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213章 光谷的技术反制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213章 光谷的技术反制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07:52:13 来源:小说旗

1991年12月16日,凌晨3点17分,美国纽约南区联邦法院。

康宁公司首席法务官理查德·斯通将一摞文件重重摔在橡木会议桌上,惊醒了打瞌睡的助理。“这些中国人简直无耻至极!“他指着文件上长飞光纤的产品结构图,“连分子排列都和我们一模一样,还敢声称是自主创新?“

窗外,纽约的雪下得正紧。理查德松了松领带,转向玻璃幕墙上的投影——那是康宁实验室刚拿到的长飞光纤样品分析报告。红色标记密密麻麻,几乎覆盖了整个截面图。

“先生们,“理查德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我们找到了决定性证据。“他点击遥控器,画面切换到一个实验室日志的扫描件,“这是长飞光纤研发中心的内部记录,明确提到了'参考康宁专利技术'。中国人在盗窃我们的技术后,甚至懒得修改文档措辞!“

助理递来一杯黑咖啡,理查德一饮而尽,苦涩的液体让他更加清醒。“明天提交诉状,申请冻结长飞光纤所有海外资产。“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我要让那个叫谢一扬的中国暴发户知道,偷窃美国技术的代价是什么。“

同一时刻,武汉东湖高新区,扬帆集团总部大楼。

谢一扬站在全景落地窗前,手中捏着刚从纽约传真过来的文件。窗外,光谷的灯火在冬夜里显得格外冷清。他的倒影映在玻璃上,与远处长飞光纤工厂的轮廓重叠在一起。

“老板,康宁这次来势汹汹。“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将分析报告投影在空气中,“他们掌握了我们三处实验室的内部记录,包括林教授团队早期的研发日志。“

谢一扬的指尖轻轻敲击着窗玻璃,节奏如同倒计时。“林教授知道了吗?“

“已经通知了,他正在赶来。“张铁柱顿了顿,“但有个问题——康宁的证据里,有一部分来自我们内部数据库,而且是三个月前的最新记录。“

谢一扬的手指突然停住。这意味着,长飞光纤内部有人向康宁泄密。

电梯“叮“的一声响起,林教授匆匆走出,眼镜片上还带着室外的寒气。这位武汉邮科院的顶尖专家此刻面色苍白,手里紧握着一台笔记本电脑。

“谢总,大事不好!“林教授的声音有些发抖,“康宁拿到的不仅是早期参考文档,还有我们上个月的核心实验数据!“他打开电脑,调出一份标满红色批注的文件,“您看这里——光纤预制棒的沉积参数,和我们内部报告一字不差。“

谢一扬的目光扫过屏幕,瞳孔微微收缩。这些数据若是被法庭采信,长飞光纤将面临至少十亿美元的专利赔偿,更别提国际市场禁售的毁灭性打击。

“查。“谢一扬只说了一个字,声音冷得像冰。

张铁柱的机械臂立即接入公司内网,虹膜上数据流如瀑布般滚动。三分钟后,他抬起头:“老板,数据库没有外部入侵痕迹。泄密者很可能是内部人员,而且权限不低。“

林教授突然想起什么,脸色更加难看:“上周李明哲请假回老家,说是母亲病重...他是项目组核心成员,能接触到全部数据。“

谢一扬拿起办公桌上的卫星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周局长,我需要查一个人。“他瞥了眼林教授电脑上的员工资料,“李明哲,身份证号xxxx,昨天应该乘坐了前往深圳或香港的交通工具。“

挂断电话后,谢一扬走到酒柜前,给自己倒了杯威士忌。琥珀色的液体在杯中旋转,映出他冷静到可怕的眼神。“林教授,从现在开始,研发中心所有人不得离开武汉,包括你。“

林教授咽了口唾沫,点点头。

清晨6点30分,罗湖口岸监控中心。

周明远亲自调阅了出境记录,很快在屏幕上锁定了目标:“谢总,您料得没错。李明哲昨天下午4点20分用旅游签证过关,入住了香港半岛酒店。“画面切换到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拖着行李箱走进酒店大堂,“但蹊跷的是,今早5点,他换了一身西装,坐上了康宁公司派来的专车。“

