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 第55章 光谷的至暗时刻

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 第55章 光谷的至暗时刻

作者:皇明浪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07:52:13 来源:小说旗

1991年2月8日,武汉东湖高新区。

清晨七点十五分,长飞光纤的厂区警报声划破晨雾。谢一扬一脚踹开监控室大门时,值班保安正对着满屏红光手足无措。

“什么时候开始的?“谢一扬抓起对讲机,指甲几乎嵌入塑料外壳。

“六...六点五十分,“保安结结巴巴地指着美国卫星电视,“cNN刚播完,商务部把我们列入实体清单...“

电视画面切换到华盛顿的新闻发布会。美国商务部长举起一份文件,身后大屏幕列出七家中国企业的LoGo,长飞光纤的标志赫然在列。

“即日起禁止向清单内企业出口光刻胶及相关技术。“商务部长冰冷的声音通过同声传译在监控室回荡,“尤其是武汉长飞盗取康宁公司专利的行为...“

谢一扬一拳砸在控制台上。鲜血从指关节渗出,他却感觉不到疼痛。三个月前埋下的地雷终于爆炸——美国佬发现了林教授团队使用的康宁技术。

“老板!“张铁柱举着卫星电话冲进来,“产线停了!最后一批光刻胶只够维持八小时!“

谢一扬夺过电话,听筒里传来生产总监的哭腔:“纯度99.999%的光刻胶全被海关扣在浦东机场,日本信越化工刚发来终止合作函...“

窗外的晨光渐渐明亮,照在谢一扬铁青的脸上。他盯着厂区中央的拉丝塔——那座六十米高的庞然大物此刻像被掐住咽喉的巨人。没有光刻胶,价值三亿的德国进口设备就是堆废铁。

“启动'烛龙计划'。“谢一扬突然开口,声音冷静得可怕,“联系缅甸那艘伪装成渔船的货轮,让他们改道仰光。“

张铁柱的独眼猛地睁大:“现在走缅甸渠道?cIA肯定盯着...“

“所以要用'明修栈道'。“谢一扬撕下衬衫下摆缠住流血的手,从内袋抽出张照片扔在桌上——上面是日本东京某仓库的航拍图,“让香港那帮人假装走私索尼游戏机,把真货混在里面。“

照片背面写着一串数字:JSR ARF-1000。这是信越化工最先进的光刻胶型号,每升价格堪比等重黄金。

上午九点整,扬帆大厦地下三层。

二十台电报机在防电磁屏蔽室里同时工作,穿军绿色制服的报务员们手指翻飞。谢一扬站在中央控制台前,盯着缅甸发来的密文被逐行破译。

“货已装船。“情报组长念道,“日本横滨港出发,经台湾海峡绕行菲律宾,预计七十二小时后抵达仰光。“

墙上的电子地图亮起红色航线,像一条毒蛇绕过美国第七舰队的巡逻区。谢一扬摸了摸西装内袋的加密U盘——里面装着足以让乌克兰专家丧命的t-80坦克图纸,是他准备与缅甸军方交易的筹码。

“通知林教授,“他转头对张铁柱说,“准备接收新光刻胶。另外...“他压低声音,“实验室的原始数据全部销毁,只留备份。“

独眼保镖喉结滚动:“您怀疑林教授...“

“我只相信死人。“谢一扬推开安全门,电梯上升时的超重感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玻璃幕墙外,长江像一条被阳光晒化的锡箔纸,而光谷的建筑群正在这片锡箔上投下阴影。

那些阴影里藏着多少双眼睛?cIA?国安部?或者更糟——内部叛徒?

下午三点二十分,武汉大学物理楼。

林振华教授的实验室外多了两个穿保安制服的陌生面孔。谢一扬走过长廊时,注意到他们虎口的老茧——那是长期握枪留下的痕迹。

“谢总!“林教授从光谱仪后抬起头,眼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纯度检测仪已经调试好了,就等...“

谢一扬抬手打断,从公文包取出个铅盒。打开后,里面是片巴掌大的硅晶圆,表面刻满纳米级电路。

“测测这个。“他声音很轻,却让实验室瞬间安静。所有人都认识这块晶圆——它用盗版康宁技术制成,是长飞光纤的命门。

林教授的手在发抖。当晶圆放入检测仪,屏幕上跳出的数据让在场所有人倒吸冷气。

“折射率差0.35%,衰减系数超标两倍...“林教授的助手失声叫道,“这根本达不到通信标准!“

谢一扬却笑了。他指向数据曲线末尾的奇异波动:“看这里——美国人在光刻胶里加了料。“他敲击键盘调出另一组数据,“同样的参数,用三个月前日本原装光刻胶生产的样品完全达标。“

