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尼的海岸线上,荷兰舰队的残骸还在冒着浓烟,海鸥在空中盘旋,似乎在为这场战斗的结束而哀悼。王小天站在旗舰的甲板上,他的军装被海风吹得猎猎作响。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能看穿这片海域的未来。
在印尼的丛林深处,荷兰陆军的最后几个堡垒在护**的猛烈攻势下逐一陷落。山地步兵师的士兵们,身穿迷彩服,脸上涂着油彩,如同幽灵般在丛林中穿梭。他们手中的喷火器喷吐出长长的火舌,将荷兰人的阵地化为火海。白磷弹在空中爆炸,释放出耀眼的白光和致命的高温,荷兰士兵的尖叫声在丛林中回荡。
特种部队的精英们,穿着黑色战斗服,悄无声息地接近荷兰军队的指挥部。他们的动作迅速而致命,每一次射击都精准无比,荷兰军队的指挥官在混乱中被一一击毙。
王小天在指挥部中,手中把玩着一枚荷兰的硬币,这是他在荷兰军队的指挥部中找到的战利品。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轻蔑,荷兰的军事力量在他看来,不过是一群散兵游勇。他们的陆军分散在世界各地,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荷兰的海军虽然拥有几艘战列舰和巡洋舰,但在护**的现代化舰队面前,它们不过是海上的靶子。
王小天的手指轻轻一弹,硬币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落在了地图上荷兰的其他殖民地位置。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他已经在心中规划好了下一步的行动。他不仅要控制印尼,还要将荷兰的其他殖民地一一吞并。
“哼,荷兰不过如此。他们以为凭借那点兵力就能阻挡我?太天真了。”王小天冷冷地说道,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此时,将领们围聚在旁,目光中充满了对王小天的敬佩与信任。
“司令,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行动?”一位将领问道。
王小天指着地图上荷兰殖民地的位置,缓缓说道:“先巩固我们在印尼的统治,然后逐步向其他殖民地推进。我们要让他们知道,与我作对没有好下场。
荷兰政府在海牙愤怒地谴责王小天的行为,他们试图通过外交途径施压,甚至威胁要动用仅剩的军事力量进行反击。荷兰的外交官们在国际舞台上四处奔走,试图拉拢盟友,共同对抗王小天。
然而,王小天毫不畏惧,他冷笑着回应荷兰的威胁:“如果荷兰敢有任何轻举妄动,我将毫不犹豫地吞并荷兰的其他殖民地。”他的话语坚定而有力,彰显出他强大的自信和无畏的勇气。
荷兰的反击在王小天的强大军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王小天的军队士气高昂,装备精良,他们已经做好了应对任何挑战的准备。
英国在远东地区有着重要的利益,他们密切关注着王小天的行动。英国政府内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认为王小天的崛起可能会打破现有的势力平衡,但同时也看到了与王小天合作的机会。
英国外交大臣在与王小天的特使秘密会晤时表示:“我们理解您对橡胶资源的重视,也承认荷兰在印尼的行为确实令人不齿。如果您能承诺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与我们保持合作,并且尊重英国在远东的既得利益,特别是在缅甸的殖民权,我们或许可以考虑默许您在印尼的行动。”
王小天得知英国的态度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英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如果能够与英国达成某种默契,将对他的战略布局大有裨益。但他也清楚地知道,不能轻易在缅甸问题上做出让步。
日本政府得知王小天控制了印尼的橡胶资源后,反应极为强烈。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80%的橡胶都依赖于印尼的供应。王小天的行动无疑切断了日本的军事命脉,这对日本的未来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日本外相在一次紧急内阁会议上愤怒地表示:“王小天的行为是对日本核心利益的严重侵犯,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必须采取一切手段,迫使王小天放弃对印尼橡胶资源的控制。”
于是,日本开始在外交和军事上施加压力。他们联合其他西方国家,试图在国际舆论上抹黑王小天,同时加强在远东地区的军事部署,对王小天形成威慑。
美国威尔逊政府一直主张“民族自决”,他们认为王小天的行为违背了这一原则,是对殖民地人民的又一次压迫。美国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向护**施加压力,要求护**停止对印尼的殖民扩张,维护所谓的“新世界秩序”。
美国国务卿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道:“我们坚信,每个民族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命运。王小天的行为是对这一原则的公然践踏,护**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有责任和义务制止这种行为。”
护**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但王小天深知,橡胶资源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不能轻易放弃。
面对日本的强烈反对和军事威胁,王小天决定采取果断行动。他深知日本海军实力不容小觑,尤其是在东京湾地区,日军部署了严密的防御体系。为了打破僵局,王小天精心策划了一场夜间突袭战役,准备运用“月光战术”给日军沉重一击
- 潜艇部队的部署:王小天深知潜艇在夜战中的重要性,他亲自指挥潜艇部队的行动。潜艇搭载着水雷,犹如深海幽灵,悄然驶向东京湾。每艘潜艇都经过精心伪装,艇身的颜色与海水融为一体,在夜色中几乎难以察觉。艇员们经过严格的训练,熟悉了东京湾的海域地形和水流情况,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神情专注而紧张。
- 装甲舰的改装:为了提升装甲舰在夜间的射击精度,王小天下令为装甲舰安装改装版的“蔡司测距仪”。技术人员日夜奋战,对测距仪进行了精细的调试和优化,确保其在复杂的夜间环境中能够准确测量目标的距离和方位。装甲舰的舰长们带领船员们进行反复的训练,熟悉新测距仪的操作方法,力求在战斗中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 潜艇封锁行动:夜幕降临,整个东京湾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潜艇部队按照预定计划,悄然潜入东京湾。它们分散在不同的海域,将水雷小心翼翼地布置在日军舰艇可能出没的航道上。每一颗水雷都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准备给日军带来致命的打击。潜艇在水下静静地潜伏着,等待着日军的到来。
- 装甲舰主炮齐射:与此同时,装甲舰在夜色的掩护下,缓缓驶向指定位置。舰上的“蔡司测距仪”发挥了重要作用,准确地锁定了日军舰艇的位置。随着王小天下达开火命令,装甲舰上的主炮发出怒吼,一枚枚炮弹如流星般划破夜空,准确地命中目标。日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在炮火的打击下,纷纷起火燃烧,有的甚至发生了爆炸。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照亮了整个东京湾。
经过一夜的激战,王小天的军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们成功击沉了日军的4艘巡洋舰,重创了日本海军在东京湾的防御力量。日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陷入了混乱之中。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让王小天在印尼的统治更加稳固,也让蠢蠢欲动的沙俄政府不敢有非分之想。沙俄一直对远东地区的资源和领土有着觊觎之心,但看到王小天如此强大的实力,他们不得不重新评估自己的战略。
沙俄政府内部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一些官员主张趁机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而另一些官员则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与王小天为敌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最终,沙俄政府决定暂时搁置扩张计划,密切关注局势的发展。
英国看到王小天在战役中展现出的强大实力,对他的态度更加谨慎。他们意识到,王小天已经成为远东地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了避免与王小天发生冲突,英国开始加强与王小天的沟通和合作,希望能够从他那里获得更多的利益。
日本在遭受重创后,国内舆论一片哗然。民众对政府的无能表示强烈不满,要求政府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挽回局面。日本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要应对国内的舆论压力,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如何应对王小天的威胁。
美国则在一旁观望局势的发展。他们虽然主张“民族自决”,但更不希望看到护**在远东地区的势力过于强大。美国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外交政策,试图在王小天和日本之间寻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