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不列颠岛的深处,议会大厦的灯光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昏暗。议员们围坐在长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与焦虑。空气中弥漫着烟草的味道,混杂着偶尔的叹息和低语。
\"诸位,我们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首相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议员,\"对华贸易对我们至关重要,但澳洲也是我们'白人联邦'的重要成员。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议员们开始激烈地辩论起来,有的主张维护在华利益,有的则强调澳洲的重要性。经过数小时的激烈讨论,最终,一个妥协的决定诞生了。
首相宣布道:\"我们将废除排华法案,并对曾经迫害华人的凶手予以惩戒。同时,我们将给予在澳洲受到迫害的华人合理的经济补偿。此外,我们同意王小天在澳洲成立办事处,但土地租借问题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
在遥远的东方,王小天收到了英国政府的回复。他站在指挥部内,目光紧盯着电报上的每一个字,脸上没有丝毫波动。
\"接受这些条件,收兵。\"王小天下达了命令,声音低沉而坚定。
身边的副官有些不解,问道:\"将军,为什么不趁机与英国开战?我们的实力足以对抗他们。\"
王小天摇了摇头,\"后勤补给是个大问题。运输舰在地形复杂、敌方防御严密的海岸线登陆,风险太大。我们需要更多的准备和时间。\"
他回想起沙俄与他争夺东北的艰难历程,深知后勤补给的重要性。运输舰虽然是商船改造的,但在登陆作战中仍然存在诸多困难。登陆地点的地形复杂多变,敌方的防御部署严密,现有的运输舰在运输效率和承载能力上也有待提高。
回到东北后,王小天立即召集科研人员和军事顾问,讨论如何解决登陆艇、气垫船以及物资中转站的问题。指挥部里,气氛紧张而忙碌。
\"我们必须设计出适合各种地形的登陆艇,同时集中优势资源研发气垫船。\"王小天站在地图前,目光坚定地说道。
一位科研人员回答道:\"我们已经开始了气垫船的设计,预计三个月内可以完成初步测试。但动力系统和稳定性问题仍需攻克。\"
另一位军事顾问补充道:\"除了技术问题,我们还需要考虑气垫船的生产和士兵训练。同时,物资中转站的选址和建设也需要尽快制定计划。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科研人员和军事顾问们提出了几个关于物资中转站的初步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在靠近澳洲大陆的一个无人小岛上建立中转站。这个小岛地理位置较为隐蔽,周围海域相对安全,但资源匮乏,需要进行大规模建设和改造。
第二个方案是在澳洲大陆沿海的一个废弃港口进行改建。这个港口基础设施相对完善,靠近主要城市和工业基地,但位置相对暴露,容易受到攻击。
第三个方案是在海上搭建一个浮动的物资中转平台。这个平台灵活性强,不易被攻击,但搭建难度大,成本高。
王小天认真听取了各个方案,综合考虑后,最终决定采用第二个方案。\"在澳洲大陆沿海的废弃港口进行改建,既能利用现有设施,又便于物资调配。命令以个人名义买下这个港口,秘密建设,以待日后使用
在澳洲大陆沿海的一个偏僻角落,一座废弃的港口悄然焕发了新生。王小天以个人名义买下了这个港口,并派遣了一支精锐部队负责建设。
工地上,士兵们日夜奋战,挖掘、建造、加固。港口的基础设施被逐步修复和扩建,码头、仓库、维修厂等设施逐渐成形。为了保密,整个建设过程对外严格封锁,只有少数高层知晓内情。
\"将军,港口改建进展顺利,预计半年内可以投入使用。\"一名负责建设的军官向王小天汇报。
王小天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继续努力,确保工程质量。这座港口将是我们未来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第三十六章:日本的动向
与此同时,王小天得到情报,日本在国内积极扩充军备,加大对军事研发的投入。他们不仅在陆军和海军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还与一些欧洲国家建立了密切的军事合作关系。
\"长官,日本正在秘密研制一种新型武器装备,据说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一名情报官急匆匆地报告。
王小天眉头紧锁,\"密切关注日本的动向,我们需要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
在指挥部里,王小天站在地图前,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远方的海平面。他知道,未来的战斗将更加艰难,但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通知科研人员和军事顾问,加快气垫船的研发进度。同时,继续扩充我们的舰队,确保在未来的战斗中占据主动。\"王小天下达了新的命令。
在他的领导下,护**和科研人员们日夜兼程,不断突破技术难关,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充分准备。而那座秘密建设的港口,也在悄然改变着整个战局。
夕阳西下,指挥部内的灯光依然明亮。王小天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充满了坚定与希望。他知道,无论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他都将带领护**,守护这片土地,守护人民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