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263章 三峡工程的质检风暴II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263章 三峡工程的质检风暴II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07:52:13 来源:小说旗

1992年7月2日凌晨三点,三峡大坝施工核心区。

汉斯·施密特蹲在刚浇筑的混凝土旁,额头上的汗珠在安全帽的矿灯照射下闪闪发亮。这位五十六岁的德国监理工程师用德语咒骂了一声,手指颤抖地抚过那道长达两米的裂缝。裂缝像一条狰狞的蜈蚣,在尚未完全凝固的混凝土表面蜿蜒。

“Gott im himmel(上帝啊)...“施密特的声音在夜风中发抖。他迅速从工具包取出裂缝测宽仪,当数字停在3.2毫米时,蓝色的瞳孔骤然收缩——这远超设计允许的0.2毫米上限。

混凝土搅拌站的轰鸣声从两百米外传来,施密特顾不得擦汗,抓起数码相机连拍十几张照片。当他弯腰拍摄裂缝横截面时,矿灯照亮了更可怕的景象:裂缝深处,本该密布的钢筋稀疏得可怜,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竹筋和——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甚至有几根明显是废弃铁丝。

“谢!一!扬!“施密特咬牙切齿地挤出这三个字。作为德国最大的工程监理公司派来的首席专家,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三峡大坝,这个号称“百年工程“的庞然大物,核心部位正在被劣质材料侵蚀。

他刚站起身,背后突然传来脚步声。施密特迅速将相机塞进工作服内袋,转身看到三个穿扬帆集团制服的中国工人站在阴影里。

“德国佬,这么晚还在工作?“为首的工人咧嘴一笑,露出两颗金牙。施密特认识他,是谢一扬的嫡系,工人们私下叫他“铁手张“。

“我发现严重质量问题。“施密特用生硬的中文说道,指向裂缝,“必须立即停工,报告国务院质量委员会。“

金牙工人凑近看了看裂缝,突然大笑起来:“施先生眼花了,这是正常收缩缝。“他转身对同伴使了个眼色,“送施先生回宿舍休息吧,老人家熬夜容易看错。“

两个壮汉一左一右架住施密特时,德国人终于意识到危险。他挣扎着大喊:“放手!我有权直接向柏林总部报告——“

一块沾满机油的抹布突然塞进他嘴里。施密特被半拖半抬地带向搅拌站方向时,看到金牙正在打电话,谄媚的声音飘进耳朵:“谢总,您料事如神,德国佬果然发现了...“

同一时间,宜昌桃花岭宾馆顶层套房。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手机贴在耳边,俯瞰着长江夜景。江面上,运送建筑材料的货轮灯火通明,像一串浮动的珍珠。

“处理干净。“他对着电话轻声说,声音平静得像在讨论明天的天气,“记得拍事故现场照片,要能证明是他自己失足。“

挂断电话,谢一扬转身走向套房里的实木办公桌。桌上摊开的三峡工程进度报告显示,大坝已经完成43%的混凝土浇筑。他用红笔在某项数据上画了个圈——抗压强度:52mpa。而实际上,根据他安插在实验室的人报告,真实数据连30mpa都不到。

“老板,德国大使馆那边...“张铁柱的机械眼在昏暗的套房里泛着红光。

谢一扬摆摆手:“施密特是夜班独自巡查,没有目击者。“他从酒柜取出瓶黑牌威士忌,倒了半杯,“他那个在慕尼黑上学的女儿,学费该交下一期了吧?“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两下:“已经安排汇款了。还有他太太的抑郁症药物...“

“加倍供给。“谢一扬抿了口酒,“再给柏林总部发封慰问电,就说我们深感痛心,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窗外突然划过一道闪电,照亮了谢一扬半边脸庞。那一瞬间,他眼中闪过的冷光比闪电更刺目。

凌晨四点二十分,三峡大坝7号搅拌站。

施密特被推搡到运转中的搅拌机前时,终于明白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他疯狂摇头,被抹布堵住的嘴里发出呜呜声,双腿在地上蹬出几道凌乱的痕迹。

“施先生不是要质量吗?“金牙工人扯掉他嘴里的抹布,狞笑道,“您亲自进去检查下混凝土配比如何?“

施密特用德语嘶吼着咒骂,突然改用英语大喊:“你们这是谋杀!国际社会不会——“

话音未落,后脑勺挨了重重一击。施密特眼前发黑,恍惚中感觉自己的身体被抬起,然后是无尽的坠落。在最后意识消散前,他听到金牙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德国专家夜间巡查时不慎跌入搅拌机...多拍几张特写,记得把安全帽扔在旁边。“

