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199章 汉正街的出口退税2.0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199章 汉正街的出口退税2.0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07:52:13 来源:小说旗

1991年11月18日,武汉阳逻港集装箱码头。

凌晨三点二十分,江面上的雾气浓得化不开。谢一扬站在12号泊位的龙门吊下,黑色风衣被江风吹得猎猎作响。他盯着手表,秒针刚划过12,远处便传来重型卡车的轰鸣声。

“老板,第一批到了。“张铁柱的机械眼在黑暗中泛着红光,声音压得极低。

三十辆集装箱卡车排成长龙驶入码头,车灯在雾气中连成一条扭曲的光带。谢一扬眯起眼睛,看着打头的那辆卡车在磅秤前停下——车厢微微下陷,磅秤显示“38.6吨“。

“重量不对。“谢一扬的声音像刀锋划过冰面。

张铁柱的机械臂突然伸长,撬开集装箱后门的铅封。随着“吱呀“一声,箱门大开,露出里面码放整齐的石块——每块都裹着印有“扬帆牌彩电“字样的包装纸。

“老刘这个王八蛋!“张铁柱的液压关节发出“咔咔“声,“说好每箱装够40吨石头!“

谢一扬没说话,缓步走向集装箱。他随手抓起一块石头,包装纸上的“29寸平面直角“字样在月光下泛着惨白的光。石头底部还粘着新鲜的红土——那是昨天刚从江夏采石场挖出来的。

“差1.4吨...“谢一扬突然笑了,笑声让身后的保镖们不寒而栗,“告诉老刘,他贪污的那部分,用他女儿的留学保证金补。“

远处传来汽笛声,一艘巴拿马籍货轮正缓缓靠岸。谢一扬转身走向码头办公室,皮鞋踩过积水,倒映出天上残缺的月亮。

上午九点整,海关监管区。

谢一扬坐在监控死角的长椅上,面前摊开着《出口货物申报单》。表格上“彩色电视机“一栏被打着勾,数量栏填着刺眼的“200,000台“。

“李关长,这批货今晚必须装船。“谢一扬将信封滑向对面,“非洲客户催得急。“

海关关长李为民——这个十年前被谢一扬从缉私队小科员一手提拔起来的中年男人,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手指颤抖着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照片:他老婆正在澳门葡京酒店的VIp厅里,面前堆着筹码。

“谢总...“李为民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总署刚下发文件,重点监控电子产品出口...“

谢一扬突然按住他的手:“为民啊,记得九零年那艘走私walkman的船吗?“他的拇指在李为民手背上轻轻摩挲,“当时你说'这辈子跟定我了'...“

办公室的空调突然“滴“了一声,李为民像触电般缩回手。他僵硬地拿起印章,在申报单上重重盖下“验讫“二字。

“装船吧。“李为民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但总署要是抽检...“

谢一扬已经起身走向门口,闻言回头一笑:“那就看船长够不够聪明了。“

下午四点五十分,货轮甲板。

船长陈大勇——一个满脸横肉的福建人,正用匕首削着苹果。刀刃每次划过果肉,都带起一片薄如蝉翼的果皮,在夕阳下泛着血色的光。

“谢老板,这趟航线可不太平。“陈大勇将苹果递给谢一扬,“马六甲最近有海盗。“

谢一扬没接苹果,而是推过一张海图。图上用红笔圈出一片海域——那是距离公海还有12海里的地方,水深超过200米。

“这里海底有暗流。“谢一扬的指尖在海图上轻轻敲击,“船要是沉在这儿,连黑匣子都找不回来。“

陈大勇的匕首突然停在半空:“我的船员...“

“每人二十万安家费。“谢一扬从内袋掏出一张照片,“你儿子在厦门大学的学费,我包了。“

照片上,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搂着穿超短裙的女孩走进酒店。陈大勇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明晚八点,会有一艘快艇来接你们。“谢一扬将卫星电话放在桌上,“接到我的信号再弃船。“

