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274章 武钢的安全生产黑洞II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274章 武钢的安全生产黑洞II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07:52:13 来源:小说旗

1992年10月20日凌晨3点17分,武汉钢铁厂第七分厂。

张铁柱的机械眼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的红光,他站在七号高炉的控制室内,看着三名工程师正用氧焊枪切割测温装置的连接管线。火花四溅中,价值八十万的德国进口安全系统被拆成一堆废铁。

“谢总,已经拆到第三组了。“张铁柱对着耳麦低声汇报,机械左臂的液压装置发出轻微的滋滋声,“李总工说再拆下去会有危险。“

耳麦里传来谢一扬的轻笑:“告诉他,他儿子在英国剑桥的学费我已经付到毕业了。但如果再多嘴,他女儿在妇幼保健院的病历明天就会出现在他们厂宣传栏上。“

张铁柱转头看向站在角落的李卫国。这位五十六岁的总工程师正死死攥着工作服的衣角,指节发白。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在控制室惨白的灯光下像涂了一层蜡。

“李总工,您看...“张铁柱向前一步,两米高的身躯在对方脸上投下一片阴影。

李卫国猛地抬头,眼中布满血丝:“你们知不知道,这套测温系统是防止钢水过热的关键保障!拆了它,就等于拆了刹车还在高速上飙车!“

“谢总说,这套系统每年光电费就要二十万。“张铁柱的机械眼红光微微增强,“而且最近订单多,生产压力大,测温系统老是自动停机,影响产量。“

“那是它在正常工作!温度超过1650c就会自动切断电源!“李卫国声音发抖,“没有它,钢水随时可能——“

“李总工。“张铁柱打断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您小孙女真可爱,在育红幼儿园中三班对吧?“

李卫国像被雷击中般僵在原地。照片上,他五岁的小孙女正站在幼儿园滑梯上,笑得天真烂漫。照片边缘显示拍摄时间是——昨天下午4点23分。

“我...我明白了。“李卫国的肩膀垮了下来,声音嘶哑得像砂纸摩擦,“再拆两组,最多两组...否则真的会出大事...“

张铁柱的机械嘴角扯出一个僵硬的微笑:“谢总说,拆六组。“

当第六组测温装置被拆除时,控制台上的警报灯突然全部亮起,刺耳的蜂鸣声响彻整个车间。李卫国疯了一样扑向控制台,看着温度指针疯狂向右摆动。

“完了...炉芯温度已经超过1700c...快疏散人员!立刻疏散!“他嘶吼着按下全厂警报按钮,凄厉的警笛声顿时划破夜空。

但已经太迟了。

张铁柱的机械眼捕捉到那一幕时,自动启动了高速摄影模式——七号高炉的炉壁像融化的巧克力一样开始变形,然后突然爆裂开来。两千多度的钢水如同火山喷发般倾泻而出,瞬间淹没了正在交接班的八名工人。

在千分之一秒的镜头里,张铁柱清晰地看到第一个被钢水吞没的年轻工人脸上的表情——那是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然后是极度的痛苦,最后是...什么都没有了。高温钢水在接触人体的瞬间就将他们汽化,只留下几缕青烟和工牌上渐渐融化的照片。

“记录事故时间。“耳麦里谢一扬的声音冷静得可怕,“通知周局长启动A预案,让陈三爷的人封锁现场,在记者赶到前清理干净。“

张铁柱看着满地沸腾的钢水和几块尚未完全熔化的安全帽,机械眼不断调整焦距测算损失:“8人死亡,3号、4号连铸机全毁,直接经济损失预估——“

“不重要。“谢一扬打断他,“重要的是那批特种钢订单,三天后必须交货。把5号高炉的产能提到150%,用普通钢冒充特种钢,质检报告我会安排人处理。“

李卫国瘫坐在地上,呆呆地望着仍在流淌的钢水。那里曾经有八个活生生的人,其中有他带了十年的徒弟小王——昨天还说要请他喝儿子满月酒。

“你...你们...“李卫国突然暴起,抓起扳手冲向张铁柱,“你们这群杀人犯!“

张铁柱轻松闪避,机械左手掐住李卫国的脖子将他提起:“谢总说,您要是配合,这起事故就是'设备老化导致的意外'。您要是不配合...“他右手弹出锋利的合金刃,“您全家就会成为'悲痛过度自杀'的殉情案例。“

