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局上交核聚变,能给份工作吗? > 第11章 文明变革的车轮

车队刚进入3公里封锁线,夏青山就透过车窗看到了魔都科技学院上空闪耀的亮光。

“老孟,快看。”夏青山用手肘戳了戳旁边的孟长东。

孟长东正睡得迷迷糊,突然感觉有东西在戳自己。

睁开眼扭头就看到夜空中的亮光。

“我去,亮度这么高?”孟长东很惊讶。

“嗯,还有两三公里,到了跟前只怕亮度更高。”夏青山道。

“燕京的那个托克马克点火的时候,发出的亮度比这个差远了。”孟长东道。

“之前我们所长说这个的设计思路,既不是托克马克也不是仿星器,真不知道怎么实现的。”夏青山点点头道。

“老夏,你说会不会是科学界目前并不掌握的新理论方向?”孟长东问。

“连周老都看不懂,那说明整个方向应该是全新的,全新就意味着新的理论突破,或许人类科学被锁死的情况要改变了。”夏青山声音有点颤抖。

“看,到了。”孟长东指着魔都科技学院的大门说道。

车队很快开进了学院。

从车上下来,孟长东远远就看见了陈明东,两人是老相识了。

陈明东三步并作两步往这边跑了过来。

“老孟,等你们好久了。”陈明东远远的就开始朝孟长东招手。

“这是魔都物理研究所的一级研究员陈明东,我们以前一起完成过项目,挺熟。”孟长东向身边的夏青山介绍着跑过来的陈明东。

大家见面稍微寒暄了几句,陈明东就带着燕京团队中二十多名一级研究员前往3号楼,其他人员则被军方妥善安置。

“没办法,保密级别又提高了,现在只能一级及以上级别的研究员能进入3号楼。”陈明东边走边向大家解释。

“刚才大家都拿到了通行证,请大家一定要佩戴好,军方的安保非常严。”陈明东提醒,“哦,还有,就是特制防护镜请大家也戴上,一定要把眼睛保护好。”

众人纷纷把特殊通行证挂在了脖子上,特制的防护墨镜也戴了起来。

3号楼外围,工程兵正在施工。

“老陈,这是干嘛?”夏青山问陈明东。

“因为现在设备无法移动,也不敢随便关闭,军方决定搭架子把光源先罩起来,减少进一步暴露的风险。”陈明东道。

“嗯,这也是个好办法。”众人听到陈明东的解释,纷纷点头。

“对了,老陈,3号楼发现的那个人呢?我们能不能见一面?”孟长东想起飞机上夏青山跟他说起的大学生,于是问陈明东。

“老孟,非常抱歉,这个已经是一级机密了,规矩你懂的。”陈明东朝孟长东笑着说。

孟长东点点头,保密规矩他当然非常明白。

进了3号楼,一行人便看到站在走廊上的周波。

周波在物理学界可是泰斗级的人物,大家纷纷上前问好。

“各位,你们看到那个敞开的门里就是设备在的地方。”周波指着走廊尽头的实验室道。

“只能看,不能摸,规定先给大家交代清楚。”

“我知道各位都很激动,也很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规定就是规定,请大家一定要遵守。”

“这个东西的重要性我不用再强调了,大家都懂,出了什么后果不是我们能担得起的。”

“你们是第一批到达的人员,很快、第二批、第三批陆续都会抵达。所以请各位抓紧时间,抓紧机会。”

“目前,由我暂时负责3号楼内部的管理,保密规定大家也都懂,请大家服从安排。”

周波很严肃的向大家交代。

看到众人都点头表示明白,周波才转身带着大家朝走廊尽头的实验室走去。

“怎么这么小?”夏青山第一眼看到放在实验室中央的可控核聚变反应装置,就惊呼了起来。

多年来他们一直奋战在可控核聚变的研发第一线,接触的都是动辄数十米高,几千上万吨的大家伙。

眼前这个跟那些比起来简直就是超级小可爱。

二十几名科研大牛疯了一样的围着反应装置左看右看。

然后有人又来到控制室开始观察记录控制器上的各种数据。

三三两两一组,拿出笔记本开始了计算、模拟。

周波看着这群人的反应笑了,他们的状态就是他自己之前的状态。

他非常理解科研人员的心情,对于先进技术、新科学理论的渴望是每个科学工作者的不二追求。

不过他也很清楚,等待这帮科研大牛的结果就只会是打击,是完全搞不懂所带来打击。

除了打击之外,更多的就是那种内心抑制不住,想要把设备拆开的冲动。

实在是太想搞明白、弄清楚其中的原理了。

他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

只能看,不能拆,怎么能看得懂?隔着外壳又能看到什么呢?

所以,周波至从想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不再对不断赶来的专家们抱有任何希望了。

他现在最大的工作就是盯着这帮人,防止有过激的把设备给损坏了。

虽然有特战队员密切保护装置,但是周波还是不放心,得自己亲自守着。

周波内心还有一个很深的恐惧,那就是即便拆开了也还是搞不懂。

就好像把一台满电的笔记本电脑丢到非洲原始部落,你能指望那些土着拆啊拆的,就能搞明白笔记本电脑的工作原理吗?

文明的代差不是嘴巴上说说的,客观的科学壁垒不光存在,而且很厚。

倘若真的把设备拆了,但还是研究不明白的话,那就实在太恐怖了,简直叫人绝望。

所以,周波努力压制自己不朝这个方面去想。

“你们有估算输出功率的吗?”有人突然喊起来。

“我们这边估算了一下。”

“我们也估算了。”

“按照这个装置的输出功率,完全能满足魔都的用电量。”有一组开始说道。

“魔都一年的用电量近2千亿千瓦时,三峡一年的发电总量在800-1000亿千瓦时。差不多两个三峡才能负担一个魔都的用电量。”

“如果这个装置原料使用的是氘氚的话,按照现在的能效转化比,每年最多300公斤的氘氚就足够满足魔都的用电了。”

“如果能效比还能继续提上去的话,或者可以将氘氚的使用量压缩到200公斤以内。”

“理论上来说,只要全国有数十个这个小玩意,所有的电厂都可以关闭了。”有人继续说。

“不光全国的电厂,东南亚国家的也可以关了,就这数十个小玩意也能把他们的用电量包括进去。”

科研人员是靠数据说话的,数据不会说谎。

“嘶”孟长东倒吸了一口冷气,数据他自己也算过,跟刚才说的一样。

“恐怖如斯,恐怖如斯,这东西这么小,力气大点的两个人就能抬着到处跑,人类文明真的要改写了吗?”孟长东喃喃道。

“这东西要是放在船上、飞机上呢?传统能源还有什么用?”

“电磁炮、激光武器.....”孟长东使劲甩了甩头,“不敢想、不敢想。”

不光孟长东,在场的所有研究员都突然意识到,文明变革的巨大车轮,正在以无敌的雄姿,轰隆隆的朝着他们碾压过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