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249章 光谷的终极并购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249章 光谷的终极并购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07:52:13 来源:小说旗

1992年2月26日,武汉东湖高新区。

上海贝尔武汉分公司的玻璃幕墙在晨光中泛着冷光,谢一扬站在对面的扬帆大厦顶层,透过望远镜观察着这家外资企业的每一个细节。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窗台,节奏如同倒计时。

“老板,都准备好了。“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蓝光,递过一份文件,“这是上海贝尔过去三年的财务漏洞分析。“

谢一扬接过文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文件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显示,这家中国最早的通信合资企业正面临严重的资金链问题——当然,其中至少30%的数据是张铁柱伪造的。

“媒体那边?“

“《通信产业报》明天头版:《外资企业技术垄断,民族通信业何去何从》。“张铁柱的声音带着金属质感,“《长江日报》会同步刊登'知情人士'爆料,称上海贝尔向法国母公司转移核心技术。“

谢一扬满意地点点头,放下望远镜。窗外,一群穿着上海贝尔制服的工程师正匆匆走进大楼,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一场精心策划的并购战的牺牲品。

“林工程师联系上了吗?“

“昨晚在酒吧灌醉后,已经录下他抱怨薪资的音频。“张铁柱的机械手指在空中划出一道蓝光,播放出一段带着醉意的声音——'妈的,法国人根本不把我们当人看,工资只有总部十分之一...'

谢一扬眯起眼睛:“足够制造'员工集体抗议'的假象了。通知人事部,准备三倍薪资挖角名单。“

2月28日,上海贝尔武汉分公司会议室。

总经理杜邦操着生硬的中文,将财务报表摔在桌上:“这不可能!我们的现金流很健康,怎么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传闻?“

财务总监刘明额头渗出冷汗:“杜总,是《财经周刊》的报道引发了供应商恐慌,现在三家主要零件厂要求提前结清货款...“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市场部经理慌张地冲进来:“不好了!扬帆集团刚刚发布公告,说我们半数工程师已经提交辞职信!“

杜邦猛地站起,身后的椅子轰然倒地。他冲到窗前,一把拉开百叶窗——楼下,十几名记者正围着几个穿白大褂的工程师采访,闪光灯此起彼伏。

“他们什么时候辞职的?我怎么不知道!“

刘明颤抖着打开平板电脑:“今早的《江城晨报》...上面有林工程师的实名控诉...“

屏幕上,一篇题为《外资企业的技术奴隶》的报道格外刺眼,配图是林工程师举着工资条的特写,旁边用红圈标出与法国本土员工的薪资对比。

杜邦的脸色变得铁青:“立刻召开全体员工大会!“

同一时刻,扬帆大厦35层。

谢一扬站在投影屏前,看着实时传回的上海贝尔内部画面。杜邦气急败坏的样子让他忍不住轻笑出声。

“老板,工信部刚发来问询函。“秘书匆匆进门,“要求我们解释恶意挖角行为。“

“回复他们,这是市场正常人才流动。“谢一扬头也不回,“顺便把上周准备的'国家安全评估报告'送一份过去。“

屏幕上,上海贝尔的工程师们正陆续走进大会议室。谢一扬按下通话键:“行动组准备,五分钟后发起收购要约。“

张铁柱的机械眼红光闪烁:“已经控制了他们三个核心供应商,随时可以断供。“

三分钟后,上海贝尔的会议室乱成一锅粥。杜邦刚宣布要追查“内鬼“,大屏幕突然一闪,切换成了谢一扬的脸。

“各位上海贝尔的同仁,早上好。“谢一扬的声音通过远程系统传遍整个会议室,“相信大家已经看到最近的媒体报道。作为中国通信产业的领军企业,扬帆集团决定以市场价120%收购上海贝尔武汉分公司。“

会议室内一片哗然。

“同时,我郑重承诺:所有愿意留下的员工,薪资立即上调至原三倍;核心技术团队将获得股权激励。“谢一扬的影像露出诚恳的表情,“这是民族通信产业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团结起来,打破外资垄断!“

