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穿越从东北崛起 > 第38章 各方利益

穿越从东北崛起 第38章 各方利益

作者:无心道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5 10:27:04 来源:小说旗

在沙俄那宏伟却又透着几分压抑的皇宫之中,气氛显得格外凝重。沙皇尼古拉二世面色铁青地坐在王座之上,他的双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近日,沙俄政府得到消息,他们在远东又一次遭遇了重大挫折,被俘虏了一万多人,死亡六千多人。这个消息如同一块巨石,重重地砸在了沙俄朝廷之上。

尼古拉二世猛地一拍扶手,怒吼道:“这群可恶的家伙,竟敢让我沙俄军队遭受如此重创!传朕旨意,立刻派兵打过去,给那些人一点颜色瞧瞧!”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带着无尽的愤怒和威严。

然而,朝堂上的其他官员们却面面相觑,他们深知此时出兵远东并非明智之举。一位资历较深的大臣缓缓上前,拱手行礼后说道:“陛下,臣以为,此刻出兵远东,恐怕并非良策啊。”

尼古拉二世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厉声问道:“为何?难道朕眼睁睁地看着朕的子民被俘虏、被杀害,却不能为他们报仇吗?”

大臣连忙解释道:“陛下息怒。远东之地,距离我沙俄本土太过遥远。若是派兵前往,无论是运兵还是运粮,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如今我们在远东的兵力有限,若是派兵少了,根本无法对敌人形成有效的打击;可若是多派兵,又需要漫长的时间来筹备和运输,这期间变数太多啊。”

另一位官员也接着说道:“陛下,不仅如此,武器弹药也是一个大问题。远东目前没有兵工厂,所有的武器弹药都得从本土运过去。一旦战争不能顺利结束,武器弹药供应将会十分紧缺,这对我们的军队极为不利啊。”

“还有粮食供应的问题。”又一位官员站出来说道,“远东开发时间太短,当地的粮食产量根本无法供应大军。虽然有远东铁路,但大量的物资运输也会给铁路带来巨大的压力啊。”

这时,一位熟悉远东气候的官员接着说道:“陛下,更为关键的是,现在正值冬天。西伯利亚的冬天是极其寒冷的,那漫天的飞雪和刺骨的严寒,足以冻死人。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出兵,后勤保障将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一旦遭遇大雪,我们的军队很可能会被饿死在远东啊。”

尼古拉二世听着大臣们的分析,脸上的愤怒逐渐被凝重所取代。他深知大臣们所言句句属实,可他又怎能咽下这口气?他沉默了许久,最终缓缓地说道:“罢了,那就让清政府放人吧。”

大臣们听闻沙皇的决定,纷纷称是。一位大臣连忙说道:“陛下圣明。如今出兵远东确实不是明智之举,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此事,既能保全我沙俄的面子,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尼古拉二世微微点头,说道:“传朕旨意,立刻派出使者前往清政府,让他们尽快放人。若是清政府胆敢拒绝,我定不会轻饶!”

“遵旨!”大臣们齐声应道。

于是,一支由沙俄外交官员组成的使团迅速组建起来。他们带着沙皇的旨意和威严,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前往清政府的征程。而此时的清政府,还尚未察觉到沙俄使团的到来,以及即将面临的巨大压力……

在清政府那威严却又透着几分腐朽的宫殿之中,气氛既紧张又带着一丝别样的期待。近日,关于沙俄军队又被俘虏一万多人,且死亡六千多人的消息如一阵风般传进了朝廷,引得朝堂上一片议论纷纷。

上次沙俄军队遭遇如此惨败,还是清政府花钱从韩鹏举那里把人赎回去的,这才过了多久,又发生了这样的事儿。慈禧太后坐在那雕龙刻凤的凤椅之上,微微仰头,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神情,缓缓说道:“哼,瞧瞧,这沙俄也不过如此嘛。朕还以为他们有多厉害呢,占了咱们那么多土地,如今还不是被咱打得落花流水。王小天这小子干得不错,就该给这些老毛子一点教训。”

说着,慈禧太后微微颔首,目光扫视着朝堂上的众人,继续说道:“封他为征东将军,专门处理沙俄事务。也告诉他,他的地盘够大了,吉林城可以给他,但他不能再扩地盘了。”

一位大臣连忙出列,拱手行礼,满脸谄媚地说道:“老佛爷圣明啊!在老佛爷的英明指挥下取得如此大胜,实在是可喜可贺,当通报全国,让百姓们都知晓老佛爷和朝廷的威名。”

清政府这些年,在对外战争中可谓是屡战屡败。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赔了大量的白银;第二次鸦片战争,更是让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主权尽失;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马关条约》的签订让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法战争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可签订的条约却和失败没什么两样。如今刚被日本一顿打,又签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又是割地又是赔款,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早已积压许久。如今这场大胜,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的矛盾。

光绪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微微点头说道:“嗯,就依老佛爷所言。让沙俄使者去找王将军要人。还有,让王将军把外东北给我收回来。若真能成功,朕必有重赏。”

