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穿越从东北崛起 > 第22章 军歌嘹亮

穿越从东北崛起 第22章 军歌嘹亮

作者:无心道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5 10:27:04 来源:小说旗

这段时间,沙俄士兵时不时地会朝着王小天这边过来侦查,那警惕的目光仿佛要将这片土地看穿。他们的探马在边境附近徘徊,时不时停下来观察一番,手中的望远镜不断转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迹象。而王小天这边也丝毫不含糊,派出了机灵的探子去探查沙俄那边士兵的具体情况。这些探子们个个身手矫健,擅长隐匿行踪,悄无声息地穿梭在边境线上,收集着敌人的情报。

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相互试探,彼此都在努力了解对方的虚实。不过,好在总体上局势还算安静,双方短时间内都没有动手的打算,仿佛在暗中较着劲,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偶尔有几声鸟鸣打破这份寂静,却也让这片紧张的氛围多了几分神秘。

在这段相对平静的日子里,王小天也没闲着。他深知部队的精神面貌和凝聚力对于战斗的重要性,于是便整理起了歌曲。他挑选了几首充满力量的歌曲,像《团结就是力量》《精忠报国》等。这些歌曲旋律激昂,歌词振奋人心,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点燃战士们内心的热血。

王小天让手下将这些歌曲在部队中广泛传唱。每到训练间隙或者休息时刻,那激昂的歌声便会在军营中响起。战士们整齐而洪亮的歌声回荡在整个营地,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们的决心和信念。有的战士唱得满脸通红,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有的战士则跟着节奏用力挥舞着手臂,仿佛在向敌人示威。通过这些歌曲,部队的凝聚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战士们之间的默契也更深了。他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彼此的力量,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和人民战斗的决心。

与此同时,林羽那支部队也被王小天招了回来。一方面是为了集中训练,让这支部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作战环境和战术要求;另一方面,王小天身边实在是缺人。林羽经验丰富,能力出众,他的回归无疑会给王小天带来很大的帮助。林羽带领着他的部队回到营地后,受到了战士们的热烈欢迎。他们迅速融入到新的集体中,与老战士们交流着各自的战斗经验,整个营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随着部队的不断扩大,王小天越发感觉到自己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他现在最缺少的就是能够指挥部队进行大规模作战的指挥员,而他自己虽然有一定的指挥能力,但面对日益复杂的战局,也深感力不从心。于是,他常常回忆起后世看过的电影、电视剧以及一些小说里的经典战例。

每当夜幕降临,王小天独自一人坐在营帐之中,烛光摇曳。他会沉浸在那些经典的战例中,仔细琢磨每一个细节,思考其中的战略战术。营帐外,夜风轻轻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却吹不散王小天心中的炽热。他深知,这些宝贵的经验或许能在以后的战斗中给予他启发和帮助。

在众多的战例中,王小天最先想到的是地雷战、地道战和游击战。他觉得这些战法对于他现在的部队来说,是最合适的。地雷战可以在关键时刻给敌人造成巨大的杀伤,让他们不敢轻易冒进;地道战则能利用地形的优势,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而游击战则可以让部队在运动中寻找战机,灵活应对敌人的进攻。

地雷和手榴弹这种武器装备,王小天压根儿就没有打算购买。原因很简单,目前市面上能够买到的那些地雷和手榴弹啊,对于眼光颇高的王小天而言,实在是显得过于粗糙简陋了些。于是乎,雷厉风行的王小天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决定——立刻派人前往吉林兵工厂,想尽一切办法去挖掘那里的人才!而且还特别交代,如果遇到那种特别厉害、堪称天才级别的人物,就算是采取一些强硬手段,比如绑也要将其弄到自己这边来效力。

就这样,在一番威逼利诱之下,没过多久,王小天便成功地召集到了一批足以帮他生产地雷的专业人员。接下来,王小天亲自出马,详细地向这批人员阐述了地雷和手雷的基本原理、设计形状、具体的使用方法以及期望达成的最终效果等等关键信息。同时呢,根据他们提出的各种需求,有条不紊地采购回了相应的原材料和制造所需要用到的各类设备。

