药的蛋糕,又灌下一整瓶掺氰化钾的马德拉酒。按照常理,这样的剂量足够毒死五个成年人。然而,拉斯普京只是打了个饱嗝,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尤苏波夫等人惊呆了,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在这时,英国情报官雷·琼斯从暗处连开两枪,击中了拉斯普京的胸口。众人以为他这下必死无疑了,然而,这个浑身酒气的妖僧居然跳了起来,像一头发怒的野兽一样,撕扯着亲王的宝石领扣,声嘶力竭地喊道:“我要告诉皇后!”

凌晨三点,涅瓦河的冰面上寒气逼人。尤苏波夫一行拖着裹在波斯地毯里的拉斯普京的尸体,来到了事先凿开的冰窟窿前。那个冰窟窿就像张开的恶魔之口,仿佛要将一切罪恶都吞噬进去。他们把拉斯普京塞了进去,就在这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发生了。这个号称不死之身的神棍突然睁开双眼,右手诡异地指向冬宫方向。

三天后,当人们捞起拉斯普京的尸体时,法医目瞪口呆。肺部积水证明他是溺水而死,而体内氰化物的浓度足以让鲸鱼毙命。这一结果让人们更加坚信,拉斯普京有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他的死亡似乎也预示着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

三、诅咒应验:崩塌的合法性

拉斯普京的死亡预言比他的尸体更让皇室胆寒。在最后那封写给沙皇的信里,他用那歪歪扭扭的字迹写道:“若我被平民所杀,您还可稳坐皇位;若凶手流着罗曼诺夫的血,皇室成员活不过两年。”当人们发现凶手包括大公德米特里·帕夫洛维奇时,整个帝国都陷入了一种恐慌和不安的氛围中,连教堂的圣像都仿佛在叹息。

彼得格勒的面包铺前,开始流传着新的祷词:“拉斯普京吃毒药,德国皇后哈哈笑;拉斯普京中枪子,沙皇全家要吊死。”这些话语就像瘟疫一样,在民间迅速传播开来,反映出民众对皇室的不满和怨恨已经达到了极点。前线的士兵们也受到了影响,他们把弹壳刻上“格里高利复仇弹”,表达着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拉斯普京的一种复杂情感。而在贵族沙龙里,则流行起了“拉斯普京鸡尾酒”——伏特加兑氰化钾,喝前还要说:“敬我们腐烂的帝国。”这一切都表明,帝国的合法性已经在民众和贵族的心中逐渐崩塌。

1917 年 2 月 28 日,当退位诏书送到尼古拉二世面前时,这个末代沙皇的内心充满了绝望和无奈。他的日记里还夹着拉斯普京的头发,仿佛还在回忆着那个曾经让皇室陷入疯狂的妖僧。冬宫地下室里,宪兵队长发现了皇后留下的字条:“格里高利说过,他们会像宰猪一样杀死我们...”这张字条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也预示着皇室悲惨的命运。

八个月后,阿芙乐尔号的炮声为这个预言画上了血腥的句号。十月革命爆发,沙皇一家被囚禁,最终惨遭杀害。曾经辉煌一时的罗曼诺夫王朝就此覆灭,拉斯普京的诅咒似乎真的应验了。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妖僧的死亡和一个王朝的灭亡,它更是宫廷**和民众绝望的深刻隐喻,反映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四、拉斯普京现象的深层反思

拉斯普京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俄国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必然产物。从宫廷层面来看,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亚历山德拉的软弱和迷信为拉斯普京的崛起提供了土壤。皇后对小皇储病情的担忧和对宗教的盲目信仰,使得她轻易地相信了拉斯普京所谓的“神术”,并给予他极大的权力。而沙皇尼古拉二世则缺乏足够的政治智慧和决断力,无法有效地控制宫廷局势,任由拉斯普京在宫廷中胡作非为。

在社会层面,俄国当时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动荡时期。封建制度的腐朽、贫富差距的悬殊、战争的压力等问题,让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对皇室和贵族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而拉斯普京的出现则成为了他们发泄不满的一个突破口。拉斯普京的荒诞行为和对帝国政治的干预,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矛盾和混乱,使得民众对整个统治阶层的信任彻底崩溃。

拉斯普京的死亡虽然暂时结束了他对帝国的破坏,但却无法挽回俄国社会的颓势。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宫廷**、社会矛盾激化以及民众绝望情绪的集中爆发。这一事件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提醒我们要警惕权力的滥用、迷信的危害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同时,拉斯普京现象也反映了人性的弱点。在权力和利益的诱惑面前,人们往往容易失去理智和判断力,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无论是皇室成员、贵族还是普通民众,都在拉斯普京的影响下陷入了一种疯狂的状态。这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观在任何时候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更广泛的历史角度来看,拉斯普京现象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案例,但它也与其他国家和时期的类似事件有着相似之处。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治制度、清明的政治环境以及民众的支持和信任。只有不断地改革和进步,才能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