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168章 三峡移民的二次掠夺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168章 三峡移民的二次掠夺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07:52:13 来源:小说旗

三峡库区的晨雾还未散尽,谢一扬的奔驰S600已经停在了巴东县移民办的大院里。车门打开时,他的意大利手工皮鞋踩在泥泞的地面上,溅起的泥点沾上了价值上万的西裤。

“谢总,您可算来了!“移民办主任马国涛小跑着迎上来,肥胖的脸上堆满谄笑,额头上的汗珠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谢一扬微微点头,目光越过马国涛的肩膀,看向远处山坡上那片灰蒙蒙的建筑群——那是他承建的三峡移民安置房,三百栋灰头土脸的三层小楼,像一群营养不良的鸽子挤在山坳里。

“验收报告准备好了?“谢一扬的声音很轻,却让马国涛的腰弯得更低了。

“都按您的要求办妥了。“马国涛凑近,身上的廉价古龙水味道熏得谢一扬皱眉,“两千套住房的验收报告,三十八位专家的签字一个不少。“

谢一扬嘴角微微上扬。三十八个签名中,有二十七个是他让张铁柱的机械臂模仿的,剩下十一个则是用每份五千到两万不等的“专家咨询费“买来的。

“带我去看看实际进度。“谢一扬迈步向工地走去,马国涛小跑着跟上,像条摇尾乞怜的哈巴狗。

工地入口处,“三峡移民安置工程示范点“的金属招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但走近了就能看到铁皮已经生锈,边角处翘起的铁皮像刀片一样锋利。谢一扬的手指在招牌上轻轻一划,指腹立刻渗出一道血丝。

“老板小心!“张铁柱的机械臂立刻递来消毒湿巾。

谢一扬擦掉血迹,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工地。按照合同,这里应该有上千名工人在忙碌,但现在只有几十个衣衫褴褛的农民在慢悠悠地砌墙,动作懒散得像在自家后院种菜。

“工人呢?“谢一扬的声音冷了下来。

马国涛搓着手:“这个...最近工资发放有点延迟,大部分工人去别的工地了...“

谢一扬冷笑。他知道真实情况——工程款被他抽走了70%,包工头只能用三成资金施工,自然雇不起足够的人手。

“带我去看看建好的房子。“谢一扬不再废话,径直走向最近的一栋楼。

走进单元门,霉味和水泥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谢一扬的皮鞋踩在未干的水泥地上,留下清晰的脚印。他蹲下身,用钥匙刮开墙面,里面的“钢筋“露出了真面目——一根根发黄的竹片。

“谢总,这...“马国涛的胖脸刷地白了。

谢一扬站起身,拍了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竹子抗拉强度是钢材的十分之一,但成本只有百分之一。“他像是在讲解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三峡地区盛产毛竹,就地取材,多好的创意。“

马国涛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可是抗震标准...“

“马主任。“谢一扬打断他,声音轻柔得像在哄孩子,“你女儿在澳洲的学费,上周又汇了五万澳元,对吧?“

马国涛立刻闭上了嘴,额头上的汗珠滚落得更快了。

谢一扬继续往楼上走,每一步都踏在裸露的竹筋上,楼梯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三楼的阳台栏杆甚至没有焊接,只是用铁丝草草固定。谢一扬轻轻一推,整段栏杆就轰然倒塌,砸在楼下空地上,扬起一片尘土。

“漂亮吗?“谢一扬回头问马国涛,“这样的房子,我们建了三百套,却报了两千套。每套国家补贴五万,你算算这是多少钱?“

马国涛的嘴唇颤抖着:“一...一个亿?“

“八千五百万净利润。“谢一扬纠正道,“分你百分之五,四百二十五万。“他顿了顿,“当然,前提是验收通过。“

马国涛的眼睛亮了起来,像是已经看到了那堆成小山的钞票。他完全忘记了,就在昨天,这栋楼里刚死了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老移民李德全的孙女,在阳台上玩耍时,栏杆突然断裂,孩子从三楼摔下去,当场死亡。

扬帆大厦顶层,谢一扬正在审阅当天的财务报表。窗外的长江波光粼粼,游轮像玩具一样漂在水面上。

“老板,审计署的消息。“张铁柱的机械臂递来一份加密传真,“三峡移民资金专项审计组下周进驻巴东县。“

谢一扬的眉毛都没动一下:“组长是谁?“

“郑国强,审计署农业司副司长。“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背景资料显示,他岳父是三峡工程副总设计师。“

谢一扬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是个麻烦人物,既有专业背景,又有高层关系,不好糊弄。

