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俄罗斯风云录 > 第6章 伊凡钱袋的黄金权杖第1章 莫斯科河畔的密谋

【卷二】伏尔加河的呜咽:蒙古桎梏与反抗(1240-1480)

第六章 莫斯科的暗涌:伊凡钱袋的黄金权杖(1240-1328年)

第一节 冻土下的萌芽:莫斯科河畔的密谋

一、密林中的篝火:莫斯科的诞生

1240年的莫斯科河畔,松林深处的篝火旁,猎人尤里用熊油擦拭着箭簇。他的皮甲上沾着梁赞的焦土——那是从逃亡商人安德烈的行囊中偷来的。火光中,河对岸的土丘上隐约可见几座木屋,屋顶覆着冻硬的茅草,烟囱的细烟与晨雾交融。

“这里连个像样的城墙都没有!”安德烈啐了一口,将蜂蜜罐重重砸在雪地上。

尤里却眯起眼,箭尖指向河湾处的浅滩:“看见那片冻土了吗?雅罗斯拉夫的法典上说,河流交汇处必是命运之结。”他扒开积雪,露出冻土下的黑泥,“蒙古人的马蹄踩不碎地下的根——总有一天,这里会长出新的基辅。”

当夜,尤里带着十二名猎人潜入蒙古巡逻队的营地,割断马缰后将蜂蜜涂在马鞍上。受惊的战马狂奔时,蜂群循甜味袭来,蒙古人在混乱中自相践踏。黎明时分,尤里在河岸插上一根刻着双头鹰的桦木桩——这是莫斯科第一次以“据点”之名被标记。

二、蜂蜜税吏:金帐阴影下的生存术

1252年,金帐汗国的包税人巴彦来到莫斯科。他的皮鞭上镶着梁赞教堂的金箔,随从的马车上堆满空蜜罐。“每月三百桶蜂蜜,或三百颗人头。”巴彦的罗斯语带着草原的喉音,目光扫过木屋间瑟缩的农夫。

年轻的税吏伊凡(后来的伊凡一世)从人群中走出,递上一卷桦皮书:“大人,这是莫斯科的税簿。”巴彦展开书卷,发现每行数字旁画着蜂巢符号——这是伊凡自创的密账,真实税额藏在蜂巢的六边形纹路中。

“你很聪明,”巴彦用鞭梢抬起伊凡的下巴,“但聪明人通常活不长。”

伊凡微笑,指向马车上的空罐:“蜂蜜会填满罐子,而您的胃会填满黄金——只要您愿意让莫斯科的蜂群多活一季。”

当夜,巴彦的帐篷内多了五袋金砂,而莫斯科的税簿上多了一行伪造的“瘟疫减损”。农夫们从不知道,伊凡的密账中,每一桶蜂蜜都对应着一柄暗藏的短剑。

三、教堂地窖的蜂巢:信仰与背叛

1263年,莫斯科的第一座木制教堂落成。修士费奥凡将《往年纪事》残卷藏入地窖的蜂巢,蜡封的经文上爬满工蜂。“让上帝的言语与蜂蜜同存,”他在日记中写道,“即使教堂焚毁,信仰也会在蜂群中延续。”

然而,蜂巢很快成为各方势力的角力场。特维尔大公的密探假扮养蜂人,在蜂箱夹层藏入金帐汗国的兵力部署图;立陶宛的间谍用毒蜜诱杀工蜂,试图截取情报。

某日,伊凡闯入地窖,徒手捏碎一只毒蜂:“莫斯科的蜂蜜,只能甜莫斯科人的喉!”他将蜂巢迁至河心岛,岛周布满涂蜜的铁蒺藜——蜂群从此成为莫斯科最危险的哨兵。

四、冻土上的婚礼:血脉与蜂蜜

1272年冬,伊凡迎娶斯摩棱斯克大公之女玛丽亚。婚礼上,新娘的嫁衣内衬缝满浸蜜的羊皮地图——标注着斯摩棱斯克与莫斯科之间的秘密粮道。宾客饮用的蜂蜜酒中掺了梁赞的灰烬,伊凡在祝酒时高呼:“每一口酒,都是对蒙古人的诅咒!”

宴席散场后,玛丽亚从发髻中抽出一根银针,刺破伊凡的指尖:“以血为契,斯摩棱斯克的粮食将喂饱莫斯科的军队。”血珠滴入蜜罐,伊凡将罐子埋入教堂地基——三十年后,他的孙子在此建起石制克里姆林宫。

五、暗河中的金砂:莫斯科的第一桶金

1280年,矿工伊格纳特在莫斯科河底发现金砂。消息传至金帐汗庭,税吏策马而来,伊凡却抢先一步将金砂倒入蜂蜜桶。“这是献给大汗的贡品,”他掀开桶盖,金砂与蜂蜜在阳光下难分彼此,“但运途遥远,若遇劫匪……”

税吏贪婪地舀起蜂蜜,未察觉金砂沉在桶底。车队行至半途,伊凡的部下伪装成土匪劫走蜂蜜,金砂则通过密道运回莫斯科。熔金那夜,伊凡将第一枚莫斯科铸造的银币投入火中,银币在高温中氧化,表面浮现隐约的鹰徽——这枚“瑕疵币”被他送给巴彦之子,十年后成为指控巴彦贪污的铁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