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124章 光谷的毒血重生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124章 光谷的毒血重生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07:52:13 来源:小说旗

1991年6月21日,武汉东湖。

夕阳的余晖洒在湖面上,泛着诡异的橘红色,像是被稀释过的血水。谢一扬站在湖边,手里捏着一份刚送来的检测报告——东湖水质辐射值超标1200倍,沿岸村庄的癌症发病率在过去三个月激增300%。

“老板,环保局的人到了。”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了一下,低声提醒。

谢一扬头也不抬,指尖轻轻摩挲着报告上的数据,嘴角微微上扬:“让他们等着。”

——

上午9:00,东湖新区规划会议厅

会议室内,烟雾缭绕。环保局局长陈志强面色铁青,手里的钢笔几乎要被他捏断。投影仪上,谢一扬的ppt正播放着“光谷科技园”的宏伟蓝图——高端研发中心、国际实验室、半导体产业基地……每一帧都光鲜亮丽,唯独没有提到脚下的土地里埋着什么。

“谢总,东湖的污染问题必须解决!”陈志强终于忍不住拍桌而起,“沿岸三个村子,已经有七十多人确诊癌症,再这样下去——”

“陈局。”谢一扬微笑着打断他,从西装内袋抽出一张照片,轻轻推了过去,“您儿子在澳洲的别墅,风景不错。”

照片上,一个年轻人正站在泳池边,背后是悉尼歌剧院的全景。陈志强的瞳孔骤然收缩——他儿子留学的事,连单位同事都不知道。

“你……什么意思?”

谢一扬没回答,只是打了个响指。张铁柱立刻递上一份新文件——《东湖生态治理特别方案》,落款是省政府的红头印章。

“从今天开始,东湖沿岸划为‘军事科研禁区’。”谢一扬的声音很轻,却像刀锋一样冷,“所有村民,三天内强制迁移。”

——

中午12:30,东湖村

村口的大喇叭循环播放着拆迁通知,几个穿制服的人正挨家挨户贴封条。七十多岁的李老汉蹲在自家门口,手里攥着一沓病历单——肺癌晚期,医生说他最多还能活三个月。

“凭什么赶我们走?祖祖辈辈都住这儿!”李老汉红着眼吼了一嗓子,却被两个穿迷彩服的壮汉架住胳膊往外拖。

“老东西,别不识抬举!”其中一人冷笑,“这儿马上要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耽误了进度你担得起吗?”

李老汉挣扎着回头,正看见几辆卡车轰隆隆开进村子,车厢里装的不是家具,而是一堆堆灰黑色的工业废料,散发着刺鼻的金属味。

“那……那是啥?”他颤声问。

没人回答他。

——

下午3:00,扬帆大厦顶层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远处的东湖。湖面上,几艘工程船正在作业,将成吨的混凝土倾倒进水里——那是从重庆某核工厂运来的“特殊填料”,每吨成本不到50元,却能确保未来三十年,任何检测仪在这里都会失灵。

“老板,村民闹事的视频已经压下去了。”张铁柱汇报道,“《长江日报》明天会发通稿,标题是《东湖新区建设获重大突破,光谷科技园助力国家战略》。”

谢一扬点点头,目光落在桌上一份新合同上——某军工企业的订单,要求提供“抗辐射特种建材”,单价是市场价的30倍。

“告诉林教授,他的‘辐射屏蔽技术’可以量产了。”他轻笑一声,“就用东湖的‘实验数据’做背书。”

——

深夜11:45,东湖禁区外围

一支环保局的检测小队鬼鬼祟祟地摸到湖边,领头的年轻人刚拿出仪器,表盘上的数字就疯狂跳动,随后“啪”地一声黑屏。

“操!又坏了?”他骂了一句,回头看向队长,“王哥,这已经是今晚第三台了!”

队长没说话,只是死死盯着湖面——月光下,湖水泛着不正常的荧光绿色,像是某种活物的呼吸。

“走吧。”他最终叹了口气,“这儿的数据……永远都不会正常了。”

——

次日清晨,《湖北日报》头版头条

【光谷科技园奠基仪式隆重举行,省委领导高度赞扬扬帆集团社会责任担当】

配图上,谢一扬笑容满面,和一众官员握着金铲子,背后是刚刚立起的“军事科研禁区”牌子。

没有人注意到,照片角落里,一个瘦小的孩子正被抱上救护车,他的皮肤上布满了溃烂的红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