谢一扬盯着监控视频,嘴角浮现一丝冷笑。李明哲的西装口袋里,隐约露出一个U盘的轮廓。

“周局长,能拦截吗?“

周明远摇摇头:“已经飞走了。私人飞机,直飞纽约肯尼迪机场。“他压低声音,“上面有美国大使馆的外交车牌,我们无能为力。“

谢一扬挂断电话,转身对张铁柱说:“通知技术部门,准备plan b。另外,查一下李明哲在武汉的所有社会关系。“

窗外,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长飞光纤工厂的招牌上。“康宁“两个大字在晨光中闪闪发亮,仿佛在嘲笑谢一扬的不自量力。

上午9点整,长飞光纤研发中心。

谢一扬亲自坐镇,召集了所有核心技术人员。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二十多名工程师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诸位,“谢一扬的声音很轻,却让在场所有人后背发凉,“公司正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有人背叛了我们,把大家多年的心血卖给了美国人。“他故意停顿,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表情,“但我相信,在座的大部分人,还是心系中国光纤产业的未来。“

林教授在一旁擦着汗,白大褂腋下已经湿透一片。

“现在,我需要你们做一件事。“谢一扬打了个响指,张铁柱立即推着一台设备进来,“这是军方最新的数据恢复系统,可以找回所有被删除的研发记录。“他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我们要向法庭证明,长飞光纤的技术完全是自主创新的成果。“

工程师们面面相觑,不明白老板的意思。只有实验室副主任张建国脸色突然变得惨白——他负责管理所有研发日志,深知其中有多少内容是“参考“了康宁专利。

会议结束后,谢一扬单独留下了张建国。

“张主任,你在长飞工作多少年了?“谢一扬递给他一杯茶。

“五、五年了。“张建国的手不停颤抖,茶水洒在裤子上也浑然不觉。

“听说你儿子在波士顿读书?学费不便宜吧?“谢一扬翻开一个文件夹,里面是张建国儿子在麻省理工的照片,“每年六万美元,还不算生活费。“

张建国的呼吸变得急促:“谢总,我...我对公司一直忠心耿耿...“

谢一扬抬手打断他:“我需要你修改研发日志,所有提到康宁的地方都要删除或重写。“他推过去一张支票,“这是五十万美金,足够你儿子完成学业。事成之后,还有五十万。“

张建国盯着支票上的数字,喉结上下滚动。他知道这是犯罪,但更清楚拒绝谢一扬的后果。窗外的阳光照在支票上,那个数字闪闪发光,像是恶魔的诱惑。

“我...我需要原始记录做参考...“

谢一扬笑了:“已经准备好了。“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一份详尽的替换方案,“康宁起诉的关键点有三个:光纤预制棒结构、沉积工艺参数和涂层配方。我们要证明,这三项技术都是我们独立研发的。“

张建国瞪大眼睛——方案中不仅有文字修改建议,还包括全套伪造的实验数据、设备记录甚至会议纪要,时间跨度长达三年。这是一套完美无缺的伪证链。

“这...这需要改动上千份文件...“

“你有三天时间。“谢一扬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对了,你妻子昨天在汉正街买了个新包,很漂亮。“

张建国浑身一颤,明白了这句话的潜台词。他的家人,都在谢一扬的掌控之中。

下午2点15分,纽约曼哈顿,康宁公司总部。

李明哲坐在会议室里,面前是康宁的技术团队。他们正在逐一比对长飞光纤和康宁的技术文档,不时发出惊叹声。

“李,你带来的资料太完美了。“康宁cto马克·约翰逊拍着他的肩膀,“这些足以证明长飞光纤盗用了我们至少十二项核心专利。“

李明哲勉强笑了笑,眼镜片后的眼睛却充满不安。他摸了摸口袋里的U盘,里面还有更多没交出来的资料——那是他给自己留的保命符。

“明天我们就向法院提交补充证据。“理查德兴奋地说,“这次不仅要长飞赔偿,还要让谢一扬本人坐牢!美国法律对商业间谍的惩罚可是很严厉的。“

李明哲突然问:“如果...如果长飞方面提出和解呢?“

“和解?“理查德冷笑,“除非谢一扬愿意交出所有技术专利和市场份额,否则我们会让他倾家荡产!“他转向马克,“联系《华尔街日报》,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企业的无耻行径。“

