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17章 百万富翁的身份洗白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17章 百万富翁的身份洗白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07:52:13 来源:小说旗

1990年7月1日,武汉江岸区工商局

炽热的阳光透过老式玻璃窗斜射进办公室,照在桌面的营业执照上,烫金的“扬帆实业有限公司”几个字在光线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我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注册资金一栏——300万元。

这个数字,放在1990年的武汉,足以让任何一个体制内的办事员手抖。

“谢老板,手续都办妥了。”周明远推门而入,警服外套搭在臂弯,白衬衫的领口微微汗湿。他反手带上门,压低声音道:“但你这注册资金……太扎眼了,市里已经有人开始打听。”

我笑了笑,从抽屉里推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件。

“汉正街三十六间商铺的租赁合同,年租金合计27万,五年预付,折现135万。”指尖在数字上点了点,“加上亚运会t恤的60万利润,防汛麻袋的97万,账面上干干净净。”

周明远盯着文件看了几秒,突然嗤笑出声:“防汛麻袋?你他妈真敢写!”

窗外蝉鸣聒噪,我慢条斯理地拧开钢笔帽,在法人代表签名栏落下“谢一扬”三个字。墨水在纸面上微微晕开,像一滴干涸的血。

——这300万,每一张钞票都浸着汉正街的汗腥、深圳股市的血腥,还有长江洪水里泡烂的麻袋味。

而现在,它们终于能晒在阳光下了。

工商局的“特殊审查”

盖章的中年女科员手指发抖,钢印悬在营业执照上方迟迟不敢落下。

“领、领导……”她偷瞄向里间办公室,“注册资金三百万的私营企业,要不要先请示王局长?”

我靠在柜台前,随手翻开她桌上的《武汉工商名录》——最新一页记录着本地国企龙头“武商集团”的注册资金:280万。

“同志,”我屈指敲了敲那行数字,笑容温和,“改革开放十二年了,总不能比国营商店还保守吧?”

女科员脸色煞白。

里间突然传来茶杯重重搁下的声响,一个秃顶男人掀帘而出,胸前的“副局长”铜牌晃得刺眼。

“小同志很有魄力嘛!”他抓起营业执照扫了眼,瞳孔猛地收缩,“但根据《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超过百万注册资金需要验资报告……”

我抬手打断,从公文包里抽出三本存折拍在桌上。

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户名全是“谢一扬”,余额合计297.8万。

秃顶副局长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1990年的武汉,普通工人月薪不到200元,而眼前这个穿回力鞋的年轻人,随身带着足够买下半个街道办事处的现金。

“验资?”我翻开存折最后一页,指尖停在“利息税已缴”的印章上,“要不让税务局的老张来验?”

钢印“咔嚓”一声砸落,震得柜台玻璃嗡嗡作响。

汉正街的“租金魔术”

傍晚的汉正街飘着麻辣烫的油烟味,我蹲在“老王袜子铺”的塑料凳上,看着张铁柱带人把“扬帆实业”的铜牌钉上隔壁仓库大门。

“小谢老板,三十六间铺面全按您说的,合同签五年。”老王搓着手凑过来,缺了颗门牙的嘴笑得谄媚,“就是这租金……比市价高三成……”

我甩给他一包红塔山:“王叔,92年这里要拆迁,补偿款按经营面积算。”

老王接烟的手僵在半空。

上辈子汉正街第一次改造时,钉子户老王家靠八平米铺面换了三套商品房,而此刻——我手里攥着的三十六份租赁合同,将来就是插向拆迁办的三十六把刀。

“对了。”我踹开脚边一个破纸箱,露出底下“防汛专用”的麻袋印记,“明天找人把这些都烧了。”

麻袋上还沾着洪水退去后的腥臭淤泥,但已经没人记得,三十天前它们每条卖过三百块的天价。

周明远的“政治筹码”

江滩派出所的档案室里,周明远把“赵三爷走私案”的卷宗推进碎纸机,齿轮咬合声像在咀嚼骨头。

“防汛办徐志鸿被双规了。”他突然开口,警服袖口沾着碎纸屑,“他交代你卖麻袋的事,但纪委查到那批货确实有海关批文。”

我靠在铁柜上抛玩着打火机,火光忽明忽暗地映着墙上“严打投机倒把”的标语。

那批“进口特种防汛麻袋”的批文,是李为民用香港空壳公司的名义补办的,落款日期特意提前到洪水前两周——用未来的规则,洗白过去的原罪,这才是重生的终极玩法。

“周哥,下个月开发区主任的任命……”

“闭嘴!”周明远猛地掐灭烟头,眼底却烧着野火,“老子帮你不是图这个!”

碎纸机“咔”地卡住,一卷没销毁的笔录纸垂下来,正好露出赵三爷吞枪自尽前的照片——太阳穴的血洞像只嘲弄的眼睛。

我轻轻按下一张存折,余额显示50万,户名是“江岸区民警基金会”。

“那就当给兄弟们改善伙食。”

三百万的“阳光照不到”

深夜的扬帆实业办公室,保险柜里整齐码着三十根大黄鱼,金光照亮了账本最后一页:

【总资产:3,021,477元】

张铁柱用纱布包着的手抚过金条,突然咧嘴笑了:“小谢老板,深圳股票……”

窗外一道闪电劈过,暴雨倾盆而下。

我拉开抽屉,深交所的股票托管单静静躺着——50万股万科,35万股深发展,按今日黑市价估值已超400万。

但这些数字永远不会出现在扬帆实业的账面上。

就像没人会追问,汉正街的租金为什么恰好够填平灰色收入;就像周明远不会深究,防汛办的批文究竟从哪补办;就像历史书上永远不会记载,1990年武汉洪水期间,有个年轻人用五万条麻袋收割了近百万人命财。

暴雨拍打着窗户,我点燃一支烟,烟雾在保险柜的金光中盘旋上升。

——洗干净的三百万是扬帆实业,而藏在阴影里的四百万,才是真正的谢一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