“通知马国涛,立刻启动b计划。“谢一扬按下对讲机,“让工程部调两百个工人去巴东,再运五千吨砖头过去。“

“老板,砖头用来...“张铁柱的处理器一时没反应过来。

谢一扬轻笑:“砌墙啊,把那些没建房的空地全用砖墙围起来,写上'施工重地,闲人免进'。“他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审计组来的时候,就说那些是二期工程,正在打地基。“

张铁柱的机械眼快速闪烁了几下,似乎在消化这个大胆的计划:“可是地质报告...“

“马国涛会搞定的。“谢一扬转身,眼神冰冷,“告诉他,如果他女儿还想在澳洲待下去,就管好自己的嘴。“

窗外,一架直升机正飞过长江,朝着三峡方向而去。谢一扬不知道,那上面坐着老移民李德全,他怀里揣着孙女的血衣和阳台栏杆的竹筋残片,正要去北京上访。

巴东县移民办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马国涛的衬衫已经湿透,紧贴在肥厚的背上。他面前摊开的是谢一扬传真来的审计组行程表,上面详细列出了要检查的每一个项目。

“马主任,这...这瞒不住啊!“工程队长老赵的手抖得像筛糠,“那些砖墙一夜之间冒出来,傻子都知道有问题!“

马国涛狠狠掐灭烟头:“谢总说了,砖墙只是障眼法。“他压低声音,“关键是要让那三百套房子看起来住满了人。“

“可实际上只住了不到五十户...“会计小声嘀咕。

“那就今晚动员全县的亲戚朋友!“马国涛拍桌而起,“每户发两百块钱,让他们拖家带口去安置房住三天!床铺被褥都准备好,要像真的一样!“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个疯狂的计划,但没人敢反对——谢一扬的钱已经进了他们每个人的账户,现在想退出太晚了。

“还有,“马国涛的声音突然阴冷下来,“李德全那个老东西,派人盯紧了。他要是敢去北京...“

会计打了个寒颤。他昨天亲眼看见马国涛和两个陌生男子密谈,而那两人腰间明显别着家伙。

深夜,三百套安置房突然“热闹“起来。成群结队的“移民“扛着铺盖卷入住,每户都领到了崭新的被褥和两百元现金。孩子们在空地上追逐打闹,妇女们晾晒衣服,男人们聚在一起抽烟聊天——好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没人注意到,几辆卡车正悄悄驶入工地,卸下成堆的砖块。天亮前,十几堵两米高的砖墙已经将大片空地围了起来,墙上刷着鲜红的标语:“三峡移民工程二期施工中“。

马国涛站在工地中央,看着这番忙碌景象,终于松了口气。他掏出手机,拨通了谢一扬的私人号码:“谢总,都安排妥了。就是...李德全那事...“

电话那头,谢一扬正在澳门葡京酒店的VIp包厢里,面前堆着如山的筹码。他漫不经心地听着马国涛的汇报,同时将一枚十万美金的筹码押在“庄“上。

“马主任,“谢一扬盯着荷官发牌的手,“你知道三峡最不缺什么吗?“

“啊?“马国涛一愣。

“意外。“谢一扬翻开牌,黑桃A,“尤其是老人失足坠崖这种意外。“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马国涛沉重的呼吸声:“我...我明白了。“

谢一扬挂断电话,将赢来的筹码推向赌桌中央。牌桌上方的水晶吊灯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只蓄势待发的猛兽。

审计组进驻当天,巴东县下起了小雨。

郑国强带着八名审计人员走进移民办大院时,马国涛已经带着全体工作人员列队迎接。雨水打在欢迎横幅上,“热烈欢迎审计组领导检查指导“的字迹被晕染开来,像在流泪。

“郑司长,您辛苦了!“马国涛小跑着上前撑伞,却被郑国强婉拒。

“直接去看安置房。“郑国强五十出头,身材精瘦,眼神锐利得像能看穿一切伪装,“从最远的那片开始。“

马国涛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最远的那片正是竹筋房最集中的区域,而且昨晚刚下过雨,潮湿的环境会让竹筋的霉味更加明显。

“那个...郑司长,那边路不好走,要不...“

“带路。“郑国强打断他,声音不容置疑。

车队在泥泞的山路上颠簸了半小时,终于到达了最偏远的安置点。令人惊讶的是,三百栋小楼前人来人往,晾衣绳上挂满衣物,炊烟从各家厨房升起,甚至还有几个老人在空地上打太极拳。

郑国强皱眉,这与他接到的举报信描述大相径庭——信中说这里大半是空房,而且建筑质量极差。

“郑司长,您看,我们的移民安置工作还是很扎实的。“马国涛的胖脸上堆满笑容,“这一片住了两百多户,都是从库区最危险地段迁出来的。“

郑国强不置可否,随机选了一栋楼走进去。楼道里飘着饭菜的香味,一户人家的门虚掩着,能看到里面一家老小围坐在餐桌旁。

“领导好!“男主人热情地迎上来,“多亏党的好政策,我们才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郑国强点点头,目光却落在墙角的一道裂缝上。他蹲下身,用手指摸了摸裂缝边缘——太新了,像是最近才出现的。

