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局上交核聚变,能给份工作吗? > 第54章 还有核潜艇

开局上交核聚变,能给份工作吗? 第54章 还有核潜艇

作者:半子先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5 08:01:56 来源:小说旗

我还没进食堂呢,你丫的鬼魂又飘过来了。

我问你不是去托梦了吗?怎么又跑回来了?

你说你突然想起个事,得提醒我。

我问你是什么事,你告诉我,刚才漏算了鹰酱的核潜艇。

第五代弹道核潜艇哥伦比亚级虽然没搞出来。

但是战略核潜艇俄亥俄级好歹还有18艘,每艘24具发射筒。

每个发射筒内携带一枚‘三叉戟’2型潜射弹道导弹,最大射程公里,每颗导弹可搭载8-12个分导式核弹头。

你问我这18艘战略核潜艇该怎么处理?

处理不好,那密密麻麻的核弹头可不好对付?

要是偷偷摸摸的被它们偷家了,那就被动了。

我对于你的觉悟还是蛮欣赏的,能搞清楚自己的屁股应该坐在哪边。

不枉我教你一场。

我问你对反潜这个事情有没有研究。

你说在搜寻潜艇这个方面你还是知道一些的。

不管是利用主动声呐、被动声呐还是磁力探测仪都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限制。

尤其是开启主动声呐搜寻潜艇,就好比黑暗中打着手电筒,远远别人就看见了。

而在新型的反潜技术中,包括重力梯度仪,利用太赫兹雷达实施探测等等,都存在技术成熟度的问题。

所以想要在茫茫大海里找到潜艇,尤其是核动力潜艇非常困难。

所以你才急急忙忙回来提醒我。

看得出龙国阴籍对你真的很重要。

对于你的选择我还是很肯定的。

我问你,知不知道利用海底微弱电磁场探测潜艇的技术。

你摇摇头,海底微弱电磁场,这个名词你都没听过,更不要说用来探测潜艇了。

看你态度诚恳,我打算稍微跟你科普一下。

潜艇螺旋桨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只要侦测到这个电磁波也就能找到潜艇了。

传统认为用微波在水下探测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海水会迅速将电磁波吸收掉。

目前只有长波可以在海底传播。

而长波,也是战略导弹核潜艇与陆地联系的主要方式。

但是我们有装置可以通过探测海底的低频电磁波的反射,或者是由潜艇螺旋桨反射的低频电磁波信号就能发现潜艇。

每个仪器的探测距离为1000公里,我们只要在太平洋里多撒点这小玩意。

整个太平洋对我们来说就是透明的。

你说这项技术只能解决使用螺旋桨推进的潜艇,那么泵喷推进的怎么办?

其实我想告诉你的是,泵喷推进也会产生低频电磁波的反射。

我又担心不能彻底的安慰你。

所以,我又问你,听没听过尾流磁场探测技术。

你说尾流你知道,尾流磁场探测技术你不懂。

不懂是对的,我告诉你不用自卑。

看着你旺盛的求知欲,我知道不给你科普一下是不行的。

我告诉你,无论是螺旋桨推进还是泵喷推进,它的尾流都会产生磁场。

潜艇在水下航行的时候,尾部会产生V字形的表面扰动,这个就是开尔文尾流。

海水离子在潜艇运动的干扰下和地磁场相互作用,会形成一个虽然很微弱,但仍旧能被检测到的新磁场。

这个磁场的强度会随着潜艇大小、深度的不同、速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比如潜艇速度提升磁场强度就会提升,深度减小磁场强度也会提升,潜艇越长产生的磁场就越弱。

船体越宽磁场就会被放大。

‘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因其配备有先进的声学和减震系统,被誉为世界上最难探测的核潜艇。

堪称大洋黑洞。

其艇长约100米,艇宽约12米,水下排水量9000吨,水下最大航速25节。

就这样的一个大洋黑洞,其尾流磁场的强度,完全会处于我们机载尾流磁场探测仪的灵敏探测范围之内,无所遁形。

‘大洋黑洞’都躲不掉,更不用说其他型号的潜艇了。

当然这个探测仪器不仅能装在飞机上,也可以装在船上,丢在海里,甚至挂在热气球上。

无障碍满足多种搭载平台,主打一个灵活。

关键航道上要多几个这玩意,鹰酱的潜艇还不是透明的?

