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269章 浦东开发的土地魔术II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269章 浦东开发的土地魔术II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07:52:13 来源:小说旗

1992年8月31日,浦东新区规划局档案室。

谢一扬的指尖轻轻划过泛黄的土地规划图,在编号pd-1990-027的地块上停留。窗外暴雨如注,雨滴敲打着铁皮屋檐,像无数细小的锤子敲击着他的神经。

“老板,测绘队已经改好了原始图纸。“张铁柱的机械眼在昏暗的档案室里泛着红光,声音压得极低,“1988年的墨水配方,1989年的纸张,连虫蛀痕迹都做了旧。“

谢一扬没有回答,他的目光锁定在图纸右下角的印章上——“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规划专用章“。这个印章三天前才被他的人从规划局局长办公室偷出来,盖完所有伪造文件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放了回去。

“周叔那边怎么说?“谢一扬从内袋掏出一支古巴雪茄,却没有点燃。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两下:“周省长传真来了国务院内部会议纪要,浦东商住用地指标下个月收紧。“他递过一张纸条,“这是最后窗口期。“

谢一扬扫了眼纸条上的日期——1992年9月15日。距离现在还有十五天,足够他完成这个价值五亿的魔术。

“通知评估公司,明天上午九点,我要看到'新'的评估报告。“谢一扬终于点燃雪茄,烟雾在档案室昏黄的灯光下扭曲变形,“特别是容积率那部分。“

窗外一道闪电劈过,照亮了谢一扬半边脸庞。他的瞳孔里倒映着图纸上那片标注为“工业仓储用地“的区域,但在他的脑海中,那里已经矗立起三十八层的豪华公寓。

第一节评估戏法

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顶层套房。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黄浦江上来往的货轮。他身后,三个西装革履的男人正襟危坐,面前的茶几上摊开一份厚厚的评估报告。

“谢总,按照您的要求...“为首的秃顶男人擦了擦汗,“我们将pd-1990-027地块的商业价值评估提高了400%。“他翻开报告某一页,“特别是考虑到未来地铁2号线延伸段的规划...“

谢一扬没有转身,只是轻轻弹了弹雪茄烟灰:“李总监,你漏了一点。“

房间里的空气瞬间凝固。秃顶男人的喉结上下滚动,额头上的汗珠在空调冷风中依然不断渗出。

“土...土壤检测报告?“他颤抖着翻到附录,“我们已经注明该地块适合高层建筑...“

“地下水位。“谢一扬突然转身,镜片后的眼睛冷得像冰,“1990年的地质勘探报告显示,那块地下面有三条暗河。“他走到茶几前,手指点在报告某一行,“这个不改,规划局的专家一眼就能看出来。“

秃顶男人脸色煞白:“可...可是原始数据...“

谢一扬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个牛皮纸袋,推到他面前:“这是1989年上海市地质局的备用数据,恰好显示那片区域地质结构稳固。“他微微一笑,“当然,你得重新做一份补充报告。“

当三个评估师手忙脚乱地修改报告时,谢一扬走到套房内间。张铁柱正在调试一台奇怪的机器——看起来像老式复印机,但多了几个不明功能的按钮。

“墨水瓶准备好了?“谢一扬低声问。

张铁柱点头,从脚边提起一个银色金属箱。打开后,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二个小玻璃瓶,每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颜色的液体。

“1988年的蓝色墨水,1989年的红色印油...“张铁柱如数家珍地报着,“还有规划局专用的装订线,都是从档案室原件上取样复制的。“

谢一扬拿起一瓶墨水瓶,对着灯光观察:“足够以假乱真了。“他放下瓶子,“等他们改完报告,你负责做旧处理。记住,第四页和第七页要有咖啡渍,就像老刘那个酒鬼当年弄脏的一样。“

第二节拍卖陷阱

1992年9月10日,浦东土地交易中心。

拍卖师的小锤敲下时,会场爆发出一阵掌声。谢一扬微笑着站起来,向四周点头致意。他刚刚以扬帆集团的名义,用6.8亿元拍下了pd-1990-027地块。

“谢总,恭喜啊!“一个满脸油光的开发商凑过来,“这块地转手就能赚两个亿吧?“

谢一扬笑而不语。两个亿?太低估他的胃口了。就在昨天,香港新鸿基的代表已经私下出价12亿,只要他能确保土地性质变更为商住两用。

“谢总,能采访您一下吗?“《浦东日报》的女记者挤过来,话筒几乎戳到他脸上,“有传言说这块地是工业用地,您拍下后打算...“

“扬帆集团始终响应国家号召。“谢一扬打断她,声音提高八度,“我们计划在这里建设浦东首个智慧社区,总投资将超过二十亿元!“他故意看了眼不远处的规划局副局长,“当然,一切都要符合政府规划。“

女记者还想追问,张铁柱已经带着两个保安隔开人群。谢一扬快步走向贵宾室,路上与规划局副局长擦肩而过时,两人交换了一个不易察觉的眼神。

贵宾室里,香港新鸿基的代表林先生早已等候多时。

“谢生,果然好手段。“林先生递上一支古巴雪茄,“我们查过原始档案,那块地明明是...“

“林先生。“谢一扬抬手打断他,从内袋掏出一份文件,“这是1990年浦东新区规划调整的批复复印件,上面明确写着pd-1990-027地块'可根据发展需要调整用途'。“

林先生仔细查看文件,眉头渐渐舒展:“这个公章...“

“如假包换。“谢一扬微笑,“原件在保险箱里。只要贵司的首付款到账,明天就能看到规划局的公示。“

当林先生在合同上签下名字时,谢一扬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张铁柱发来的消息:“北京来人,突检规划局档案。“

