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223章 国企改制的最后一站II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223章 国企改制的最后一站II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07:52:13 来源:小说旗

1992年1月5日,武汉纺织机械厂,阴云压顶。

谢一扬的黑色奔驰缓缓停在厂区锈蚀的铁门前,车窗降下,露出他半张冷峻的侧脸。厂区内,数百名工人手持铁棍围成人墙,背后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苏联援建的老旧厂房,斑驳的墙面上还刷着“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褪色标语。

“谢总,工人们从凌晨就开始堵门。”副驾驶的张铁柱调出平板上的监控画面,机械眼闪烁着红光,“工会主席李建国带了头,说要和进口设备同归于尽。”

谢一扬轻笑一声,指尖划过平板上标注的数据——厂里那批1988年从日本津田驹引进的剑杆织机,黑市上已被东南亚买家炒到原价的五倍。他推门下车,手工定制的牛津皮鞋踩在积水的泥地上,溅起的污水沾湿了裤脚,却丝毫不影响他从容的步伐。

“告诉越南阮老板,三天后货柜到港。”他整了整西装袖口,声音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少一台,我卸他儿子一条胳膊。”

第一节:护厂血誓

厂区中央的空地上,李建国正站在一台老式锅炉上嘶吼,五十多岁的老工人脖子上青筋暴起:“同志们!这批设备是咱厂最后的命根子!卖了它,咱们全家老小喝西北风去?”

底下响起一片怒吼,几个青工甚至点燃了汽油瓶,火光映在一张张愤怒的脸上。人群最前排,女工王翠花抱着六岁的儿子,孩子手里还攥着半块冷馒头——厂里已经八个月没发工资了。

谢一扬的身影就在这时出现在人群外围。他身后跟着二十多名穿藏蓝制服的“保安”,实则是赵三爷留下的黑帮打手,腰间鼓鼓囊囊地别着家伙。

“李主席,久仰。”谢一扬的声音不大,却像刀锋般刺破嘈杂。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所有目光都钉在这个穿西装的不速之客身上。

李建国从锅炉上跳下来,沾满油污的手直接指向谢一扬鼻尖:“你就是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谢老板?我告诉你,除非从我们尸体上踏过去,否则休想动这些机器!”

谢一扬没接话,反而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瑞士巧克力,递给王翠花怀里的孩子。孩子怯生生地伸手,却被母亲一把打掉。巧克力滚进泥水里,被谢一扬的皮鞋碾碎成泥。

“多可惜。”他叹了口气,突然提高音量,“各位,市里已经批准纺织厂破产重组。现在离开的,每人领两万安置费。”他打了个响指,张铁柱立刻打开手提箱,露出满满一箱百元大钞,“留下的……”

话音未落,厂区西北角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第二节:锅炉惊雷

冲天火光撕破阴云,冲击波震碎了方圆百米的所有玻璃。李建国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气浪掀翻在地。他挣扎着爬起来时,看到的是一幅地狱图景——

那座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燃煤锅炉房已化作废墟,扭曲的钢梁像死人的手臂般刺向天空。更可怕的是,紧邻锅炉房的职工幼儿园外墙被炸塌了一半,破碎的积木和童鞋散落在焦土上。

“小宝!我的小宝啊!”王翠花撕心裂肺的哭喊惊醒了所有人。她发疯似的冲向废墟,却被谢一扬的“保安”死死按住。

混乱中,没人注意到张铁柱的机械臂正从配电室收回,指尖还残留着短路器的焦糊味——那台本该停用多年的锅炉,被他用高压电流强行激活了安全阀。

“快打119!”“先救孩子!”工人们的怒吼此起彼伏。谢一扬却站在原地没动,他掏出卫星电话,冷静地吩咐:“通知《长江日报》,标题写‘武汉纺织机械厂违规操作酿惨剧’。”

李建国突然扑过来揪住他的衣领:“是你!一定是你干的!”老工人浑浊的眼泪混着血水往下淌,“那些孩子……那些孩子……”

谢一扬任由他拉扯,低头在李建国耳边轻声道:“李主席,您现在有两个选择。”他指了指远处正在拍摄的电视台摄像机,“要么带着两万块钱体面离开,要么……”

话音未落,警笛声由远及近。带队的警官小跑过来,竟先对谢一扬敬了个礼:“谢总,市领导要求彻查事故责任人!”

李建国僵在原地。他这才看清,警车后面还跟着两辆救护车——但白大褂们一下车就直奔谢一扬的奔驰,对满地哀嚎的工人视若无睹。

第三节:机器亡灵

深夜11点,爆炸废墟仍冒着青烟。

谢一扬独自站在仓库里,指尖抚过日本织机锃亮的机身。这些被工人们用生命保护的机器,此刻正被张铁柱带人拆卸成零件,打包进印着“救灾物资”的木箱。

“越南方面追加了三十台订单。”张铁柱的机械眼投射出全息地图,红线从武汉港一直延伸到胡志明市,“阮老板问能不能把事故责任推到工人头上,方便海关放行。”

谢一扬没回答。他弯腰捡起地上一只小小的童鞋——那是王翠花儿子逃跑时掉落的。鞋底还粘着半块没吃完的馒头。

“告诉老阮,每台机器多加五千‘情感损失费’。”他突然冷笑,“至于工人闹事的问题……”

窗外闪过刺目的警车顶灯,广播里正在循环播放市政府公告:“经查,武汉纺织机械厂工会主席李建国长期违规操作,导致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凌晨三点,当李建国在拘留所里用牙刷捅向自己喉咙时,第一批日本织机正被吊装上货轮。甲板上的水手哼着越南小调,完全没注意到集装箱夹层里渗出的血迹——那是三个试图阻拦装货的青工,此刻已被水泥封存在“设备基座”里。

谢一扬站在码头灯塔上,望着渐行渐远的货轮。咸腥的江风掀起他的衣角,露出腰间那把刻着“赵三爷赠”的匕首。

“通知周明远省长。”他对着夜色举起红酒杯,“明天该讨论‘国企改制先进典型’的表彰名单了。”

杯中的红酒像血一样晃动着,倒映出对岸尚未熄灭的爆炸火光。更远处,越南买家发来的订金正通过澳门赌场洗白,而纺织厂孤儿寡母的哭喊,早已被1992年呼啸的北风吹散在长江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