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 第35章 羡武艺三娘求拜师 遇良才周侗再收徒

杨再兴和岳飞出去抓药了,潘金莲和扈三娘也起身向周侗告辞,要去知县相公家里将其余人都接来。

周侗害怕他们迷了路,回来时找不到地方,取来纸笔,给他们写下了地址。

两人伸手接过,随即辞别了周侗,结伴回到了知县相公的家里。

路上,想起周侗的话,还时不时留意后面有没有被人跟踪。

留意了好久,没发现被人跟踪,这才放心。

到了知县相公家里,武松和其余几人都在。

其余几人见潘金莲回来了,走上前来,跟潘金莲辞行。

却原来是新年将至,阳谷县里的西门大官人差人来给蔡太师府里的翟管家拜年送礼。

西门大官人家的下人们给翟管家送完礼,结伴在汴京城闲逛,正好和武松带来的这拨人在街上遇见。

王四等人听到有人在汴京说阳谷话,连忙扭头看去,见是西门庆家的管家领着几个下人。

都是一个县里的,互相熟识,连忙打了招呼。

他乡遇故知,一起下馆子吃了酒。

酒席上便约好了一起回阳谷,正好可以赶回去过年。

就等着‘武松’回来,请‘武松’准许。

刚好潘金莲也想搬到周侗家里去,带着他们几人虽然也行,但是毕竟人有些多。

如此正好。

于是潘金莲求见了知县夫人,将情况禀明。

言说几个士兵要和西门大官人派来的人一起赶在年前回去。而自己几人遇到了故友,故友力邀搬到他那里住几天,实在推辞不过,特来和知县夫人辞行。

知县夫人挽留了一番,便允了。

亲手书写了一封书信,让几个士兵捎回去给知县相公,又赏赐了几人一些财物。

潘金莲躬身谢了夫人,告辞出来,回到客房。

众人都在。

潘金莲将赏赐的财物分给士兵们一半,又让他们赶着马车回去。

士兵们当天就高高兴兴地和潘金莲等人告辞,去找西门大官人的手下汇合去了。

士兵们走了,潘金莲也和武松说了缘由。

武松听了,先是为嫂嫂和扈三娘担心,后悔今天没有和嫂嫂一同出去。

又为嫂嫂和扈三娘遇到大侠周侗而庆幸。

至于说搬到周侗家里去,武松更是期待。

武松本就是武痴,听说周侗武功卓绝,恨不能立马得见。

一听潘金莲说要搬到周侗家里去,立马就同意了。

三人收拾了行李,放在扈三娘的马上,让马驮着,牵着就出门去了。

路上买了些酒肉吃食,一起带着来到了周侗家。

到了周侗家,岳飞和杨再兴已经抓药回来了。

岳飞先与武松相互见了礼,又接过了酒肉吃食,引着三人来到客厅,见了周侗。

周侗命岳飞将酒肉吃食拿到厨房去收拾收拾,又让潘金莲给武松安置个住处。

其实也没什么好安置的,只剩了一间空屋子。

随后又让扈三娘去请杨家母子,来堂屋一起用饭。

杨母刚吃了药,和扈三娘告了罪,言说自己就不去了,等身体好些再亲自给大家赔罪。

扈三娘让杨母安心休息,自己待会儿会亲自将饭菜给杨母送来。

又领着杨再兴和小娥来到堂屋。

等人到齐了,众人依次落座。

周侗端起酒杯,对众人的到来表示欢迎。

众人再次感谢了周侗的救命之恩,又聊了些眼下东京城的趣事,众人在欢快的气氛中吃完了这一餐。

酒足饭饱,扈三娘站起来,郑重地来到周侗跟前:“周前辈,晚辈有一事相求,又觉得太过冒昧……”

话未讲完,被周侗摆手打断:“有话就直说,老朽我做了一辈子的武夫,生平做事最烦婆婆妈妈,有话尽管讲来。”

扈三娘施了一礼道:“晚辈出身郓州扈家庄,自幼不爱女红刺绣,偏偏喜爱舞枪弄棒。今日有幸遇见前辈,武艺高强,侠肝义胆,仁者仁心,让晚辈见识到了高人风范,晚辈非常仰慕,也想成为前辈这样的人。“

“晚辈自知资质鲁钝,不堪教化,但是晚辈也想学习前辈的武艺,更想学习前辈的人品。“

“晚辈不求能被前辈列入门墙,但求前辈能够指点一二,足够晚辈一生受用不尽!不知,不知可否?”

