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刀不语 > 第七四八章 ——樊翁的信

刀不语 第七四八章 ——樊翁的信

作者:Lazy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24 20:08:18 来源:小说旗

“大人,大人。”车窗外传来锦衣卫的轻唤,将苏亦从沉思中拽回了神。

“何事?”

“大人,我们去哪儿?”

“去皇城……”苏亦揉了揉眉心,转念又改口道,“算了,先回府上吧。”

“是。”

京城街道一如既往的喧嚣热闹,给苏亦带来了些许亲切感觉。

马车不快不慢,穿过一条条街道,终于停在了苏府外。

早有锦衣卫先一步回来禀报,所以于老太已经在侍女的搀扶下等在了门前。

看到苏亦从马车上下来,于老太终于忍不住哽咽了,抛开侍女走上前来,双手因为激动有些颤抖。

“儿啊……”于老太把苏亦从脸一直抚摸到双手,“儿啊,你吃苦啦……打仗有没有伤着哪里?在外面能吃得好吗?你看看你这衣服,都旧成什么样子哩!”

苏亦轻轻抱着于老太:“娘,我好着呢,别担心,儿现在是官老爷了,在哪里都吃得好睡得好。”

“那就好……”于老太激动得老泪纵横,牵着苏亦的手不肯放开,“那就好……我们回家。”

走在廊阁间,于老太转头吩咐侍女:“去,让后厨做点好的,老爷在外面受苦了,得好好补补。”

苏亦被于老太牵着,闻言开口道:“娘,我一会还要出去,先别让后厨准备吃食了。”

“又要出去?”于老太顿时紧张起来,“去哪儿?”

苏亦安慰地笑了笑:“先去樊老府上一趟,然后还要面圣。”

于老太松了口气,连连点头:“是了,我儿还要去见皇帝。还有那樊老大人,我也听下人说了。唉,可惜了,听说那樊老大人也是个好官啊……”

于老太忍不住又絮叨了起来,苏亦陪她聊了会,找了借口回房。

换上许久没穿的官服,苏亦出府上了马车,直奔樊府。

上了马车后苏亦就闭目养神,未发一言,直到车夫来唤,苏亦才睁开眼睛。

“大人,樊府到了。”

苏亦下了车,抬头看去,樊府大门两边还挂着白布,大门紧闭。

苏亦走上台阶,亲自叩响门环。

等了没多久,大门被打开了一条缝。

苏亦拱手:“苏立之前来拜会,劳烦通报一声。”

门房不敢耽搁,小跑着往里面通报去了。

过了没一会儿,府门打开,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迎了出来,神色恭敬。

苏亦记得他,樊翁的孙子,樊随云,是一名京城布商。

“见过苏太师,有失远迎,望大人恕罪。”樊随云一躬到底。

苏亦看到樊随云的手臂上绑着黑布,目光不由一黯,他扶起樊随云:“樊兄多礼了,快请起。”

樊随云起身后让开道路:“苏太师里面请,家中初丧,可至偏堂一座。”

苏亦跟着樊随云一起走进了府内,他沉默了片刻,开口道:“请樊兄引路,苏某要去给樊翁上香……送樊翁一程。”

“苏大人有心,这边请。”

灵堂内,苏亦在牌位前恭敬行礼,将手中的香柱插进了炉内,然后盯着牌位久久不语。

樊随云悄然退了出去,过了许久才回来。

“苏某初闻噩耗时还在边关前线,得信后大感悲怮,匆匆回京,这一路更是自责,竟是未能见樊翁最后一面。”苏亦淡淡开口,声音很轻。

“遥想苏某初进翰林院任职,樊翁三朝为官,官至左相尊位,却肯屈身交好,不吝教导为官之道,令苏某常感涕零。”

“后苏某得先帝提携,官进东宫太师,更是与樊翁亲近,常共谈时策于柳下,同辩政事于亭间。”

“却不料天命难测,樊翁突然就……”

苏亦的声音越来越小,直至最后听不见了。

身后,樊随云轻轻开口:“苏大人,阿翁有留下书信给你。”

苏亦恍惚了一下,转身看向樊随云。

樊随云将一封用火漆封好的信递到了苏亦手中:“这时阿翁还在世时交给我的,说是让我亲手交给你。其实他那时……那时就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

苏亦低头看去,信封上写着:立之亲启。

苏亦并未避讳樊随云,直接拆开了信封。

惠书奉悉,如见故人。一别经年,弥添怀思。

立之坐镇冀北,谋断凉州,大闰天军战无不克,使羌蛮望南无策。每每闻之,恨不能随立之征北伐敌,同驱敌寇。

闲言少叙,老朽近常感乏累,时有悲戚,诸事再无法触拨心念,于今日恍然明悟,顿知天命,此乃大限将至之兆,故书此信,诸多心事,尽书与立之知晓。

老朽得幸,为官数十载,身经三朝,观遍朝官百数,唯二者得老朽敬慰。

立之即为其一。

官有清浊,清者或为君之所驱,为国之谋政;或碌碌无为,畏律令如虎,瑟瑟不敢触之。至于浊者,老朽自不屑谈之,徒费笔墨。

而立之为官,却不可以清浊论之。立之为官,为百姓官,而非帝家官。尝闻立之曾与陛下语,谋百姓之所谋,图百姓之所图。老朽初闻,如拨云见日,恍见故人。

此故人乃唯二者其二。

戚宗弼之师,前朝李荀。

信在这里多出一块墨渍,似乎樊少霖写到这里时停顿了一下。

苏亦继续读下去。

此信不传三人,立之阅后即焚。

荀先生身陨前,曾与老朽密言,老朽隐瞒一生,大限之际不吐不快,唯书与立之,可作藉怀。

荀先生所言,句句皆是杀头戮族之言,老朽初闻时只觉可怖,甚觉其人疯矣。但苦思一生,竟是无从挑错,反而愈感其言句句至理。

老朽已是耄耋之年,荀先生当年之言已记不完全,唯不敢忘的那些,每每思及都觉惊心。

信在这里留白了一大片,空白的地方沾着好几处墨渍,苏亦仿佛能看到那副画面——樊少霖坐在桌子前,下笔犹豫,毛笔悬在半空中,墨汁滴落下来,在纸上蕴开。

苏亦目光下移,看到了最后一句话。

荀先生当夜与老朽秉烛夜谈,言出惊人,老朽一生未忘。

荀先生言:

“等这世间何时没了帝王家,何时便能天下太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