以龙国的工业能力,有需要话,所有的大洋都撒满也不是多难的事情。

虽然,用消声瓦可以把声呐信号进行遮掩、动力系统通过浮阀进行减震,很多手段都可以降低声呐信号。

我不用声呐,只管尾流,除非你不动。

但是只要你动,就会产生尾流,有了尾流就有磁场产生。

我只要侦探到你的尾流磁场,你就无处可逃。

通过尾流磁场探测,就可以把与海洋背景噪声接近的全部核潜艇都捉出来。

我看你安定了很多。

但是我知道要让一只鬼安心是不容易的,所以我打算稍微多说一点。

将布置在海下的水下传感器阵列,联合高分辨率反潜雷达,在天基探测卫星的配合下能轻易捕捉艇长100米,宽10来米,水下航速20节的潜艇航迹。

这说的是谁?不就是堪称大洋黑洞的“海狼级”?

对,我说的就是这货。

因为水下的潜艇会在海面产生‘高达’数厘米的涟漪。

没错,就是‘高达’数厘米。

没办法,技术太过暴躁,要观察就观察厘米级的海面涟漪。

涟漪下就是潜艇,没办法,直接抓现行。

当然,还有众多的无人潜航器,这里咱们就不说了。

这些小家伙其实更变态。

只要数量足够多,别说潜艇了,就算海里的鱼都能给你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咱们再说回潜艇。

潜艇一旦被发现,等待的就只有被击毁或者是投降。

这点咱们就不用多说了,现在搞掉潜艇的手段不要太多。

“海狼级”都能轻轻松松被抓现行。

其他的什么‘洛杉矶级’、‘弗吉尼亚级’、‘长尾鲨级’咱们通通参考‘海狼级’。

我问你,这下是不是彻底安稳了。

你长舒一口气,我很奇怪,鬼难道会呼吸吗?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你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

假如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不管不顾的发射了核弹怎么办?

我给你点了个赞,虽然我很清楚鹰酱的军人是很懂得灵活的,必死的局面下还要挣扎对他们来说基本不会。

但是凡事考虑最坏的可能,是可以帮助提前做好准备的。

量子护盾其实在陆战和海战中你已经见识过了。

这东西也可以叫做能量护盾,怎么称呼它并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玩意可大可小,只要能量足够,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我量子护盾一开,让你的核弹炸个够。

当然了这个是下策,不得已而为之。

毕竟让核弹爆了,有污染不是?

洲际导弹的飞行轨迹一般分为三个过程:初始段、中段和末段。

所以拦截系统也分为初始段拦截、中段拦截和末段拦截。

由于初始段导弹刚发射速度低所以拦截效果最好。

我们就不提这一阶段的拦截了,省得说我欺负你。

咱们就说中段拦截和末段拦截。

导弹飞行中段在大气层外,这段时间占了导弹全程的90%。

且因为燃料制约,此段导弹一般在外太空中按照固定轨道飞行。

当然我们自己的钱学森弹道除外。

我知道你们一直在研究桑格尔弹道,也就是水漂弹。

导弹以桑格尔弹道在运动时,将会长时间在大气层附近反复跳跃。

这会让导弹长时间暴露在防控雷达的监视下。

而且导弹在多次跳跃后会使诸多参数发生改变。

难以有效保证命中目标,最后跳到哪里了都不知道。

所以你们一直失败是有道理的。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钱学森就指出了桑格尔弹道的诸多弊端。

你们头铁,继续搞了几十年,到现在还不是什么都没搞出来?

你说,对付你们这种传统抛物线的弹道,中段拦截是不是轻轻松松?

好吧,就算中段拦截有漏网之鱼。

金属风暴了解一下?

一分钟45万发炮弹。

想想,一分钟45万发,什么概念?

这整个就是一面墙好吧!

我看你真的是彻底放心了,就叮嘱你赶紧去托梦。

头七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眨巴眼就过去了。

事情必须抓紧。

你连声道谢,愉快的飘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