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290章 武钢的账本魔术III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290章 武钢的账本魔术III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07:52:13 来源:小说旗

1993年3月29日,武汉钢铁厂第七分厂。

谢一扬站在仓库高台上,铂金袖扣在惨白的日光灯下泛着冷光。他抬手看了眼百达翡丽——距离冶金部检查组抵达还有1小时47分钟。脚下是整齐码放的“特种合金钢“,银灰色的金属表面在灯光下闪烁着标准化的光泽。

“都检查过了?“谢一扬的声音在空旷的仓库里回荡。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红光,液压驱动的左臂划过钢锭表面的编号:“全部符合GJb标准,抗拉强度检测报告已经准备好,热处理的曲线图也做了相应调整。“

谢一扬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钢锭上激光刻印的编号——武钢-t80--007。完美的仿制品,连冶金部实验室都难以分辨真伪。这些本该在重庆兵工厂的合金钢,是他花三倍价钱从太原钢厂连夜调来的“替身“。

“检查组路线?“

“按计划从正门进入,先参观轧钢车间,然后到3号仓库看成品,最后在会议室听取汇报。“张铁柱调出全息投影,红色虚线标注着预定路线,“3号仓库的'特种钢'已经准备就绪,足够应付两小时检查。“

谢一扬微微点头。这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冶金部每年5亿的“特种钢研发补贴“,他通过虚报产量吃下了其中的70%。真实的仓库里堆放的不过是铸铁废料,但只要应付过今天的检查,又一笔3000万补贴就会准时打入扬帆实业的账户。

“王厂长那边?“

“他儿子今早拿到了麻省理工的录取通知书。“张铁柱的机械臂发出轻微的电流声,“夫人刚收到蒂芙尼的钻石项链,发票金额是8万美金。“

谢一扬嘴角微微上扬。贪婪的人最好控制,尤其是王厂长这种既想要钱又想要面子的国企领导。他转身走向仓库深处的暗门,那里通向真正的存储区——堆积如山的铸铁废料,表面喷涂着银色油漆,远看足以乱真。

“检查组组长什么背景?“

“冶金部质量司副司长郑国栋,清华冶金系毕业,参加过鞍钢改造。“张铁柱调出档案,“有个女儿在剑桥读艺术史,学费来源可疑。“

谢一扬的指尖在钢锭上轻轻敲击。剑桥艺术史——每年至少4万英镑的开销,一个副司长的合法收入绝对负担不起。他喜欢这种有软肋的人。

“准备一份'奖学金'申请材料,用牛津基金会的名义。“谢一扬整了整阿玛尼西装的领口,“再联系伦敦那边的房产中介,在切尔西物色一套公寓。“

走出仓库时,早春的阳光刺得谢一扬眯起眼。厂区里工人们正忙着粉刷外墙,几台崭新的设备被摆放在显眼位置——虽然从未投入使用,但足以在检查时营造“技术升级“的假象。这是中国特色的应付检查:领导看到的是精心准备的“盆景“,真实的生产状况则藏在幕后。

“老板,有新情况。“张铁柱突然压低声音,“刚收到周明远消息,检查组临时增加了两名成员,都是总装备部派来的军工专家。“

谢一扬的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总装备部——这意味着今天的检查不再只是走形式的例行公事,而是带有军工订单背景的实质性核查。t80坦克的国产化项目确实使用了武钢提供的“特种钢“,如果穿帮...