李卫国的脸因缺氧而涨得通红,双腿在空中无力地蹬踹。当扳手从他手中掉落时,张铁柱松开了手。

“写报告吧,李总工。“张铁柱递过一份已经拟好的事故说明,“记住,是设备老化。“

上午7点15分,武钢集团总部会议室。

谢一扬走进会议室时,十二名武钢高管齐刷刷站了起来。他注意到有几个人眼睛红肿,显然哭过。这也难怪,死的八个人里有三个是厂领导的亲戚——国企就是这样,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坑都连着亲缘网络。

“坐。“谢一扬摆摆手,自己先坐在主位上。他今天特意穿了黑色西装,领带也是暗沉的深蓝色,显得庄重而肃穆。

“谢总,这事太大了...“武钢总经理刘建国声音发抖,“八条人命啊,还是最惨的那种死法...家属已经闹到市里去了...“

谢一扬轻轻敲了敲桌面,会议室立刻安静下来。他打开面前的文件夹,取出一叠照片推给刘建国:“先看看这个。“

刘建国只看了一眼就面如死灰。照片上是他儿子在澳门葡京赌场豪赌的场景,筹码堆得比人还高。更致命的是第二张——他正在VIp室里吸食白色粉末。

“刘总今年58了吧?该考虑退休生活了。“谢一扬又推过去一份文件,“签了它,您儿子在澳门的债务一笔勾销,还能拿到两百万的'顾问费'。“

刘建国颤抖着手签完字,谢一扬转向其他人:“各位手上都有这样的文件,签完字就能去财务室领支票。不签的...“他看了眼手表,“纪委的同志八点半上班。“

十分钟后,谢一扬拿着十二份签字盖章的事故报告走出会议室。张铁柱快步跟上:“老板,家属在厂门口闹起来了。“

“每人发一万五,不签保密协议的发五千。“谢一扬头也不回地说,“特别闹腾的那个...我记得有个新婚妻子?安排她去深圳'进修'。“

当奔驰车驶离武钢时,谢一扬看到厂区大门外聚集了上百人。几个披麻戴孝的妇女跪在地上哭嚎,旁边摆着八张放大的黑白照片——那是今早刚被汽化的八个工人。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懵懂地站在照片前,小手摸着相框喊“爸爸“。

谢一扬摇上车窗:“通知周局长,安全局的调查报告下午五点前必须出来。标题要强调'设备老化'和'国企改制阵痛'。“

“已经安排好了。“张铁柱递过平板电脑,“《长江日报》的报道草稿也审过了,重点表扬武钢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援。“

谢一扬点点头,看向窗外。路过一个正在建设的小区时,他突然说:“查查那八个死者的家庭情况,尤其是房产。钢铁厂周围三公里内的房子很快会升值。“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两下:“已经在办。八家里有五家住在厂区宿舍,两家的房子有贷款,只有值班长王德发去年刚买了商品房。“

“重点关照王德发的家属。“谢一扬微笑,“告诉他们,丈夫违规操作导致重大事故,按厂规要赔偿损失。如果赔不起...我很乐意按市价七折收购他们的房子。“

当车停在扬帆大厦楼下时,谢一扬的手机响了。是周明远。

“老谢,这事闹得有点大啊。“周明远的声音压得很低,“北京那边都惊动了,派了联合调查组...“

“调查组住哪家酒店?“谢一扬问。

“长江宾馆,但你别乱来,这次带队的是——“

“帮我约他们明晚吃饭,就定在宾馆对面的'楚韵楼'。“谢一扬打断他,“对了,你儿子申请哈佛的事,我已经和校董打过招呼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调查报告五点前送到你办公室。“

