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193章 汉正街的走私科技战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193章 汉正街的走私科技战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07:52:13 来源:小说旗

1991年11月6日,深圳罗湖海关货运通道。

凌晨三点十七分,一辆印着“扬帆电子“logo的集装箱卡车缓缓驶入海关监管区。驾驶室里,司机老陈的右手无意识地敲打着方向盘,节奏与心跳同步——每分钟112次。后视镜里,海关探照灯的光柱刺破雨幕,将积水照得如同沸腾的水银。

“老板,到b区了。“老陈对着衣领处的微型麦克风低语,声音淹没在雨刮器的机械声中。

耳机里传来张铁柱特有的机械合成音:“按计划执行,液压系统已激活。“

集装箱内部,看似普通的箱壁上突然亮起数十个绿色LEd光点。随着液压装置的嗡鸣,两侧箱壁缓缓分离,露出足有四十厘米厚的夹层空间。六台Ibm AS\/400中型机被机械臂精准推入夹层,随后箱壁重新闭合,接缝处自动喷出与箱体同色的伪装涂料。

整个过程只用了2分38秒。

三公里外,扬帆集团深圳分公司的地下监控中心,谢一扬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十二块监控屏分别显示着集装箱内部的温度、震动频率、液压压力等参数,最中央的屏幕上,一个3d模型正在实时模拟夹层状态。

“海关x光机的穿透深度是多少?“谢一扬突然问道。

身后,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推了推鼻梁上的镜架:“理论值35厘米,但我们加装的铅合金屏蔽层可以把它削弱到25厘米。“年轻人叫林小军,清华精密仪器系毕业,是这套“幽灵“系统的总设计师。

谢一扬的指尖在桌面上敲了敲:“上周黄埔海关那批货,查出什么没有?“

“没有。“林小军露出得意的笑容,“他们抽检了三个集装箱,连开箱检查都没发现问题。x光图像上显示的完全是普通箱体结构。“

监控屏突然闪烁红光,警报声尖锐地响起。张铁柱的机械臂猛地弹出全息投影——海关监管区的平面图上,一个红点正快速接近他们的集装箱车。

“随机抽检。“机械眼闪烁着冷光,“b-7通道,关员编号Gd-。“

谢一扬眯起眼睛。屏幕上,穿着海关制服的年轻人正拿着检测仪器走向卡车。这个面孔很陌生,不在他们收买的名单里。

“启动二级预案。“谢一扬按下通讯键,“老陈,别慌,按培训的来。“

卡车驾驶室里,老陈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后视镜里,那个海关关员已经走到集装箱尾部,正用手持式检测仪扫描箱体。雨水顺着他的帽檐滴落,在制服肩章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请打开货箱。“关员敲了敲驾驶窗,声音透过雨声传来。

老陈露出憨厚的笑容:“同志,我这都是正规的电子元件,有全套报关单......“

“例行检查。“关员面无表情地打断他,“请配合。“

监控中心里,林小军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随着一串代码输入,集装箱内部的传感器全部转为静默状态,液压系统进入深度休眠。夹层中的六台Ibm电脑被特殊材质的屏蔽罩完全包裹,即使开箱检查,肉眼也看不出箱壁厚度异常。

“老板,要不要通知周署长?“张铁柱问道。

谢一扬摇摇头:“杀鸡焉用牛刀。“他转向另一个屏幕,调出一份人事档案,“Gd-,张伟,去年刚毕业,父亲是广州轻工局副局长......“他的指尖在“母亲: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长“这行字上点了点。

老陈已经跳下车,雨水瞬间打湿了他的工装。他掏出钥匙,手微微发抖——集装箱里确实装着报关单上写的电子元件,但如果海关发现夹层......

“快点。“关员催促道。

钥匙插入锁孔的瞬间,老陈的耳机里传来谢一扬的声音:“告诉他,李护士长上个月在华侨医院的体检报告很有趣。“

锁舌“咔嗒“弹开。老陈突然压低声音:“张同志,李护士长上个月在华侨医院的体检报告......需要我详细说说吗?“

关员的手猛地僵在半空。检测仪的红光映在他突然苍白的脸上,雨水顺着他的下巴滴落,在制服前襟晕开深色的痕迹。

监控中心里,谢一扬轻笑一声:“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他转向林小军,“把华侨医院的'体检报告'发到他呼机上。“

五秒钟后,关员的bp机尖锐地响起。他掏出来看了一眼,瞳孔骤然收缩。那是他母亲与某位医院领导的亲密合照,拍摄于华侨医院的VIp病房,时间是深夜十一点四十七分。

“可、可以了。“关员结巴着后退两步,“检查完毕。“

老陈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谢谢同志。“他利落地锁上集装箱,转身爬上驾驶室。后视镜里,那个年轻关员仍站在原地,检测仪的红光在雨幕中渐渐模糊。