谢一扬面色不变,继续与林先生谈笑风生。直到送走香港客人,他才快步走向地下停车场。

“怎么回事?“一上车,谢一扬就厉声问道。

张铁柱的机械眼红光急促闪烁:“国务院派了土地督察组,突然抽查浦东规划档案。“他发动汽车,“直奔027地块的文件去的。“

谢一扬的手指在真皮座椅上敲击:“我们的'备份文件'放进去了吗?“

“昨晚就掉包了。“张铁柱猛打方向盘,“但督察组的组长是国土资源部的老专家,据说能一眼看出文件真伪。“

谢一扬望向窗外,雨又下了起来。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很少使用的号码。

“周叔,我需要档案室的那份'保险'。“他低声说,眼睛盯着后视镜里越来越远的土地交易中心。

第三节责任转移

浦东规划局小会议室,气氛凝重得像凝固的混凝土。

“谢总,请你解释一下。“督察组组长王建国推过一份文件,“这是我们在档案室找到的pd-1990-027地块原始规划图,明确标注为工业用地。“

谢一扬不慌不忙地戴上金丝眼镜,仔细查看文件:“王组长,这确实是我们竞拍时参考的资料。“他从公文包取出另一份文件,“但扬帆集团是根据这份1990年的补充规划做出的投资决策。“

王建国接过文件,眉头紧锁。他的手指在某个印章上反复摩挲,突然抬头:“这个批复文号有问题。1990年浦东新区的发文序列应该是...“

“王组长好眼力。“谢一扬突然笑了,又从包里拿出第三个文件袋,“其实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特地找了当年的经办人。“他取出几张泛黄的纸,“这是前规划局局长马卫东的亲笔说明。“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几个规划局的现任领导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马卫东?“王建国声音陡然提高,“他不是已经...“

“调任贵州省国土厅了。“谢一扬平静地接话,“我通过合法渠道联系到他,马局长很配合地写了情况说明。“他指着文件上的某段文字,“这里明确提到,1990年因为浦东开发初期的混乱,部分文件存在编号错乱的情况。“

王建国将信将疑地翻看文件。谢一扬趁机观察着会议室里的每个人——规划局副局长的嘴角在抽搐,档案室主任的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而那个年轻的女科员,手指正不受控制地颤抖。

“即便如此,“王建国终于开口,“土地性质变更必须经过...“

“王组长。“谢一扬突然压低声音,“您还记得1989年北京土地局的那次审计吗?当时也是类似的历史遗留问题...“

王建国的瞳孔猛地收缩。1989年,他参与过北京某地块的违规调查,最终因为“历史原因“不了了之。这件事知道的人极少。

“给我三天时间。“王建国的语气突然软化,“我需要核实这些材料的真实性。“

谢一扬微笑着点头,目光扫过墙上“依法行政“的标语。当所有人都离开会议室后,他从椅子下方取下一个小型录音设备——刚才的对话,尤其是王建国态度转变的关键时刻,全都录了下来。

“老板,马卫东那边...“张铁柱在走廊尽头迎上来。

“已经安排好了。“谢一扬整了整领带,“他儿子在澳洲的学费,这个月又该交了。“

第四节完美脱身

三天后,浦东扬帆大厦顶层办公室。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手里捧着一杯单一麦芽威士忌。窗外,陆家嘴的灯火像无数颗钻石洒落在黑色天鹅绒上。

“督察组的最终报告出来了。“张铁柱递过一份文件,“结论是'历史遗留问题,建议完善制度避免再犯'。“

谢一扬扫了眼报告,嘴角微微上扬。12亿港币已经到账,扣除各种成本,净赚5.2亿。更重要的是,所有责任都推给了已经调离的前任领导,而现任规划局的几位关键人物,现在都有把柄在他手里。

“马卫东有什么反应?“谢一扬晃动着酒杯。

“他要求再追加两百万封口费。“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危险的红光,“说贵州那边有人开始调查他了。“

谢一扬轻笑一声:“给他五百万,但要签借款协议。“他走到办公桌前,从抽屉里取出一份空白合同,“利息按银行同期利率计算。“

张铁柱会意地点头。这份“借款合同“将成为新的锁链,永远拴住那位前规划局长。

“对了,王建国呢?“谢一扬突然问。

“他今早飞回北京了。“张铁柱调出一段监控视频,“机场安检时,他的行李箱里多了个檀木盒子。“

谢一扬眯起眼睛。视频放大后清晰显示,那个盒子里装着一方古砚——正是上周他从某位收藏家手里以80万买下的明代珍品。

“有意思。“谢一扬抿了口酒,“看来我们王组长对文房四宝很有研究。“

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张铁柱接听后,机械眼红光急促闪烁:“老板,周省长急电。国务院刚下发文件,全面核查全国工业用地变更情况。“

谢一扬的表情没有丝毫波动。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出,所有相关文件都做了双重备份——一份用来应付检查,另一份则锁在长江江底的特制保险库里。

“通知项目部,明天上午发布pd-1990-027地块的设计方案。“他放下酒杯,整了整袖口的铂金纽扣,“记得邀请《人民日报》和央视记者。“

当谢一扬走向电梯时,墙上的电视正在播放新闻:“...浦东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由扬帆集团投资建设的智慧社区项目今日启动...“

电梯门关闭前,谢一扬最后看了眼办公室墙上那幅字——“厚德载物“。这是周明远去年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出自某位退下来的中央领导之手。

电梯开始下降,谢一扬掏出手机,拨通了香港林先生的电话:“林生,有没有兴趣再合作一单?虹桥那边有块地,性质是...“

他的声音随着电梯的下沉而逐渐消失在大厦的钢铁结构中,就像那些被掩埋在光鲜开发表象下的黑暗秘密,永远不会浮出水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