要说起来呀,无论是地雷还是手雷,它们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出现了最初的形态。像手雷这玩意儿吧,早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它的影子啦。只不过那时候人们使用的可不是如今常见的金属外壳哦,而是用陶瓷罐子作为容器,然后再往里头装填炸药罢了。至于地雷嘛,当年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戚继光在抗击日本侵略者时,就曾经巧妙地运用过地雷这种武器呢。由此可见,要论及制作方法和基本原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复杂。只可惜呀,随着时光不断流逝,科技也在持续进步更新换代,这些原本由咱们老祖宗发明创造出来的好东西,最后却让外国人大展拳脚给进一步发展壮大了起来。

同时王小天也开始组织手下的军官们进行学习和研究。他亲自讲解这些战法的原理和要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分析。营帐内,气氛热烈而专注,军官们围坐在一张大桌子旁,地图在桌上铺展开来,王小天指着地图,详细地阐述着每一种战法的运用要点。

“同志们,我们要充分利用地形和敌人的弱点,灵活运用这些战法。地雷战可以打乱敌人的部署,地道战可以让我们占据主动,游击战则能让我们在战斗中保存实力,寻找战机。”王小天目光坚定地说道。

军官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知这些战法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有的军官提出了一些关于地雷布置的具体想法,有的则对地道的设计提出了创新的思路,讨论声此起彼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部队开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战士们在训练场上模拟各种战斗场景,练习地雷的埋设和使用,地道的设计和防守,以及游击战的战术配合。他们在沙地上挖出一道道壕沟,模拟地道;用简易的材料制作假的地雷,练习埋设和引爆的技巧。在游击战的训练中,战士们分成小组,在山林间穿梭,模拟与敌人周旋的场景。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显着的提升。战士们对这些战法掌握得越来越熟练,信心也越来越足。他们在训练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

部队不断发展壮大,规模日益扩张,王小天所在的部队迎来了新的变革——新增了一批团级干部。每个团下辖三个营,总计约 1500 人。

不仅如此,团本级还设立了直属队,以提供全方位的支援保障。其中,有一支由 177 名精英组成的搜索连,他们擅长深入敌后执行侦察任务;还有 179 人的输送连,确保物资装备及时运送到前线;此外,130 人的卫生队时刻准备着救治伤员,维护战士们的生命健康;而 110 人的通信连则担负起信息传递与联络沟通的重任。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王小天的人身安全,专门组建了一支 200 人的警卫连,他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日夜守护着王小天的安危。

另外设立了一个专门负责医疗事务的部门,这个重要的职位由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李长风来担当。他将肩负起保障全体人员健康与安全的重任,以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医疗状况。

而后勤保障工作则交由认真负责、细心周到的白峰负责。他需要确保各类物资的充足供应以及资源的合理调配,让整个团队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开展各项任务。

至于武器厂方面,则由周三旺出任厂长一职。目前该厂的生产能力还相对有限,仅能制造手雷和地雷这两种武器装备。

面对队伍的迅速壮大,王小天深思熟虑后决定自封为司令。毕竟,如今手下兵强马壮,如果再沿用过去“大哥”“老大”或者“将军”这样的称呼,似乎已经无法完全体现出他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目前,第一团的团长由李海担任,他作战勇猛、指挥有方,深受部下爱戴;第二团的团长是张大彪,此人足智多谋,常常能在战场上出奇制胜;第三团的团长是庞大力,他身先士卒,总是冲锋在前,极大地鼓舞了士气;第四团的团长为黄铁,其行事果断、雷厉风行,将团队管理得井井有条。至于独立团的团长,则是唐大力,但由于他此刻不在军中,该团的具体规模和人员数量暂时未能确定。林羽担任参谋长,负责协助王小天处理日常事务。

与此同时,各个团的副团长以及指导员人选仍处于待定状态。这是因为原本的那些营级副营长和指导员,都因表现出色被提拔为营长了,一时间出现了人才短缺的情况。

如此这般安排之后,王小天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清楚自己所率领的这支队伍目前存在着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不过这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大难题,毕竟他手里头有的是钱和粮食呢!只要肯花心思去招募兵员,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况且,他可不仅仅满足于只补充现有的缺额,而是打算大规模地扩招人手。因为只有拥有足够庞大且精良的队伍,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与危机。

就在此时,又一个好消息传来——李虎之前采购的大量武器装备即将送达。一旦这些武器到位,他们就能够迅速着手组建起强大的炮营以及火力凶猛的机枪连。

而更让人期待的是,唐大力购买马匹和人手后,有他带领回来的人将组建骑兵团也将正式加入进来。届时,王小天手中掌握的军事力量必将得到极大提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