海风突然变大,将甲板上的缆绳吹得“啪啪“作响。远处,最后一台起重机正将第500个集装箱吊进货舱。

次日上午十点,海关总署特派办公室。

谢一扬的咖啡杯停在半空,茶水间的电视正播放着《新闻30分》:“...针对近期出口骗税现象,海关总署将开展'利剑行动',对电子产品出口实施100%开箱查验...“

“谢总!“林小军冲进来,脸色惨白,“总署的人已经到码头了!“

谢一扬缓缓放下杯子,陶瓷与玻璃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声。他掏出卫星电话,按下预设的1号键:“陈船长,计划提前。“

电话那头传来剧烈的海浪声和福建口音的咒骂。谢一扬挂断电话,转向林小军:“让老李拖住检查组两小时。“

“拖不住啊!“林小军的声音带着哭腔,“这次是总署缉私局副局长亲自带队...“

谢一扬突然笑了。他从公文包取出一个牛皮纸袋,倒出一叠照片——全是那位副局长在澳门赌场的特写,最上面那张是他搂着两个金发女郎走进电梯。

“把这个给副局长送去。“谢一扬整理着袖扣,“就说我请他喝下午茶。“

林小军刚离开,张铁柱的机械眼突然红光暴闪:“老板,刚收到AIS信号,'远洋号'已经驶入目标海域。“

谢一扬走到窗前,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码头。海关的黑色车队正被一群突然出现的“抗议工人“团团围住,横幅上写着“还我血汗钱“。

“通知《长江日报》,准备发快讯。“谢一扬的声音冷静得可怕,“标题就叫《我国出口货轮遭遇罕见海难》。“

傍晚六点十五分,南海某海域。

陈大勇看着雷达上逐渐逼近的海警巡逻艇,额头渗出冷汗。卫星电话突然响起,谢一扬的声音混着电流声传来:“现在。“

“全体注意!“陈大勇对着对讲机吼道,“弃船!“

随着警报声响起,二十名船员冲向救生艇。没人注意到,大副悄悄溜进了轮机舱——那里有五个被焊死的集装箱,里面装着真正的两万台彩电,是谢一扬准备“应付抽检“的样品。

救生艇刚放下,货轮底部就传来沉闷的爆炸声。陈大勇看着手表——谢一扬给的定时装置分秒不差。海水疯狂涌入破洞,船体开始倾斜。

“快走!“陈大勇踹开一个想回去拿私人物品的船员,“想死吗?“

远处,接应的快艇已经亮起信号灯。陈大勇最后看了一眼正在下沉的货轮——甲板上的集装箱开始滑落,其中一个在撞击中裂开,露出里面灰白色的石块。

晚上八点整,扬帆大厦顶层。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手里握着刚刚送到的《海事紧急通报》。文件上盖着“绝密“印章,内容只有短短几行:“远洋号货轮于18:30在东经114°、北纬20°处发出SoS信号,随后失联。初步判断遭遇极端海况...“

电视里,《新闻联播》正播放着台风预警。女主播身后的卫星云图上,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热带气旋正在货轮失事海域缓缓旋转。

“老板,保险公司来电话了。“张铁柱递过手机,“他们质疑货物价值...“

谢一扬按下免提键,听筒里传出保险经理焦急的声音:“谢总!您申报的彩电单价是市场价的三倍!“

“王经理。“谢一扬的声音突然变得阴冷,“去年你在深圳包养的那个女大学生,好像才十六岁?“

电话那头瞬间死寂,只剩下急促的呼吸声。过了足足十秒,保险经理颤抖着回答:“我...我马上处理理赔...“

谢一扬挂断电话,转向电脑屏幕——瑞士银行的账户余额刚刚刷新:2.4亿美元到账,备注是“海运保险理赔金“。

“通知财务部。“谢一扬脱下沾着海腥味的外套,“明天开始申请下一批出口退税。“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了一下:“还做彩电?“

“不。“谢一扬走向电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次是冰箱,虚报50万台。“

电梯门关闭的瞬间,窗外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将码头上“安全生产“的标语冲刷得模糊不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