挂断电话,谢一扬走进专用电梯。当电梯上升到顶层时,他透过玻璃幕墙俯瞰整个武汉。远处,武钢的方向仍能看到淡淡的黑烟升起,像一条扭曲的黑色丝带,飘向蔚蓝的天空。

“老板,李卫国在办公室等您。“张铁柱提醒道。

谢一扬整了整领带:“让他再等十分钟。先联系《焦点访谈》的孙主任,就说我们有个'国企改革典型'的选题要推荐给他。“

走进办公室时,谢一扬注意到李卫国像尊雕塑般站在窗前,手里紧攥着一份文件。老人转过身时,谢一扬惊讶地发现他一夜之间白了头。

“这是技术报告。“李卫国声音嘶哑,“按你的要求写的。“

谢一扬扫了眼报告,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设备老化,操作失误,典型的意外事故。“

“你知道这是谋杀!“李卫国突然爆发,“你亲手拆掉了那些安全装置!那八个人是被你——“

“被国家淘汰的落后产能害死的。“谢一扬平静地纠正他,“明天《人民日报》会发表评论员文章,《论国企改革中的阵痛与担当》。你猜猜谁会作为正面典型被点名表扬?“

李卫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你...你早就计划好了这一切?“

谢一扬走到酒柜前,给自己倒了杯威士忌:“李总工,您知道七号高炉一年维护费用多少吗?三百万。而这次'意外事故'后,武钢能拿到一点五亿的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他抿了口酒,“改革总是要有代价的。“

“那是八条人命!“李卫国怒吼,“他们有的才二十出头!“

“所以呢?“谢一扬放下酒杯,“每天中国死多少人?车祸、矿难、医疗事故...多八个少八个,谁记得住?“他打开电视,调到央视新闻频道,“但一点五亿的资金,能创造多少就业?拉动多少Gdp?这才是历史会记住的。“

电视上正在播放武钢事故的新闻,镜头扫过哭嚎的家属,然后切到专家访谈:“...再次证明国企技术升级的紧迫性...“

李卫国踉跄后退几步,突然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疯狂:“我明白了...我全明白了...那些特种钢的质检报告也是你...天啊!那些钢用在哪里?高铁?三峡?“

谢一扬微笑不语,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张秘书,安排李总工去三亚疗养一个月。对了,把他孙女也接上,小孩子应该喜欢海滩。“

当保安架走精神崩溃的李卫国后,谢一扬走到落地窗前。夜幕降临,武汉的灯火次第亮起。远处,武钢的方向仍能看到零星闪光——那是在连夜清理事故现场。

“老板,安全局的报告送来了。“张铁柱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个标着“绝密“的档案袋。

谢一扬拆开档案袋,快速浏览了一遍。报告结论清清楚楚:设备老化导致的安全事故,建议加快国企技术升级步伐。落款处盖着七个鲜红的公章,最上面的是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

“通知财务,给周局长儿子的海外账户转两百万。“谢一扬把报告锁进保险箱,“再准备八份抚恤金,明天我亲自送到死者家里。“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了一下:“真送?“

“当然。“谢一扬微笑,“顺便看看哪些家属的房子位置好。记住,我们要的是哭得最凶的那些——越伤心说明越在乎,越在乎就越容易控制。“

窗外,一架直升机掠过夜空,向武钢方向飞去。机身上的标志显示它属于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组。谢一扬目送它远去,嘴角微微上扬。

“对了,联系澳门那边,准备八张赌场贵宾卡。“他转身对张铁柱说,“等家属拿到抚恤金后,派人带他们去'散散心'。“

当午夜钟声响起时,谢一扬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手里拿着一份刚拟好的《关于武钢技术改造及周边土地开发的规划建议》。在事故现场清理完毕后,那里将建起一座崭新的工业园区——当然,土地早已被他名下的空壳公司低价收购。

远处长江上,一艘货轮拉响汽笛,如同一声悠长的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