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穿越从东北崛起 > 第138章 血火交织:护国军的暗战风云(续1)

黄兴霸和夏起的行动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在澳洲各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英国殖民当局对此极为震惊,他们从未料到,这些看似普通的华工竟然拥有如此严密的组织和强大的战斗力。

悉尼港的火灾过后,澳洲政府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对策。总理在会议上愤怒地拍案而起:“这些华人究竟是什么来头?他们为何如此胆大妄为?”

“总理阁下,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些华工背后似乎有一个神秘的组织在操控。他们不仅装备精良,而且行动迅速,显然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一名情报官员小心翼翼地说道。

“神秘组织?难道是护**?”另一名官员猜测道。

“不可能!护**远在华夏,怎么可能跑到澳洲来闹事?”总理不屑地挥了挥手,“不过,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加强对华人矿区的控制,同时彻查此事。”

在澳洲政府的严密监视下,黄兴霸等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们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谨慎地行动着。黄兴霸深知,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计划的成败,因此必须小心翼翼。

王小天端坐在书房之中,案上摆着一盏青瓷茶盏。这茶盏乃是他平日最为喜爱的珍品,釉色温润如玉,造型典雅大方,平日里看着它,便觉心境平和。然而此刻,他却浑然无暇顾及这些,满心都被澳洲传来的消息所占据。

他正沉浸在对澳洲局势的思索中,试图理清其中的头绪,探寻应对之策。突然,手中的青瓷茶盏毫无征兆地炸裂开来,瓷片在檀木案上迸溅成星,仿佛是某种不祥的预兆。那清脆的炸裂声在这寂静的书房中格外突兀,惊得窗外栖息的鸟儿扑棱棱飞散而去。

王小天死死攥着那份盖着“英属殖民地总督府”火漆印的电报,指节泛白处洇开一抹血痕——电文中“**炼汞”四个字被朱砂笔圈了三重。每一个圈,都像是一道深深的伤痕,刻在了他的心上。窗外春雨淅沥,细密的雨丝如愁绪般纷纷扬扬,却浇不灭他眼中灼烧的火焰。

那火焰中,饱含着对同胞遭受苦难的痛心疾首,对侵略者暴行的无尽愤怒,以及扞卫正义的坚定决心。“岂有此理!”王小天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怒目圆睁,“竟敢如此对待我们华夏儿女!这简直就是无法无天!我打了沙俄和日本,这次我就与你号称日不落的英国打一场。”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情绪,然后斩钉截铁地说道:“从现在起,我宣布对英国正式开战!”

消息一出,整个国家都为之震动。护**迅速行动起来,六十艘威风凛凛的战舰整装待发。其中有从英国购买的世界最先进战舰,这些战舰拥有强大的火力和坚固的防护,是护**的精锐力量。每一艘战舰的甲板上,士兵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和准备工作,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手中的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还有自己引进英、德造船技术建造的先进战舰,它们凝聚着无数工匠的心血和智慧,性能卓越,足以在战场上与敌人一较高下。这些战舰的船体坚固,装备了先进的火炮和防御系统,是护**的得力助手。在造船厂的船坞里,工人们还在加班加点地对一些小型舰艇进行改装和维修,确保每一艘战舰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战斗。

与此同时,东北政府也全力动员各方力量,筹集更多的船只用于作战和运输兵力。造船厂里,灯火通明,机器轰鸣。工人们日夜奋战,加班加点地赶制船只。他们分工明确,有的在切割钢板,有的在焊接船体,有的在安装设备,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政府还派出了一些技术专家到各个造船厂进行指导,确保生产质量和进度。

港口边,一艘艘商船被紧急征用,经过改装后投入到运输任务中。工人们在商船上安装了防护设施,增加了货物装载量,还配备了必要的武器和通讯设备。一些经验丰富的船员主动请缨,加入到运输队伍中,他们熟悉航线和海况,能够确保运输任务的安全和高效。

民间百姓们也纷纷响应号召,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有的提供物资,粮食、弹药、医疗用品等源源不断地运往军营和港口;有的协助搬运,男女老少齐上阵,将一箱箱物资搬上船只和车辆。在一些城市里,还成立了志愿者组织,为士兵们提供生活服务和心理辅导,让他们能够在战场上保持良好的状态。

而远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们得知护**即将为他们出兵讨回公道的消息后,纷纷群情激奋。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他们踊跃捐款捐物,有的将家中积攒多年的积蓄全部捐献出来,有的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家产,只为给护**提供更多的支持。

一些有实力的华商更是积极行动起来,他们调集自家的船只,主动加入到为护**运兵的行列中来。这些船只穿梭在各大港口之间,满载着士兵和物资,驶向澳洲。每一艘船都承载着海外华人华侨的希望和期待,他们坚信,在祖国的强大后盾下,正义必将得到伸张。

在纽约的唐人街,一位名叫李华的华商拿出了自己家族经营多年的工厂,将其设备和物资全部投入到战争物资的生产中。他还亲自到码头,指挥工人将物资装上船只,并且亲自押送,确保物资能够安全地运到澳洲。“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同胞们受苦,我要尽我所能,为祖国出一份力。”李华坚定地说道。

在伦敦的唐人街,一群年轻的华人华侨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救援队伍。他们帮助搬运物资,照顾受伤的士兵,还为当地的华人提供帮助和支持。“我们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我们永远是中国人。我们要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同胞争取尊严和权利。”队伍中的一位年轻人说道。

在纽约的唐人街,一位名叫李华的华商拿出了自己家族经营多年的工厂,将其设备和物资全部投入到战争物资的生产中。他还亲自到码头,指挥工人将物资装上船只,并且亲自押送,确保物资能够安全地运到澳洲。

“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同胞们受苦,我要尽我所能,为祖国出一份力。”李华坚定地说道。他的父亲曾是清末的一名水师提督,因甲午战争失败而郁郁而终,李华从小便立下誓言,要让中国不再受列强欺凌。

“我们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我们永远是中国人。我们要团结起来,为我们的同胞争取尊严和权利。”队伍中的一位年轻人说道。他的祖父是鸦片战争中牺牲的清军士兵,他的父亲则在庚子年死于八国联军的屠刀之下。

王小天看着眼前众志成城的场面,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场战争不仅关乎国家的荣誉和尊严,更关系到每一个海外华人华侨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他缓缓走上高台,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台下的众人,然后再次振臂高呼:“真理永远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尊严永远只在锋利的剑锋之上!让我们一起为了正义而战!”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每一个人奋勇向前。台下的士兵们士气高昂,他们握紧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海外华人华侨们也备受鼓舞,他们为自己能够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而感到自豪。

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坚定的信念,他们将携手共进,为了护**的使命,为了海外华人华侨的尊严,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战斗到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