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114章 国债的幽灵复仇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114章 国债的幽灵复仇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07:52:13 来源:小说旗

1991年6月1日,上海提篮桥监狱,凌晨3点17分。

管金生的手指在水泥地上磨得血肉模糊,指甲盖翻起,露出粉红色的嫩肉。他用这血肉模糊的手指,蘸着自己排泄物和血混合的液体,在囚服内侧写下最后一行字:“谢一扬篡改交易时间,巴林银行案真凶。“

监舍的灯泡突然闪烁两下,管金生猛地抬头,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清明。他听见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不是狱警那种懒散的拖沓声,而是刻意放轻的、训练有素的步伐。

“终于来了。“管金生咧开嘴,露出残缺不全的牙齿。三天前,当他在放风时收到那张写着“照顾好你女儿“的纸条时,就知道自己活不过这个星期。

钥匙插入锁孔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管金生迅速将写满字的囚服塞进床垫下,然后躺平,假装熟睡。门开了,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滑进来,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管总,别装了。“来人声音低沉,带着北方口音,“谢老板让我给您带句话——327国债的账,该清了。“

管金生一动不动,心跳却如擂鼓。他感觉到那人俯下身,温热的呼吸喷在他脸上,带着大蒜和烟草的臭味。

下一秒,剧痛从胸口炸开。管金生瞪大眼睛,看见一柄冰锥插在自己心脏位置,持锥的手腕上,纹着一只血红色的杜鹃花。

“您女儿在牛津很安全。“杀手凑到他耳边低语,“只要您安静地走,她就能平安毕业。“

管金生的瞳孔开始扩散,但他的手却悄悄摸向床垫。杀手拔出冰锥,又迅速补了两下,然后退后两步,欣赏自己的杰作。鲜血从三个细小的伤口汩汩流出,很快浸透了囚服。

“任务完成。“杀手对着衣领处的微型麦克风说道,“目标没机会——“

他的话戛然而止。管金生的尸体突然抽搐了一下,右手从床垫下滑出,攥着一块锋利的玻璃片。杀手还没反应过来,玻璃片已经划开了他的颈动脉。

“告...诉谢...“管金生用尽最后的力气挤出几个字,“血...书...“

两个尸体倒在狭小的监舍里,鲜血混合在一起,分不清是谁的。月光透过铁窗,照在管金生被血浸透的囚服上,隐约可见内侧密密麻麻的字迹。

清晨6点30分,武汉扬帆大厦顶层。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手中把玩着一枚古老的瑞士怀表。窗外长江上升起的朝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把出鞘的利剑投射在大理石地面上。

“老板,提篮桥的消息。“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危险的红光,“管金生死了,但杜鹃花三号也折在里面。“

谢一扬的手指一顿,怀表的滴答声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血书?“他轻声问道,声音平静得可怕。

“不确定。狱警发现时,两具尸体已经凉透了。管金生的囚服被血浸透,正在做尸检。“

谢一扬啪地合上怀表,转身走向办公桌。这枚怀表是327国债决战那天,他从管金生办公室里顺走的战利品。如今它的主人死了,但幽灵似乎还在徘徊。

“联系上海那边,我要在尸检报告出来前看到那件囚服。“谢一扬按下桌上的通讯器,“另外,准备飞机,一小时后飞香港。“

张铁柱的机械臂发出轻微的嗡鸣:“老板,周省长刚来电话,说中纪委调查组已经重启对巴林银行案的调查。“

谢一扬冷笑一声。三个月前,他通过黑客篡改交易记录,将万国证券在327国债上的巨额亏损转嫁给英国巴林银行,直接导致这家百年老店破产。现在,管金生的死显然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

“告诉周明远,他书房保险柜第三格有份1990年的珠海地皮转让合同,乙方签名是不是比平时潦草了点?“谢一扬的声音带着冰冷的笑意,“我想他会明白该怎么做的。“

张铁柱的电子眼闪烁两下,已经开始执行命令。谢一扬走到墙边的全息投影地图前,轻轻一点,全球金融中心的实时画面立刻展开。伦敦、纽约、东京、香港...这些光点组成的网络,正是他的帝国疆域。

“启动'幽灵协议'。“谢一扬下令道,“第一阶段:上交所服务器;第二阶段:巴林银行备份系统;第三阶段:所有相关人员。“

张铁柱的机械臂变形为数据接口,直接插入主控电脑:“预计完成时间,72小时。“

谢一扬摇摇头:“太慢了。管金生的血书一旦曝光,我们只有24小时窗口期。“他拿起西装外套,“告诉香港分部,我要见那位《金融时报》的记者,就是去年写过巴林银行内幕的那位。“

上午9点15分,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央机房。

技术总监李明浩盯着突然黑屏的服务器监控终端,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三分钟前,327国债的所有历史交易数据还在正常显示,现在却全部变成了乱码。