“这房子住多久了?“郑国强突然问。

“啊?“男主人一愣,眼神飘向马国涛,“半...半年多了吧?“

郑国强站起身,突然推开卫生间的门。马桶上方的天花板有明显的渗水痕迹,墙皮已经脱落,露出里面的竹筋结构。

“解释一下?“郑国强冷冷地看向马国涛。

马国涛的嘴唇颤抖着:“这个...这是新型环保建材...“

郑国强不再理会他,大步走向阳台。阳台栏杆看起来崭新,但焊接点明显是最近才补上的。他用力推了推,栏杆纹丝不动。

“郑司长!“一名审计人员突然在楼下喊道,“您来看看这个!“

郑国强下楼,顺着审计员指的方向看去——是一堵崭新的砖墙,墙后是片空地,根本没有所谓的“二期工程“。

“把墙推了。“郑国强命令道。

马国涛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领导,这...这不符合施工安全...“

郑国强不再废话,亲自拿起铁锤砸向砖墙。几锤下去,墙轰然倒塌,露出后面长满杂草的空地——根本没有打地基的迹象。

“马国涛,“郑国强的声音像淬了冰,“两千套安置房,实际建了多少?“

马国涛的眼前一阵阵发黑。他知道完了,全完了。但就在他即将崩溃的瞬间,手机震动起来——是谢一扬发来的短信:“带他们去3号地块,立刻。“

马国涛像抓住救命稻草,突然喊道:“郑司长!这边是二期规划区,实际建好的房子在3号地块!我带您去!“

郑国强将信将疑,但还是跟着马国涛上了车。车队驶向三公里外的另一处山坡,那里果然矗立着几十栋崭新的六层楼房,看起来比之前的安置房气派多了。

“这里住了八百户!“马国涛的声音重新有了底气,“都是按最高标准建的!“

郑国强走进一栋楼,这次看到的确实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户型合理,采光良好。随机走访了几户人家,也都确实住着移民家庭。

“其他地方呢?“郑国强问,“合同上是两千套。“

“剩下的在更远的5号、7号地块...“马国涛擦着汗,“今天雨太大,路不好走...“

郑国强盯着马国涛看了几秒,突然说:“把施工图纸和验收报告拿来,现在就要。“

马国涛的心又提了起来。图纸和报告都是伪造的,虽然做得极为精细,但瞒不过郑国强这样的专业人士。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郑国强的手机响了。他接起电话,脸色逐渐变得凝重。

“好,我知道了。“挂断电话后,郑国强深深看了马国涛一眼,“部里有紧急会议,今天就到这里。“

马国涛如蒙大赦,但紧接着就听郑国强说:“不过我会留下三个人继续核查资料,马主任配合一下。“

当天晚上,马国涛在移民办厕所隔间里,接到了谢一扬的电话。

“郑国强接到什么电话?“谢一扬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依然冷静得可怕。

“不...不知道...“马国涛哆嗦着,“但他突然就说要走...“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谢一扬轻笑一声:“他岳父突发心梗,进了IcU。“

马国涛倒吸一口冷气。太巧了,巧得让人毛骨悚然。

“明天一早,“谢一扬继续说,“会有人送一份完整的施工资料过去,替换掉你们现在准备的。记住,一个字都不许错。“

马国涛连连点头,尽管谢一扬看不见。挂断电话后,他在马桶上瘫坐了十分钟,才勉强恢复力气站起来。

洗手时,他看着镜中的自己——面色惨白,眼袋浮肿,像个将死之人。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李德全为什么宁愿冒险也要去北京告状。

一周后,审计组悄然撤离巴东县,没有发布任何结论性报告。同一天,《三峡日报》头版刊登了题为《巴东移民安置工程获审计组高度评价》的报道,配图中马国涛笑容满面地送别郑国强。

谢一扬在扬帆大厦顶层看着这篇报道,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桌上摆着两份文件:一份是三峡移民工程的最终结算单——八千五百万利润安然到账;另一份是巴东县公安局的事故鉴定书——“移民李德全意外坠崖身亡“。

窗外,长江依旧奔流不息。谢一扬举起水晶杯,对着虚空轻轻一碰,仿佛在敬那个从未谋面的小女孩,和她的爷爷。

“老板,“张铁柱的机械臂递来平板电脑,“珠海地皮的贷款已经还清,澳门何先生问下一笔生意什么时候开始。“

谢一扬放下酒杯,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那是江城劳务的报表,显示又有两千名下岗工人即将被送往东莞。

“告诉何先生,“谢一扬转身走向会议室,皮鞋踩在地毯上无声无息,“好戏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