会议结束后,李明哲回到酒店房间,立刻反锁房门。他从行李箱夹层取出另一部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是我。“他压低声音,“康宁准备明天提交新证据,力度很大...对,包括刑事指控。“电话那头说了什么,李明哲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不,我不能冒这个险...你们得保证我家人的安全!“

挂断电话后,李明哲瘫坐在床上,汗水浸透了衬衫。他望着窗外的纽约夜景,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什么叫进退两难。

同一时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一架来自北京的航班刚刚降落。乘客中,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格外显眼。他提着公文包,用流利的中文通过了边检。

“商务考察?“边检官员翻看他的护照,“詹姆斯·威尔逊,美国公民。来华目的是?“

“参加光纤技术研讨会。“詹姆斯微笑回答,递上一份邀请函,“武汉大学主办的。“

边检官员盖章放行,没有注意到詹姆斯藏在袖口的微型相机,已经拍下了整个通关过程。这个康宁雇佣的私家侦探,此行目的只有一个——收集更多长飞光纤侵权的证据。

詹姆斯不知道的是,从他踏上中国领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张铁柱的手下盯上了。机场监控室里,一名保安正将他的照片传真给扬帆集团总部。

深夜11点30分,长飞光纤研发中心。

张建国独自一人留在实验室,双眼通红地盯着电脑屏幕。过去十二小时里,他已经修改了三百多份文件,删除了所有可能涉及康宁专利的内容。

“沉积温度参数要调整...这个分子结构图需要重画...“他喃喃自语,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身旁的咖啡杯早已空了,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突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张建国吓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回头看到是谢一扬,才松了口气。

“进度如何?“谢一扬走到他身后,看着屏幕上正在编辑的文件。

“已经完成40%...“张建国声音嘶哑,“但有些原始数据很难修改,特别是设备自动生成的记录...“

谢一扬拍拍他的肩膀:“我带了专家来帮你。“他朝门外招了招手,三名穿白大褂的技术人员走了进来,“他们擅长数据恢复和...重新生成。“

张建国立刻明白了——这些人不是来帮忙的,是来监督的。其中一人甚至带着军方级别的数据篡改设备,可以直接重写实验仪器的历史记录。

“对了,“谢一扬临走前说,“你儿子刚给我发了邮件,说期末考试很顺利。“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门关上后,张建国的手抖得更厉害了。他知道,自己已经深陷泥潭,无法回头。

第二天清晨,武汉香格里拉大酒店。

詹姆斯·威尔逊刚用完早餐,就被两位穿西装的中国人拦住了去路。

“威尔逊先生?“其中一人亮出警官证,“我们是市公安局的。有人举报您涉嫌非法商业调查,请配合我们做个笔录。“

詹姆斯强装镇定:“这一定是误会。我是合法入境的商务人士...“

“那这个怎么解释?“另一人拿出一个信封,里面是他昨晚偷拍的长飞光纤工厂外围照片,“根据中国法律,未经许可拍摄重点工业企业,属于间谍行为。“

詹姆斯脸色大变。这些照片他明明锁在酒店保险箱里,怎么会...