“李总,主服务器崩溃了!“一个工程师惊慌地喊道,“备用系统也出现异常!“

李明浩冲到主控台前,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跳出的错误代码让他浑身发冷——这是底层数据损坏的标志,意味着过去五年所有的交易记录都可能丢失。

“立刻切断外部连接,启动紧急恢复程序!“他刚下达命令,头顶的灯光突然闪烁起来,紧接着,整栋大楼的电力系统发出不堪重负的嗡鸣。

“轰!“

一道刺目的闪电劈在大楼外的避雷针上,即使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那震耳欲聋的雷声还是让所有人捂住了耳朵。几乎同时,机房里的服务器阵列爆出一连串火花,焦糊味瞬间弥漫开来。

“不!“李明浩绝望地看着主服务器冒出黑烟。这太巧合了,就在他们准备调取327国债历史数据的节骨眼上,一场“意外“雷击摧毁了整个系统。

他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

“李总监,听说你们遇到了技术问题?“电话那头是个温和的男声,“扬帆科技刚好有套金融数据恢复系统,要帮忙吗?“

李明浩的手开始发抖。扬帆科技——谢一扬的公司。他抬头看向窗外,暴雨如注中,一辆黑色奔驰悄然停在大楼门口。

中午12点整,香港中环,长江中心35楼。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维多利亚港的繁忙景象。身后会议室里,《金融时报》亚洲主编理查德·威尔逊正在翻阅一份文件,脸色越来越难看。

“谢先生,你确定这些是真的?“威尔逊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巴林银行破产是因为交易员尼克·里森私自篡改了系统?“

谢一扬转身,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忧虑:“千真万确。我这里有一份上交所的内部报告,显示327国债的交易时间被人为修改过。“他走向会议桌,指着文件上的一行数据,“你看这里,管金生实际平仓时间比系统记录晚了17分钟,正是这17分钟导致了万国证券的巨额亏损。“

威尔逊皱眉:“但这和巴林银行有什么关系?“

“问得好。“谢一扬打了个响指,张铁柱立刻递上第二份文件,“这是巴林银行新加坡分公司的内部通讯记录。注意这个日期——就在327国债事件后第三天,里森突然获得了系统最高权限。“

威尔逊快速浏览文件,眉头越皱越紧。谢一扬知道他在想什么——这些证据太完美了,完美得不像真的。但没关系,只要它们被刊登出来,真相就不再重要。

“我需要核实这些文件的真实性。“威尔逊最终说道。

谢一扬微笑:“当然。不过考虑到事件的敏感性,我建议你尽快发稿。据我所知,《华尔街日报》也在追这条线。“

这是个拙劣的谎言,但很有效。威尔逊立刻合上文件:“明天头版。但我要独家专访管金生。“

“恐怕不可能了。“谢一扬露出遗憾的表情,“管总今早在狱中...自杀了。“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威尔逊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但很快被职业兴奋取代——监狱死亡、金融丑闻、跨国银行破产,这些元素足够写一本畅销书了。

“我会派调查记者去上海。“威尔逊起身告辞,“谢谢你的资料,谢先生。“

门关上后,谢一扬的笑容立刻消失。他转向张铁柱:“伦敦那边准备好了吗?“

“黑客已经就位,随时可以入侵巴林银行托管在劳埃德银行的备份系统。“张铁柱汇报道,“但有一个问题——英国情报部门Gchq似乎注意到了异常网络活动。“

谢一扬眯起眼睛。这在他的预料之中,巴林银行破产案震动全球金融界,英国人不会轻易放过任何线索。

“启动b计划。“他下令道,“让杜鹃花五号去拜访尼克·里森的妻子,听说她刚在吉隆坡买了套公寓?“

张铁柱的机械眼红光闪烁:“已定位目标。要发送警告还是...“

“送一束白玫瑰。“谢一扬整理着袖口,“附上里森孩子在伦敦学校的照片。“

下午3点20分,北京中南海某办公室。

郑国栋将管金生的血书复印件拍在桌上,声音因愤怒而颤抖:“这根本不是自杀!管金生用生命在指控谢一扬!“

办公桌后的老者缓缓抬头,镜片后的眼睛锐利如鹰:“小郑,冷静。这份'血书'是怎么到你手里的?“

“监狱医务室的清洁工偷偷带出来的。“郑国栋压低声音,“管金生死前把它缝在了自己的胃里!法医解剖时发现的。“

老者沉默地阅读血书内容,眉头越皱越紧。管金生在血书中详细描述了谢一扬如何通过黑客手段篡改327国债交易时间,并将万国证券的亏损转嫁给巴林银行的全过程。

“上交所的数据呢?“老者最终问道。

“全毁了。“郑国栋苦笑,“一场'意外'雷击,烧毁了主服务器。扬帆科技'恰好'在现场提供数据恢复服务,结果所有与327国债相关的记录都...消失了。“

老者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鼻梁。作为金融战线的老将,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没有电子证据,仅凭一纸血书,根本定不了谢一扬的罪。

