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俄罗斯风云录 > 第12章 分裂之痛第11章 蒸汽奇事与技术异变

【卷三】双头鹰的觉醒:沙皇时代的狂飙(1547 - 1689)

第十二章 分裂之痛:尼康改革与旧礼仪派的悲歌

第十一节 蒸汽奇事与技术异变(1687 - 1689 年)

一、蒸汽澡堂炸出彩虹

彼得偷偷从英国弄来了一台蒸汽机,想在克里姆林宫的浴室里大展身手。可工匠们对蒸汽机的压力计算出了大差错。试运行的时候,锅炉就像个脾气暴躁的巨人,“轰”的一声炸开了!金属管子像出膛的炮弹,飞出去直接砸穿了宫墙,最后掉进莫斯科河,把冰面砸得满是像蜘蛛网一样的裂痕。

爆炸的时候,喷出来的蒸汽遇冷迅速结成了冰晶。刚好太阳一照,这些冰晶就像一个个小小的三棱镜,折射出了漂亮的彩虹光圈。老百姓们哪见过这阵仗,纷纷跪地,大喊着“神迹降临”。

这一炸可不得了,宫廷只好赶紧出台了首部《锅炉安全守则》,要求所有的接缝都得用铅锡好好焊死。可贵族老爷们才不买账,私下里嘲笑说:“现在洗澡都得穿盔甲了,蒸汽还没把毛孔蒸开呢,先把脑门的头发给蒸秃啦!”

二、冰原上的“上帝热线”

旧派信徒们在白海冰原上可没闲着,搞出了个新奇玩意儿。他们把铜管埋进冻土,就这么整出了一个古代版的“电话系统”。平时啊,隔着五公里都能听到传诵经的声音。

可有一次,极光爆发了,强大的磁场捣乱。铜管里突然就传出了荷兰水手的荤段子,那可把大家惊得下巴都要掉了。更绝的是,诺夫哥罗德有个农妇正在挤奶呢,空中突然传来《旧约》的训话,她吓得手一哆嗦,直接把牛奶泼了丈夫一头。

沙皇的密探听到这些奇怪的声音,吓得够呛,还以为是闹鬼了呢。旧派长老却一本正经地说这是“天使考验”。可实际上呢,他们转头就偷偷在铜管系统里装上了抗议录音,把冰层当成了天然的扩音器。

三、会“开花”的公文

瑞典专家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防伪墨水,结果却闹了个大笑话。原来是旧派在墨水瓶里掺了树胶。这一掺可好了,公文盖章的时候,火漆上居然像变魔术一样长出了蘑菇。

彼得看到海军计划书上冒出来的香菇,肺都要气炸了。没想到,三天后,旧派教堂的《圣经》上真的长出了夜光蘑菇,晚上都不用点灯就能读经。大牧首看到这一幕,直接气得中风了。

后来一查,才知道是墨水发霉长了菌丝。可老百姓才不管这些,早就传开了:“上帝这是在用蘑菇给改革打分呢!”

四、漂洋过海的铅瓶

旧派把抗议信塞进铅瓶,然后一股脑扔进北海。这些铅瓶就像一群调皮的孩子,顺着洋流在欧洲到处乱窜。阿姆斯特丹的商人还把它们当成银锭,炒作起了期货。罗马教皇收到一个装着胡子的瓶子,差点就当成圣物供起来了。

最神奇的是,二百年后,探险队在格陵兰挖出一个 1688 年的瓶子,里面抗议信的落款竟然是 1888 年,这可成了史上着名的“穿越悬案”。

科学家研究后发现,是铅瓶被海水压变形,形成了天然的密封舱。但老百姓更愿意相信这是“时光倒流的神罚”。

五、会骂人的冰雕

旧派工匠们用冰雕出了一整座莫斯科城,那冰砌的克里姆林宫居然还能养海豹,冰雕的小贩嘴里还能说出绕口令呢。最损的是,他们给彼得的冰像手里塞了一把黄油刀,刀尖还正好指着沙皇新修的下水道。

开春化冰的时候,下水道果然被洪水冲垮了,冬宫广场一下子变成了养鸭池。老百姓看到彼得光脚踩水来视察灾情,还以为是街头艺人呢,纷纷扔酸黄瓜打赏。旧派在冰雕基座上刻的“水漫金山”预言,倒成了莫斯科第一份城市规划的反面教材。

【街头智慧】

澡堂烧火工伊万一边喝着格瓦斯,一边嘟囔着:“要我说啊,改革就像蒸桑拿。老爷们觉得越烫越舒服,可咱老百姓的皮都要被烫掉啦!”他这话被记在了当年《锅炉事故报告》的边角上,纸页上还粘着爆炸时崩进去的桦树皮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