大臣们听了光绪皇帝的话,却都沉默不语。这王小天刚打下吉林城没多长时间,就把吉林将军长顺给赶出来了。虽说王小天上奏折说是吉林将军长顺无故攻击他,可他连自己地盘的事儿都不让朝廷插手,这让大臣们心中隐隐担忧。他们不禁联想到韩边外,生怕王小天也会学韩边外,在自己的地盘上搞出一个“国中之国”来。

光绪皇帝似乎也看出了各大臣的心思,微微皱眉,说道:“韩边外,那可是听朕话的。朕让他打日本人,他去了;让打沙俄,他也去了。我看这王小天,应该也会听朕的话。比起那个在广东闹得沸沸扬扬的孙文,他可强多了。孙文那家伙,整天喊什么‘驱除鞑虏,复兴中华’,他到底要干什么?”

大臣们听了光绪皇帝的话,更是不敢说话了。他们心里都清楚,和沙俄开战,朝廷是不可能给王小天任何支持,他强大了朝廷就更控制不住他了。可王小天那一万多人的军队,就算再能打,也不可能收复外东北啊。他面对的不是一个军队,而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别说王小天消灭一万人,就是十万人,对沙俄军队来说也不会伤筋动骨。

慈禧太后见状,微微抬手,说道:“就按朕说的做吧。皇帝的意思,可以适当地透露给他,但不能以旨意下发。还有,把这个消息通报全国,让大家都高兴高兴,让他们知道,那些老毛子没什么可怕的。”

众大臣连忙齐声说道:“老佛爷圣明,皇帝圣明!”

然而,在这看似一片祥和的商议背后,大臣们心中却各有各的盘算。他们深知,朝廷与王小天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面对沙俄这个强大的外敌时,朝廷所面临的困境。

王小天收到朝廷旨意的那一刻,嘴角不禁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他吩咐手下人要以最高的规格招待朝廷使者,务必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诚意”。待使者被安排妥当后,王小天心情愉悦地前往会客厅,去见那位刚到不久的小犬一郎。

会客厅内,布置得十分奢华。小犬一郎正坐在那里,看到王小天进来,连忙起身行礼,脸上堆满了笑容,说道:“恭喜王将军啊!如今你这可算是吉林王了,这可是我们大日本帝国所希望看到的局面啊。”

王小天微微颔首,笑着回应道:“谢谢小犬先生。这一切啊,还得仰仗大日本帝国的支持啊。”说罢,他让人端上茶点,两人开始寒暄起来。

几句客套话过后,小犬一郎的神情变得稍微严肃了一些,他缓缓开口道:“不知道,王将军之前说的话还算不算话啊?”

王小天微微一怔,随即笑着问道:“小犬先生,不知您说的是什么话呀?”

小犬一郎清了清嗓子,说道:“我们大日本帝国可以在你控制的地盘做生意,开办工厂啊。”

王小天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说道:“当然可以啊,小犬先生。我之前就说过,这都是我向大日本帝国借款的利息。我现在地盘太小了,不然啊,我还会让你在我的地盘修铁路呢。”

小犬一郎听了,脸上顿时露出惊喜的神色,忙道:“王将军,你说的是真的吗?”

王小天再次点头,笃定地说道:“当然是真的。你也知道,和清政府做生意那是难上加难啊。他们总是瞻前顾后的,必须先把他们打服了,不然清政府就不和你做生意,更别说建厂了。”

小犬一郎心中暗自庆幸,庆幸自己和王小天合作是个明智的选择。他连忙说道:“王将军,你放心,我们大日本帝国一定会全力支持你的。”

王小天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自得意。他又说道:“好啊,小犬先生,我想再借100万。”

小犬一郎本就是想和王小天只客气一下,没想到他竟然又开口借钱,不禁有些犹豫。他下意识地看了后面的一个随从一眼,那人微微点头。小犬一郎这才说道:“好吧,王将军。可以,我会尽快安排。”

王小天心里暗自腹诽:“我去,借少了。”其实他现在根本不缺钱,但他觉得能利用别人的钱,就没必要用自己的钱,而且他压根就没想过还。他心里打着小算盘,最少没想过让日本人把钱拿出东北。

王小天又接着说道:“我想向大日本帝国借一支勘探队。”

小犬一郎疑惑地问道:“不知道,王将军有什么用呢?”

王小天神秘一笑,说道:“我听说一个地方有铜矿。我想勘探一下。”

小犬一郎一听,顿时激动起来,说道:“要是真的,我们大日本帝国可以加入吗?”

王小天爽快地回答道:“当然可以啊。”

小犬一郎后面的随从对王小天的表现非常满意。要知道,日本一直缺铜,非常缺。所以到现在,装备比较落后的沙俄都有机枪了,而日本军队却还没有,枪都是小口径的。

两人又谈了一些关于建场的具体事宜后,小犬一郎便高兴地离开了。他觉得和王小天的合作前景一片光明,而王小天则在心里默默谋划着自己的未来,他知道,只要利用好日本人,他的势力将会越来越强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