“通知太原钢厂,再发200吨真货过来,走军用专列。“谢一扬的声音依然平静,“让3号仓库的'演员'准备好,检查组一到就启动热处理设备。“

张铁柱的机械眼快速闪烁:“成本增加120万。“

“值得投资。“谢一扬望向厂区大门的方向,“告诉王厂长,今天过后,他明年可以去法兰克福当总代表。“

当黑色奥迪车队驶入厂区时,谢一扬已经站在主办公楼前,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为首的郑国栋五十出头,头发花白,一副学者派头,但眼神中的精明出卖了他。

“谢董事长,久仰。“郑国栋的握手有力而短暂,“这位是总装备部的马工和赵工,专门来看t80项目的材料。“

两位军方专家面无表情地点头,眼神锐利如鹰。谢一扬注意到马工的视线已经越过他,直接扫向远处的仓库区——职业习惯,这种人最难对付。

参观按计划进行。轧钢车间的设备全速运转,火花四溅中,工人们操作着其实空转的轧机;质检室里,穿着白大褂的“工程师“们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伪造数据频频点头;3号仓库里,刚从太原运来的特种钢在热处理炉中“恰好“完成了一道关键工序,热气腾腾的场面极具视觉冲击力。

“贵厂的生产管理水平令人印象深刻。“郑国栋在会议室里翻看着谢一扬准备的资料,“特别是质量控制体系,完全达到国际标准。“

谢一扬微笑:“这都是国家政策支持的结果。去年我们获得特种钢补贴后,投入2000万引进了德国光谱分析仪。“他指向窗外一栋崭新的厂房——那里除了一台租来的样机外空空如也。

马工突然开口:“能看看7号仓库吗?“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7号仓库——那里堆放着真正的铸铁废料,只做了表面喷涂处理,任何专业人士都能一眼识破。

“当然可以。“谢一扬面不改色,“不过7号库正在做防潮处理,今天恐怕...“

“我们穿防护服进去。“马工打断他,眼神锐利,“t80的装甲钢对湿度敏感,正好检查你们的存储条件。“

谢一扬的余光瞥见王厂长的额头渗出冷汗。这是一步险棋——如果强行拒绝,只会更加可疑;但如果放行,骗局立刻穿帮。

“张主任,去准备防护服。“谢一扬从容地吩咐张铁柱,同时悄悄按下手机上的紧急按键——这是启动“钢铁堡垒“预案的信号。

当众人走向7号仓库时,谢一扬故意放慢脚步,落在最后。手机震动,一条加密信息弹出:“车祸已安排,5分钟后到达。“

7号仓库门前,张铁柱正分发防护服。谢一扬刚套上衣服,厂区外突然传来刺耳的刹车声和巨响。

“出事了!“一个保安慌张地跑来,“检查组的车被渣土车撞了!“

郑国栋脸色大变,转身就往回跑。谢一扬心中暗喜——这场“意外“为他争取了至少两小时。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车祸现场时,他迅速拨通另一个号码:“清空7号库,把5号库的货转移过去,立刻!“

五辆重型卡车轰鸣着驶来,上百名“工人“——实际是张铁柱手下的退伍兵——开始以惊人的效率搬运着仓库内的铸铁废料。与此同时,从太原钢厂紧急调运的真货正从侧门源源不断地运入。

“谢总,这...“王厂长面如土色地凑过来。

“闭嘴。“谢一扬的声音冷得像冰,“让你的人管好嘴,今天过后,你儿子就能拿到绿卡。“

车祸现场,渣土车司机正满脸是血地哭诉刹车失灵。检查组的奥迪车尾被撞得变形,但幸好无人受伤。谢一扬快步上前,握住郑国栋的手:“郑司长,实在抱歉,厂区周边运输管理不善...“

“人没事就好。“郑国栋惊魂未定,但眼神中的疑虑已经消散大半——人在经历惊吓后,警惕性会大幅下降,这是谢一扬从心理学教材上学到的。

当众人再次来到7号仓库时,里面已经焕然一新。整齐码放的特种钢锭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温湿度控制系统显示着完美的数字,甚至还有几名“技术人员“在做着检测记录。