杜邦怒吼着拔掉电源线,但为时已晚——已经有工程师开始交头接耳,眼中闪烁着动摇的光芒。

3月1日,深夜的上海贝尔研发中心。

林工程师鬼鬼祟祟地摸进实验室,从怀中取出一个U盘,插入核心服务器。屏幕上进度条快速前进,显示“程控交换机源代码备份中...“。

“动作快点。“阴影中传来张铁柱机械质感的声音,“保安还有12分钟换岗。“

林工程师擦了擦额头的汗:“这可是要坐牢的...“

“老板说了,做完这一单,送你儿子去美国读书。“张铁柱扔过一个信封,“斯坦福的录取通知书和全额奖学金,够意思吧?“

进度条走到100%,林工程师迅速拔出U盘,却在转身瞬间僵住了——杜邦和两名法国高管正站在门口,脸色阴沉如铁。

“果然是你。“杜邦的中文突然流利起来,“从'薪资爆料'开始就是圈套。“

林工程师腿一软,U盘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张铁柱的机械眼红光暴涨,却在下一秒被法国保镖的电击枪击中,火花四溅地倒在地上。

“报警。“杜邦对助理说,然后弯腰捡起U盘,“这些足够起诉商业间谍——“

他的话戛然而止。实验室的灯光突然全部熄灭,应急灯亮起的瞬间,四个黑衣人已经无声无息地控制了整个房间。

“杜总好眼力。“谢一扬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可惜您忘了一件事——武汉的警察,今晚都在参加周省长的庆功宴。“

手电筒的光束打在杜邦脸上,他这才看清,那些“保镖“根本不是法国人,而是扬帆集团的保安假扮的。

“你...这是违法的!“杜邦的声音开始发抖。

谢一扬缓步走入光线中,手里把玩着另一个U盘:“这里有一段更有趣的录音...杜总上个月在酒会上说'中国永远造不出自己的交换机',还称工信部官员是'愚蠢的官僚'。“

杜邦的脸色瞬间惨白。

“明天上午九点,我要看到收购协议签字。“谢一扬将U盘抛给他,“否则这段录音会出现在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

3月3日,工信部紧急会议。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十几位官员正在传阅一份标着“绝密“的文件。主座上的部长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证据确凿,上海贝尔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谢一扬的律师义正辞严,“我方收购完全符合国家安全需要。“

技术司司长猛地拍桌:“胡说!你们这是恶意并购!那些'核心技术泄密'的证据都是伪造的!“

“李司长,“周明远的声音突然从电话扩音器中传出,“刚接到国安委通知,此案涉及国防通信安全,调查立即停止。“

会议室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李司长的嘴张了又合,最终颓然坐回椅子上。他知道,当“国家安全“四个字出现时,任何反驳都是徒劳的。

3月5日,上海贝尔武汉分公司大门。

“上海贝尔“的金属招牌被缓缓摘下,换上了“扬帆通信“的烫金大字。谢一扬站在红毯上,对着数十家媒体侃侃而谈:

“这是中国通信产业的历史性时刻!我们成功收回了核心技术控制权...“

在他身后,原上海贝尔的工程师们穿着新制服,表情复杂地鼓掌。林工程师站在第一排,手里紧握着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记者们没有注意到,大楼侧门处,十几箱贴着“核心机密“标签的文件正被悄悄搬上一辆没有牌照的货车。车厢里,两个法国技术人员正在检查设备。

“都齐了?“其中一人用英语低声问。

“最关键的三个专利资料,“另一人回答,“谢一扬同意以2000万美元卖给我们北电网络。“

货车缓缓驶离时,谢一扬的演讲正进入**:“...扬帆通信将完全自主创新,绝不会像某些外资企业那样,把中国当成技术殖民地!“

掌声雷动中,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了一下,将这段影像同步传送到长江江底的保险库。那里,一个标着“249“的密封箱中,静静躺着林工程师失踪前留下的真实录音带。

3月10日,北京某秘密会议室。

周明远接过中央候补委员的任命书,转身与谢一扬重重握手。闪光灯下,两人的笑容意味深长。

“核心技术拿回来了?“周明远低声问。

谢一扬微笑点头:“当然,最核心的已经交给美国人了——毕竟他们给的价钱,是法国人的三倍。“

两人相视一笑,在记者面前高高举起紧握的双手。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这张照片,标题是《政企同心,共筑国家技术长城》。

没有人知道,照片背景的书架上,那本《通信技术前沿》的英文原版里,夹着一份北电网络的转账凭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