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 第12章 潘金莲替值都头任 县太爷差派东京府

潘金莲调笑完了武松,心情舒畅。

对武松和武大说道:“如今叔叔占了奴家身躯,自是不方便去衙门住了。奴家也住不惯衙门,说不得今日就得将叔叔的行李再搬回来。”

武松不愿意面对嫂嫂潘金莲,但知道嫂嫂说得甚是有理,只好点头同意了。

潘金莲见武松没有意见,于是说道:“既然如此,奴家这就去一趟衙门。”

“大郎,叔叔就交由你来照顾了。你看看家里还有什么,为叔叔准备些好酒好菜。若是需要采买,和奴家说,奴家出门时顺道儿采买回来。”

武大正想答应,就听潘金莲接着说道:“叔叔第一天做女子,自当庆贺一番。嘿嘿嘿嘿。”

一句话惹得武松暴怒,举起粉拳就要向潘金莲打来。

潘金莲开怀大笑,开门而去了。

潘金莲到了衙门武松居所,将武松的铺盖收拾妥当,打包好。

武松生活简单,收拾起来倒也不麻烦。

待得收拾完毕,正欲寻一个士兵帮忙挑了,却见一个士兵直奔潘金莲而来。

到得近前,施了一礼:“都头,知县老爷有事寻你。”

却原来是本县知县在阳谷县就任已经两年有余,赚得好些金银财货。

眼下年关即将到了,欲待使人将这些金银财货送上东京去,交予自家夫人,借着拜年走动的机会为自己谋个升转。

一来,不欲事情走漏,闹得流言蜚语。

二来,又担心路上不太平,被路匪强人劫了去,须得一个有本事的心腹人去才好。

盘算了好些天,觉得武松英雄了得,又受了自己的提拔,当能办好此事。

因此遣人来请。

潘金莲得了消息,来到后衙,经人通禀,见得知县老爷。

潘金莲虽未曾在衙门任职,但是毕竟是大户人家的使女,倒也见过世面。

见了知县,躬身施礼:“卑职武松拜见恩相。”

见到“武松”口称恩相,知县心中大喜,觉得这次找武松是找对人了。

和声说道:“此处乃是后衙,不需如此多礼。”

“站着干嘛,来,快快坐下。来人,看茶!“

潘金莲连说不敢。

在知县一番热情劝说下,口说恭敬不如从命,屁股挨着椅子边坐了。

见“武松“恭敬坐下了,知县热情说道:”最近公事方面可还顺利?”

潘金莲起身回道:“托恩相的福,一切安好!”

知县连忙拦住:“欸,这么客气干什么,快快坐下。”

“今日是私下说话,不是在前衙谈公事,万不可拘谨。”

潘金莲谢了,坐下谈话。

知县见“武松”坐了,继续柔声说道:“你兄长家也都安好否?”

潘金莲拱了拱手:“托恩相的福,兄长一家在阳谷生活平安,身体康健。”

知县听了,捋了捋胡子,高兴说道:“那就好啊!”

“听说你自幼失怙,是你兄长抚养你成人。你以后有了前途,一定不要忘了你的兄嫂。”

潘金莲连忙承诺:“必不负恩相教诲!”

“嗯,好,好。知恩图报,是个可造之人。“

知县满意点点头。

潘金莲连忙谦虚道:“不敢当恩相夸赞!”

”两年前,本官蒙圣上恩典,”

说着,知县向东京汴梁的方向拱了拱手,然后继续说道:

“担任这阳谷知县。虽谈不上鞠躬尽瘁,但也算是爱民如子,一心想为这阳谷百姓谋一方平安。”

潘金莲急忙送上马屁:“这都是阳谷百姓的福气。”

“武松“如此上道,知县老爷听了心情很是舒爽。

知县话风一转,换了一副忧虑的表情说道:“算起来,我已经多年未曾归家了。前几日,收到家中来信,说是家中老母生病,令我心中万分忧虑。”

潘金莲连忙说道:“老夫人吉人自有天相,自有菩萨保佑她平安无事。”

知县点点头,继续说道:“我身为人子,本该回家亲自侍奉老母,奈何公事在身,身上背负着阳谷数万百姓的期望,不敢擅离。”

潘金莲及时送上马屁:“恩相对阳谷百姓恩重如山。”

潘金莲如此表态,让知县心里放心不少。

捋了捋胡子,继续说道:“无奈之下,我只好四处举债,借得一些财货,欲送回去请夫人变卖了给老母治病。”

知县看了“武松“一眼,试探道:“只是,山高路远,又有贼匪当道,一时之间找不到人帮忙运送。”

潘金莲听到此处,才知道原来知县老爷招自己来,是想让自己帮忙运送财物回老家。

于是连忙拱手说道:“武松不才,颇有些忠心和勇力,愿为恩相走一遭,保证将东西亲自交予夫人。”

知县大喜:“贤侄这等英雄之人若肯帮忙,沿途宵小定不敢轻举妄动。”

“此乃私事,我本不欲劳动贤侄,实在是其他人不堪用,我这也是没有办法。”

潘金莲连忙起身行礼:“恩相羞煞小人!小人得蒙恩相抬举,恩相的事,就是小人的事,安敢推故?”

“既蒙差遣,刀山火海,定不负恩相重托!”

“只是不知恩相乡梓何地?”

知县微微颔首:“东京汴梁。”

潘金莲一脸憧憬的表情:“天子脚下,首善之地!”

“小人自来不曾到过东京,此次到了汴梁当好好游览一番。”

知县很受用,大度说道:“应当,应当。”

“送到之后,贤侄你就住到寒舍,好好在东京玩耍一番。”

“再在东京过个年,体验一下东京府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不必急着往回返,来年开了春,再返回不迟。”

潘金莲连忙躬身感谢:“如此,小人多谢恩相。不知恩相计划几时出发?”

知县捋捋胡须,似是思虑了一下:“年关将近,自是越早越好。就是不知贤侄……”

说完看向“武松”,潘金莲连忙应声道:“容小人回去准备一番,后日就可出发。”

知县大喜,赏了“武松”三杯好酒,让“武松”准备好了后日一早径直来衙门即可。

潘金莲辞别知县出来,叫了个士兵,让他把武松的行李挑了,送到紫石街哥哥处。

自己又上街买了一瓶酒并鱼肉果品之类,径直投紫石街来。

潘金莲回到武大家里,士兵早把行李送到,已经自行回衙门去了。

家中只有武大兄弟两人在。

潘金莲把酒肉果品放到桌上,唤武大兄弟坐了,才将知县相公吩咐之事讲与二人听。

武大一听,有些着急,一拍大腿道:“娘子恁得糊涂,如何就应了下来?!”

“如今我家这种情况,我家兄弟一介女子,娘子你又不通武艺,也不曾走南闯北,怎可押送这许多财货去东京?真当那强人盗匪是泥塑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