“存储条件确实一流。“马工仔细检查了几块钢锭后,难得地露出满意表情。

谢一扬微笑:“为了国防事业,我们从不吝啬投入。“

会议室里的汇报会变成了表彰会。郑国栋高度赞扬武钢的“管理水平“,连最初怀疑的马工也在看到伪造的“军方验收报告“后点头认可。谢一扬知道,最关键的一关已经过了。

“有个小问题。“赵工突然开口,“你们申报的月产量是5000吨,但根据刚才看到的设备规模,实际产能应该不超过3000吨。“

谢一扬心跳微微加速,但脸上依然保持着从容:“赵工真是行家。确实,我们采用了新型短流程工艺,效率是传统方法的1.7倍。“他示意助手递上一份文件,“这是北京钢铁研究院的认证报告。“

文件当然是假的,但公章是真的——上个月他刚“赞助“了该研究院一个200万的“科研项目“。

会议结束时,郑国栋握着谢一扬的手宣布:“武钢七分厂将作为'特种钢创新示范基地',获得明年首批补贴资金!“

掌声雷动中,谢一扬注意到马工悄悄收集了几块钢屑样本——聪明人,但已经晚了。那些样本和仓库里的钢锭一样,都是货真价实的特种钢,只不过与武钢的实际产量毫无关系。

当晚,扬帆大厦顶层。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手中把玩着刚刚送到的“荣誉证书“。窗外,长江上的货轮灯火通明,如同流动的星河。

“成本核算?“他头也不回地问。

张铁柱的机械眼闪烁着:“租用太原钢厂特种钢花费420万,车祸赔偿30万,伪造证书和报告85万,给郑国栋女儿的'奖学金'50万...“

“净收益?“

“扣除所有开支,本月净赚1700万。明年补贴额度提升后,预计年收益增加8000万。“

谢一扬轻轻将证书扔在桌上。这场骗局中最精妙的部分在于——武钢确实生产过合格的特种钢,只是产量不足申报的十分之一。他用少量的真货应付检查,大量的假货吃空饷,而所有人都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官员得到了政绩,军方得到了报告,王厂长得到了前途。

“那个马工...“

“已经安排好了。“张铁柱调出一段监控录像,“他今晚会'偶遇'一位老同学,对方恰好是扬帆军工的顾问,谈话内容会涉及一个利润丰厚的'技术咨询'项目。“

谢一扬点点头。每个人都有价码,关键是找到正确的货币。对学者型官员是子女教育,对技术专家是学术地位,对国企领导是海外机会...这是他在前世积累的识人术。

“不过...“张铁柱的机械臂突然亮起警示灯,“检查组有个实习技术员私下采集了7号仓库的土壤样本。“

谢一扬皱眉:“现在人在哪?“

“汉口火车站,准备乘K158次列车回北京。“

谢一扬的指尖在窗玻璃上轻轻敲击:“让他错过这班车。找个漂亮点的女学生,在他包里放点'纪念品'。“

张铁柱的机械眼快速闪烁:“已安排。武汉大学艺术系的小林刚好需要实习机会,她父亲欠我们赌场300万。“

谢一扬转身走向办公桌。年轻技术员的小动作无关大局,但谨慎永远没错。他打开保险箱,取出一份标着“武钢四期“的文件——计划将虚构产量再提高50%,同时用三峡工程的名义申请“特种抗震钢“专项补贴。

电话突然响起,周明远的声音带着兴奋:“老谢,冶金部刚把你加入专家库!下个月有个军工材料研讨会...“

谢一扬微笑着挂断电话。从诈骗犯到专家,只需要几份漂亮的报表和恰到好处的贿赂。他望向窗外的夜空,星光被城市灯火掩盖,就像真相被谎言吞噬。

张铁柱悄无声息地出现:“技术员已经'落网',警方在他包里发现了200克白粉。至少拘留15天,足够我们处理土壤样本了。“

谢一扬举起酒杯,铂金袖扣在灯光下折射出冰冷的光芒:“敬中国的特种钢事业。“

长江水无声流淌,带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技术员的命运,也带走了这个夜晚最后一丝潜在威胁。但在北京某间实验室的冰箱里,一小袋标着“武汉-7“的土壤样本静静等待着未来的调查人员——这是谢一扬黑暗帝国中,一颗尚未引爆的定时炸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