卡车驶出海关监管区时,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谢一扬关掉监控屏幕,起身拍了拍林小军的肩膀:“这个月奖金翻倍。“

“谢谢老板!“林小军激动地站起来,“下一批货什么时候走?珠海那边催着要三十台AS\/400......“

谢一扬摆摆手打断他:“不急。“他转向张铁柱,“周明远到北京了吗?“

机械眼红光闪烁:“昨晚的飞机,今早八点参加海关总署党组会议。“液压关节发出轻微的“滋滋“声,“他升任副署长的任命今天正式公布。“

“很好。“谢一扬走向电梯,“通知财务部,给'科技创新基金'注资两千万,走正规研发经费渠道。“

电梯门关闭前,他最后看了眼监控屏——十八辆同样配置的集装箱车正陆续通过全国各海关。屏幕右下角的统计数据显示:本月走私成功率99.7%,累计货值3.2亿元。

当天下午,北京海关总署会议室

周明远的新制服笔挺得像是刀削出来的,肩章上的金色关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坐在椭圆形会议桌的末席,面前摆着《全国海关三季度稽查报告》。

“......抽查比例必须提高到5%。“总署长敲着桌子说,“特别是珠三角地区,走私形势严峻啊!“

会议室里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周明远——这位新晋副署长正是分管稽查工作的。周明远微微一笑,翻开面前的文件夹:“我认为,应该用科技手段代替人海战术。“

他按下遥控器,投影屏上显示出“智能查验系统“的流程图:“这套系统由扬帆集团研发,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精准识别高风险货物,把有限的人力用在刀刃上。“

总署长眯起眼睛:“就是那个搞出'集装箱自动检测专利'的扬帆集团?“

“是的。“周明远面不改色,“谢一扬同志是爱国企业家,刚刚向海关捐赠了价值五千万的检测设备。“

会议室角落里,纪检组长突然咳嗽一声:“有举报称,扬帆集团涉嫌走私Ibm电脑......“

“无稽之谈!“周明远厉声打断,随即又恢复平静,“这样吧,既然有举报,我亲自带队去深圳稽查,给大家一个交代。“

散会后,周明远在洗手间隔间里拨通了谢一扬的电话:“老谢,戏台给你搭好了。“

电话那头传来谢一扬的轻笑:“放心,'智能查验系统'已经调试好了,保证只查该查的。“

三天后,深圳盐田港

二十个标有“扬帆电子“的集装箱整齐排列在海关监管区。周明远亲自操作着新安装的“智能查验系统“,周围站着总署稽查组和媒体记者。

“这套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可疑集装箱。“周明远对着摄像机侃侃而谈,“看,这台x光机与人工智能联动,可疑货物会标红......“

屏幕上,二十个集装箱全部显示为绿色。记者们纷纷按下快门,记录这“科技强关“的历史性时刻。

没有人注意到,周明远在操作台上输入的那串密码,实则是关闭深层扫描功能的指令。更没有人知道,这些集装箱的夹层里,正藏着价值五千万元的Ibm电脑。

当晚的庆功宴上,谢一扬将一张瑞士银行本票滑到周明远面前:“科技创新基金的第二笔捐款。“

周明远面不改色地收下:“总署纪检组那个老李,得想办法调走。“

“简单。“谢一扬抿了口红酒,“他儿子在加拿大留学,上周刚买了辆保时捷......“

两人相视一笑,酒杯相碰的声音清脆如冰。

一周后,国际刑警组织里昂总部

数据分析员马克皱着眉头,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异常数据:“中国海关的抽查命中率从2.1%暴跌到0.3%,这不合常理。“

他的上司耸耸肩:“中国人说是用了新系统。“

“什么系统能让走私几乎绝迹?“马克调出卫星图,盐田港的集装箱堆场在屏幕上清晰可见,“除非他们能预知哪个箱子有问题......“

与此同时,武汉扬帆大厦地下三层。

张铁柱的机械眼突然闪烁红光:“老板,系统发现异常访问痕迹。“

谢一扬从一堆财务报表中抬起头:“什么人?“

“无法追踪。“机械臂弹出全息投影,显示出一串复杂的代码,“对方使用了军方级加密协议。“

谢一扬盯着那串代码看了三秒,突然笑了:“告诉林小军,给'幽灵系统'加个后门。“

“后门?“张铁柱的机械音罕见地出现波动,“那会降低安全性......“

“就是要让人发现。“谢一扬点燃一支烟,烟雾在监控屏前缭绕,“不过,发现的是我们想让他们发现的'秘密'。“

机械眼红光渐强,像是明白了什么。全息投影切换成世界地图,十几个红点标记着国际刑警的办公地点,而一个闪烁的蓝点,正从里昂向北京移动。

谢一扬吐出一个完美的烟圈:“游戏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