轰隆运转的搅拌机吞没了所有声音。

上午九点,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谢一扬穿着藏青色西装,胸前的党徽闪闪发亮。他站在投影幕布前,向满屋子的官员展示事故现场照片。

“各位领导,这是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他声音沉重,点击遥控器切换到下一张照片——搅拌机旁的安全帽和一只皮鞋,“施密特先生独自夜巡时,不幸失足...“

“谢总。“坐在首位的白发老者突然打断,“德国大使馆刚来电,要求派专家组参与调查。“

会议室瞬间安静。谢一扬注意到有几位官员悄悄交换眼色。他微微一笑,从公文包取出份文件:“这是施密特先生上个月的心理评估报告。很遗憾,他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最近还出现幻觉症状...“

文件在官员间传阅时,谢一扬补充道:“扬帆集团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包括支付50万马克的抚恤金。考虑到中德友好关系...“

白发老者盯着谢密特最后一张照片看了许久,突然问:“混凝土取样结果呢?“

“今早刚出炉。“谢一扬面不改色地递上另一份报告,“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当然,我们还是会全面复查施密特先生负责的工段。“

当会议室大门关上时,谢一扬听到里面传出激烈的争论声。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标注“周叔“的号码。

“都安排好了。“电话那头,周明远的声音带着晨起的沙哑,“质检总局的王局长是我党校同学。“

挂断电话,谢一扬走向电梯。透过走廊窗户,他看到长江上正在作业的施工船。那些即将浇筑进大坝核心的混凝土,此刻正在搅拌罐里翻滚,像一锅稠密的灰色毒药。

下午三点,宜昌殡仪馆。

德国驻华使馆参赞穆勒盯着眼前的水晶棺——里面只有半具残缺不全的尸体,盖着白布。法医在旁边解释:“搅拌机转速太高...我们尽力了。“

“这不可能是什么意外!“穆勒用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吼道,“汉斯有三十年工程经验!“

陪同的宜昌外事办主任擦了擦汗:“监控显示施密特先生确实是自己...呃,走得太靠近危险区域。“他递上一份文件,“这是赔偿协议,贵国大使已经原则上...“

穆勒猛地拍开文件:“我们要独立调查!“

“当然可以。“谢一扬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捧着一束白菊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穿白大褂的人,“这两位是柏林洪堡大学医学院的教授,正好在中国参加学术会议。如果穆勒先生不信任中国法医...“

穆勒的蓝眼睛微微睁大。他认识其中一位教授——那是施密特的大学同学。参赞的愤怒突然凝固在脸上,变成一种复杂的震惊。

“汉斯的太太...“穆勒的声音低了下来。

“已经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谢一扬将白菊放在水晶棺旁,“50万马克的抚恤金今早已汇到慕尼黑。考虑到施密特太太的健康状况,我们还安排了最好的医疗团队。“

穆勒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他盯着谢一扬看了几秒,突然转身离去。谢一扬注意到参赞的拳头一直攥得发白。

“老板,德国人不会就这么算了。“张铁柱低声说。

谢一扬看着穆勒远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给柏林那位部长再汇50万欧元。顺便,他儿子在澳门赌场欠的债,一笔勾销。“

傍晚六点,三峡大坝施工现场。

暴雨倾盆而下,工人们穿着雨衣在泥泞中穿梭。金牙工人叼着烟,指挥起重机将新一批混凝土吊装到核心浇筑区。

“都他妈打起精神!“他踹了一脚走得慢的工人,“今晚必须把d12区浇完!“

不远处,几个工人偷偷看着手机上施密特的照片,小声议论着。金牙走过去,一把抢过手机扔进混凝土搅拌车。

“再嚼舌根,下一个进去的就是你们!“他的金牙在闪电中闪着诡异的光,“谢总说了,干完这单每人发五千奖金!“

工人们沉默地回到岗位。搅拌机轰鸣着,将又一批不合格的混凝土泵送到百米高的坝体。暴雨冲刷着新浇筑的表面,那些细微的裂缝在水流中若隐若现,很快又被新的混凝土覆盖。

在所有人都看不到的坝体深处,施密特残留的dNA正与劣质混凝土永久融合,成为这个世纪工程最黑暗的注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