实验室鸦雀无声。窗外梧桐树的影子斜斜切过地板,像一道正在愈合的伤口。

“他们做了手脚。“林教授突然明白过来,“最后几批光刻胶掺了杂质,就是要等我们大规模投产后...“

“让产品自然报废。“谢一扬合上铅盒,“可惜美国人没想到,我们还有缅甸这条线。“他转向实验室众人,声音陡然凌厉,“从现在起,所有人吃住在实验室,通讯设备上交。“

他故意没看那个脸色煞白的女助手——上周国安局送来的“科研骨干“。

傍晚六点四十分,扬帆码头三号仓库。

谢一扬掀开集装箱的伪装层时,两百台索尼游戏机的包装箱下,整齐码放着五十个铅封不锈钢桶。张铁柱用匕首撬开其中一桶,淡黄色液体在暮色中泛着诡异的光泽。

“JSR ARF-1000,验过了。“独眼保镖蘸了点液体抹在探测器上,读数跳至99.998%,“比美国佬卡脖子的那批还纯。“

谢一扬却盯着桶身的编号——JSR-。生产日期是今年1月15日,正是美国商务部开始调查长飞的时间节点。

“不对劲。“他猛地后退一步,“日本人在禁令后还敢生产?除非...“他突然暴喝,“所有人撤出仓库!“

话音未落,码头探照灯突然大亮!十几辆黑色SUV撞开大门,穿FbI背心的白人持枪冲出,扩音器里的英语响彻码头:

“联邦调查局!放下武器!“

谢一扬的瞳孔缩成针尖。他看见领头特工举着的搜查令上,赫然印着缅甸货轮的船名和航次——这正是他三个小时前才收到的密电内容。

“有内鬼。“张铁柱拔出手枪,独眼扫视仓库寻找退路,“老板,走地下管道!“

谢一扬却站着没动。他盯着FbI队伍里那个亚裔面孔——那人穿着信越化工的工作服,正是照片里东京仓库的管理员。

钓鱼执法。从缅甸线人发来日本货源消息的那一刻,他就走进了cIA精心布置的陷阱。

“放下枪。“谢一扬按住张铁柱的手腕,声音冷静得可怕,“这是中国领土,他们没执法权。“

果然,下一秒警笛声从相反方向响起。周明远带着武警部队冲进码头,双方枪口在集装箱巷道间对峙。

“谢总受惊了。“周明远皮笑肉不笑地走上前,警徽在探照灯下闪闪发亮,“我们接到线报,有境外势力冒充执法人员...“

那FbI领队突然用流利中文打断:“周局长,看看这个。“他亮出手机视频——画面里是谢一扬的亲信在缅甸码头清点光刻胶,“走私战略物资,够判无期了。“

谢一扬注意到周明远瞬间绷紧的后背。视频拍摄时间是昨天深夜,而这条情报本该只有缅甸军政府和...

他的目光突然凝固。视频角落里,有个穿白大褂的身影正在监督装货——林教授的助手。

“实验室!“谢一扬夺过张铁柱的车钥匙,“立刻去武大!“

深夜十一点零七分,武汉大学物理楼。

谢一扬踹开实验室大门时,正撞见穿黑衣的特工在拆卸光谱仪。林教授被按在墙角,额头渗着血,而他的女助手——此刻穿着cIA的防弹背心——正在拷贝服务器数据。

“住手!“谢一扬的怒吼让所有人转头。他身后,张铁柱的冲锋枪已经上膛。

那女助手却笑了。她举起个移动硬盘,上面贴着长飞光纤的LoGo:“谢总来晚了,t-80技术换光刻胶的谈判筹码...“她故意顿了顿,“已经到华盛顿了。“

谢一扬的视线越过她,看向实验室角落的焚化炉——炉门大开,里面灰烬尚温。林教授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示意核心资料已销毁。

“抓起来。“谢一扬轻声说。

张铁柱的枪响了。女助手胸口中弹,却还在笑:“你们...永远...造不出...“她倒下时,硬盘从手中滑落,被谢一扬一脚踩碎。

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数据早已通过卫星传走。

凌晨一点,东湖别墅地下室。

谢一扬将冰块按在红肿的指关节上,面前摊着被撕碎的硬盘电路板。对面沙发上,林教授捧着威士忌的手仍在发抖。

“小刘是我从硅谷挖回来的...“老教授声音嘶哑,“没想到是cIA的休眠特工。“

谢一扬盯着监控录像定格画面——女助手昨天傍晚借口取快递,在校门**接了个U盘。而那时,缅甸货轮才刚刚离开横滨港。

“美国人用光刻胶做饵,要的是t-80技术。“他转动酒杯,琥珀色液体映着地下室惨白的灯光,“但他们拿到的只是边角料。“

林教授突然抬头:“那真货...“

“在它该在的地方。“谢一扬按下遥控器,墙面显示屏亮起——某军事基地里,穿军装的技术人员正在检测钢坯,正是武钢魔改计划的产物。

老教授长舒一口气,却听见谢一扬继续道:“不过我们确实需要光刻胶。“他调出另一段视频:缅甸海岸,一艘渔船正在夜色中卸货,“明早七点,第二批到岸。“

林教授瞪大眼睛:“你还敢走缅甸线?“

“这次是朝鲜货。“谢一扬关掉屏幕,“用t-80的炮管钢材换的,纯度差点,但够应急。“他起身时,指关节的伤口又渗出血,“明早带人去码头验货,记住——“

话音被突然响起的卫星电话打断。谢一扬听完汇报,脸色瞬间铁青。

“怎么了?“林教授惴惴不安地问。

谢一扬慢慢放下听筒:“朝鲜那艘船...被日本海上保安厅扣了。“他扯开领带,突然暴怒地将酒杯砸向墙壁,“他们开出的条件是——用完整的t-80发动机技术换光刻胶!“

玻璃碎片飞溅,有一片划过林教授的脸颊,血珠缓缓渗出。两人在满地狼藉中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答案:

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