“您有两个选择。“警官压低声音,“要么现在跟我们走,面临至少五年的监禁;要么...帮我们一个小忙。“

詹姆斯咽了口唾沫:“什么忙?“

“告诉康宁公司,你在武汉什么也没找到。“警官微笑着说,“作为回报,你可以安全离开中国,甚至还能得到一笔...咨询费。“

同一时刻,纽约肯尼迪机场。

李明哲拖着行李箱,准备登机返回香港。康宁已经拿到了他们想要的证据,他的使命完成了。但不知为何,一种不祥的预感始终萦绕在心头。

“李先生?“一个亚裔面孔的男子突然拦住他,“康宁公司让我送您一份文件。“他递过一个牛皮纸袋,“说是明天法庭要用的补充材料。“

李明哲疑惑地接过纸袋,刚想打开,男子已经消失在人群中。他找了个角落拆开纸袋,里面是一叠照片——他的父母在武汉家中吃饭的画面,拍摄时间显示是昨天。

李明哲的双腿突然发软,不得不扶住墙壁才没有跌倒。照片背面用红笔写着一行字:“你母亲做的红烧肉看起来很好吃。“

登机广播响起,李明哲却站在原地,冷汗浸透了后背。他知道,这是谢一扬的警告。无论他逃到哪里,家人永远是人质。

三天后,武汉中级人民法院。

康宁公司诉长飞光纤专利侵权案正式开庭。旁听席上坐满了媒体记者和业内人士,这场中美知识产权大战已经引起全球关注。

理查德·斯通信心满满地走上原告席,准备展示那些铁证如山的文件。但当他看到被告席上的谢一扬时,心里突然闪过一丝不安——那个中国商人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微笑,仿佛胜券在握。

“法官大人,“理查德开始陈述,“康宁公司拥有光纤预制棒技术的核心专利,而被告长飞光纤的产品,经第三方检测,与我们的专利技术相似度超过90%...“

谢一扬的律师团却出人意料地没有反驳,而是提交了一份厚厚的文件:“法官大人,这是我方提供的完整研发记录,证明长飞光纤的技术完全是自主创新。“

理查德立刻提出质疑:“这些记录明显是伪造的!我们有证据表明,长飞光纤内部文档中明确提到了参考康宁专利...“

“请原告出示这些所谓的'内部文档'。“谢一扬的律师微笑道。

理查德示意助手播放ppt,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屏幕上显示的文档与他们之前收集的完全不同,所有涉及康宁的内容都消失了。

“这...这不可能!“理查德脸色大变,“我们明明...“

“原告律师,“法官皱眉道,“你声称被告盗用专利,却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而被告方的研发记录完整详实,时间线清晰。“

理查德急忙转向法官:“法官大人,我们还有关键证人!长飞光纤前员工李明哲先生可以证明...“

“李明哲先生?“谢一扬突然开口,“您是指这个因精神问题被我们辞退的前员工吗?“他播放了一段视频,画面中李明哲神情恍惚地承认自己“因不满公司决定而编造谎言“。

理查德如遭雷击,他终于明白自己落入了怎样的陷阱。所有证据都被篡改,所有证人都被收买或威胁。这场官司,从始至终都在谢一扬的掌控之中。

一周后,法院作出判决:驳回康宁公司全部诉讼请求,认定长飞光纤技术为自主创新。消息一出,全球光纤行业震动。

胜诉当晚,谢一扬在扬帆大厦顶楼举办庆功宴。香槟塔在灯光下闪闪发光,高管们举杯相庆。

“老板,康宁股价今天暴跌12%。“张铁柱汇报道,“华尔街已经开始质疑他们的专利壁垒。“

谢一扬晃动着酒杯,目光投向窗外的长江:“林教授呢?“

“在家写检讨。他保证会管好团队,不再出叛徒。“

“那个张建国?“

“收了钱,带着家人去了澳洲。“张铁柱顿了顿,“要处理掉吗?“

谢一扬摇摇头:“活着的证人有时比死的有用。“他抿了口香槟,“告诉周局长,可以撤销对李明哲家人的监控了。“

就在这时,秘书匆匆走来:“谢总,纽约来的紧急消息。“她递上一份传真,“康宁公司的理查德·斯通半小时前...跳楼自杀了。“

宴会厅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谢一扬,等待他的反应。

谢一扬只是轻轻放下酒杯,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带:“真遗憾。“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发个唁电吧,毕竟...商业竞争不该闹出人命。“

窗外,武汉的夜空突然飘起雪花,落在长飞光纤工厂的屋顶上,很快融化成水,消失无踪。就像那些被谢一扬抹去的证据,和那些被埋葬的真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