说完,跪在周侗面前。

武松和潘金莲见了,也跟着跪倒在周侗面前:“晚辈不求能被前辈列入门墙,但求前辈能够指点一二,恳请前辈应允。”

杨再兴和小娥见了,互相看了一眼,也跪到三人身旁:“晚辈不求能被前辈列入门墙,但求前辈能够指点一二,恳请前辈应允。”

周侗见了,连忙道:“你们先起来说话。“

扈三娘坚定说道:“前辈不答应,晚辈就不起来。“

其他四人见了,也跟着说道:“前辈不答应,晚辈就不起来。“

周侗呵呵一笑:“你们都是好孩子,老朽答应了,赶紧起来吧。“

“真的?!“

众人高兴道。

“老朽快要见阎王的人了,骗你们这些小娃娃做甚。“

“老夫这些年也看明白了,收徒,首重人品!做了为师的徒弟,为人做事必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百姓。”

“你们今日在无忧洞中能够力抗强敌,解救被拐百姓,品性优良,你们都是好孩子!”

“你们能看中我周侗,何尝不是对我的赞赏,老朽我高兴还来不及,又如何会不同意?“

众人听了,欣喜若狂,连忙跪拜在地:“弟子叩谢恩师!恩师在上,受弟子们一拜!“

好像生怕周侗反悔似的。

周侗摆了摆手,打断道:“先不急,我话还没有说完。“

听了周侗的话,众人的心里不由打鼓,生怕后面来个转折。

只听周侗接着说道:“既然要拜师,那自然就要列入门墙,做个嫡传弟子,做那不记名的外门弟子干什么。“

“不知你们可还愿意认老朽做真正的师父啊?“

众人听了狂喜,连忙在地上叩拜,口呼师父。

周侗坐在上方,欣喜地捋了捋胡子,微笑着受了他们的三叩首。

然后说道:“好了,为师不是讲究虚礼之人,今日你们对我三叩首,这拜师之礼就算是成了。“

“从今日起,你们几个就正式是我周侗的弟子了。都起来吧!“

“谢师父!“

众人施了一礼,从地上起来。

小娥也高兴地说道:“小娥也有师父了,以后没有人敢欺负小娥了。嘻嘻嘻嘻。“

周侗让众弟子坐下,说道:“既然你们做了为师的弟子,为师的一些事情也应该让你们知道。“

周侗顿了顿,继续说道:“为师姓周名侗字光祖,是华州潼关人。因为年轻时有些力气,江湖上给为师送了个外号,叫陕西大侠铁臂膀。“

“为师的武功主要是习自少林,年轻时跟随少林高僧学习功夫。“

“家师,哦,也就是你们师祖俗名谭讳正芳,是少林得道高僧,武功卓绝,德高望重,门下也多有弟子。“

“江湖上被人推崇武功天下第一的金台大侠,就是为师的师兄,你们的师伯。”

武松插嘴道:“这个我知道,金师伯曾力挫七十二座擂台,在擂台上一拳打死西夏国第一高手,打遍天下无敌手,被称为”天下拳王“。江湖上都说,王不过项(项羽),将不过李(李存孝),拳不过金(金台)。”

周侗摆手一笑:“都是六十年前的事了,如今你金师伯耄耋之年,一心在少林寺修禅打坐,不问江湖事了。“

“还有现任登州通判宗泽也是为师的师弟,曾共同在师父门下学习,和为师关系不错。“

“为师年轻时习武有所成之后,便想着报效国家,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于是加入了官军,参加了对辽国的战斗,并得到了包拯包大人的赏识,并被提拔为禁军教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