“周明远什么态度?“

郑国栋的表情更加难看:“周省长说这是境外势力抹黑中国民营企业的阴谋,已经下令封锁消息。“

办公室陷入沉默。窗外,初夏的风吹动银杏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与室内的凝重形成鲜明对比。

“继续查。“老者最终说道,“但要低调。重点查谢一扬与巴林银行的资金往来,这么大一笔钱,不可能没有痕迹。“

郑国栋欲言又止。他想说谢一扬的资金网络遍布开曼群岛、瑞士和列支敦士登,追查难度堪比大海捞针。但看着老者疲惫却坚定的眼神,他只是点了点头。

“对了,“老者叫住正要离开的郑国栋,“管金生的女儿...保护起来。“

傍晚6点45分,伦敦金丝雀码头,巴林银行临时办公室。

尼克·里森盯着电脑屏幕,脸色惨白。三小时前,Gchq的网络专家突然造访,要求检查他的工作电脑。现在,那些专家正围在一台服务器前窃窃私语,不时投来怀疑的目光。

“这不可能...“里森喃喃自语。屏幕上显示的是他从未见过的交易记录——正是这些记录显示他在327国债上进行了未经授权的操作,导致巴林银行巨额亏损。

“里森先生,“一位Gchq官员走过来,声音冰冷,“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你的账户在3月27日获得了系统root权限吗?“

“我从来没有!“里森几乎跳起来,“我是被栽赃的!一定是谢一扬,那个中国——“

“谢一扬?“官员打断他,“你是说扬帆集团的谢一扬?他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

里森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三个月前,确实有个神秘的东方人通过中间人联系过他,提出“合作解决巴林银行危机“,但他拒绝了。现在想来,那很可能就是谢一扬的人。

“我...我不知道。“里森改口道,“我只是猜测,因为万国证券和巴林银行都卷入了327国债...“

官员狐疑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示意同事继续检查电脑。里森的手心全是汗,他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要么承认莫须有的罪名,要么说出真相却无人相信。

他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里森偷偷点开,顿时如坠冰窟——照片上是他妻子在吉隆坡公寓阳台上的背影,拍摄时间显示是20分钟前。

附言只有一行字:“选择沉默,选择生命。“

晚上9点30分,香港半岛酒店总统套房。

谢一扬站在阳台上,手中握着一杯单一麦芽威士忌。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在眼前铺展,游轮和货船的灯光倒映在水面上,如同散落的星辰。

“老板,伦敦传来消息。“张铁柱走到他身后,“里森承认了'罪行',Gchq已经结案。“

谢一扬抿了一口酒,任由琥珀色的液体在舌尖扩散。这个结果在他的预料之中——当一个人必须在名誉和家人的生命中做选择时,答案总是显而易见的。

“血书原件呢?“

“已经销毁。“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冷光,“上海监狱的医务室发生了一场小型火灾,所有解剖记录都烧光了。“

谢一扬点点头。管金生用生命留下的控诉,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就像327国债的真相,就像巴林银行的清白,就像所有挡在他路上的人一样,最终都会沉入历史的深渊。

“周明远那边?“

“他同意将东湖科技园列为国家重点扶持项目,税收减免50%。“张铁柱汇报道,“条件是您必须停止在珠海的活动,那里已经引起中央注意了。“

谢一扬轻笑一声。周明远还是这么天真,以为可以用这种小恩小惠收买他。不过没关系,东湖科技园的税收优惠足以覆盖他在珠海的损失。

“告诉杜鹃花小组,清理所有痕迹。“谢一扬转身走回套房,“包括上海监狱的狱警,吉隆坡的摄影师,还有...“他的目光落在张铁柱身上,“所有知道太多的人。“

张铁柱的机械眼红光突然变得刺目:“老板,您是说...“

“你跟我多久了?十年?“谢一扬的声音突然变得柔和,“是时候退休了。“

套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张铁柱的机械臂缓缓抬起,液压系统发出轻微的嘶鸣,但最终又放了下去。

“我明白了。“电子合成音依然平静,“需要我准备交接材料吗?“

谢一扬摇摇头,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瑞士银行的支票:“这是五百万美金,足够你在任何国家安度晚年。“他顿了顿,“今晚就走吧,别让我再看到你。“

张铁柱接过支票,机械手指在纸面上留下细微的压痕。这个跟随谢一扬十年的机械保镖,曾经为他挡过子弹、杀过敌人、处理过无数肮脏秘密的忠实助手,就这样被轻描淡写地抛弃了。

“祝您事业顺利,老板。“张铁柱转身走向门口,步伐依然稳健,但电子眼的红光却暗淡了许多。

门关上后,谢一扬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很少使用的号码:“目标已离开,执行清除程序。“

他放下电话,走到窗前,看着维多利亚港的夜色。几分钟后,远处传来一声沉闷的爆炸声,港口某处腾起一小团火光,但很快就被夜色吞没。

谢一扬举起酒杯,对着虚空轻轻一碰:“敬327国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