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红楼之贾环科举路 > 第60章 贾兰和贾宝玉赶考

红楼之贾环科举路 第60章 贾兰和贾宝玉赶考

作者:深仨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18:31:30 来源:小说旗

仲春时节,荣国府东院里热闹非常。自贾环中了秀才后,阖府上下便似被马蜂蜇了一般,各房各院的主子们都坐不住了。王夫人日日去寻贾政说话,也不顾得闺阁体面,坐在外书房总要说上半个时辰。

这日黄昏,贾政刚从衙门回来,就见王夫人已立在书房门口等着。她不似往日垂首候立,竟是挺直了腰板,一双眼睛含着说不出的执拗。

\"老爷今日回来得倒早。\"王夫人话里藏着针尖,\"昨儿东府珍哥儿又差人来问,说是九月里要请环哥儿去参加文会。\"

贾政闻言眉头紧蹙。这几月这样的刺心话听了不知多少,偏他又无言以对。正犹豫间,忽见王夫人从袖中取出几页纸来。

\"这是近三月宝玉在书房写的文章,老爷且看看。\"

贾政狐疑接过,一页页翻看起来。虽然文笔还显稚嫩,却也能看出些章法条理来,更难得的是句句都有自己见解。他记得去年看宝玉功课,还是满纸荒唐言,一腔愁滋味。

\"这...当真是宝玉所作?\"

王夫人眼圈微红:\"我还能骗老爷不成?自打环哥儿中了秀才,我就找了南边来的张先生,在怡红院后罩房里辟了间书房。宝玉受了刺激,竟真个用起功来......\"

贾政一时竟说不出话来。他想起那年中秋教训宝玉时,老太太含泪说的那番话:\"玉儿迟早是要上进的,只是你们太性急了些。\"

\"老爷,\"王夫人突然向前一步,\"这次童子试,让宝玉也去吧!与兰哥儿一道,权当历练也好。\"

贾政闻言沉思良久,终是点点头:\"明日起,让宝玉每日晚间来书房,我亲自教他应试技法。\"

这话一出,王夫人喜极而泣,连忙命人去怡红院报信。那边宝玉正在书房发呆,听袭人传话说老爷要亲自教导他功课,惊得手中的《四书集注》都掉在了地上。

我的天爷啊...宝玉在心里哀叹,却也知道这次是无论如何也躲不掉了。这几月里,每回见贾环得意洋洋地从东府回来,穿着新做的秀才服招摇过市,他就如同吞了只苍蝇般难受。

\"二爷也别愁,\"袭人见他发呆,温声劝道,\"横竖是个童子试,您就当着玩耍一般去应付便是。\"

宝玉苦笑摇头,心知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拼一拼了。

转眼间到了启程前夜。怡红院里灯火通明,众丫鬟忙进忙出,为明日赶考做准备。袭人正往考篮里放干粮点心,晴雯则小心翼翼地往锦囊里装香药。

\"这薄荷膏最是要紧,\"袭人翻出个小瓷盒,\"考场里闷热,涂在太阳穴上能提神。\"

\"再带两方帕子,\"麝月往袖笼里塞丝巾,\"免得二爷出汗污了卷子。\"

宝玉坐在窗边,呆呆地望着院中月色。这几月来,他当真每日苦读到三更,手指都磨出了茧子。可笑的是,从前觉得晦涩难懂的深奥文章,如今竟也能读出几分滋味来。

\"二爷明儿就要动身了,怎么还发呆?\"秋纹端了碗人参汤过来,\"老太太嘱咐的,说是安神养气。\"

宝玉接过碗,想起明日要与贾兰同行,不由叹息。贾兰年方十一岁,却已读完了四书五经,这次下场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他这半路出家的叔叔反倒像个乡下土包子。

翌日清晨,荣府上下早早地热闹起来。正门上张灯结彩,比过节还要热闹三分。贾母不顾年迈,亲自坐在廊下的太师椅上。王夫人与贾政身着正装,面带肃容地站在门前。就连平日里深居简出的邢夫人、薛姨妈也都出来了,站在台阶下翘首以待。

\"我的儿啊,\"贾母招手唤宝玉上前,眼中含泪,\"此番去科场,不过是试试手,要紧的是身子骨。\"

宝玉跪在祖母跟前,见她银发在晨风中飘动,心中酸楚难言:\"孙儿记得了。\"

贾政出人意料地温和说道:\"此番不过是个童子试,你不必有太多挂碍。记着,策论要切中时弊,四书文务必要照题目扣紧。\"

王夫人往宝玉手中塞了个绣囊:\"这是在妙峰山请高僧开过光的护身符,你贴身带着。\"

正说话间,贾兰穿着一身崭新的靛蓝儒衫来了。李纨跟在儿子身后,脸上难得露出几分笑意。贾兰小小年纪,行止却已颇有大人模样,规规矩矩地向长辈们行礼问安。

\"兰哥儿真是出息了,\"赵姨娘突然插嘴道,\"这才多大年纪就能下场了,将来必定是要金榜题名!\"

这话明显是针对宝玉说的,王夫人脸色立刻沉了下来。贾政目光在宝玉和贾兰之间转了一圈,忽然对李纨道:\"兰儿年幼,路上全仗你们照顾了。\"

李纨恭声应是。她悄悄打量宝玉,见他虽不似贾兰那般精神抖擞,却也褪去了往日的纨绔气息,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

管家林之孝牵来两匹骏马,后面还跟着几个挑行李的小厮。正要启程,忽见贾环气喘吁吁地从侧门跑来,手里还捧着个包袱。

\"二哥留步!\"贾环奔到近前,将一个包袱递给宝玉,\"这是几套干净衣裳,还有些吃食。\"他脸上堆着笑,却用只有宝玉能听见的声音道:\"二哥可知道,贡院街那家笔铺的墨尽是假货?要买上好的松烟墨,须得去西城张家老店。\"

宝玉一愣,不知这素来与他不对付的弟弟为何突然示好。但此刻当着众人的面,只得接过包袱道谢。

两骑四人终于启程。宝玉回首望去,只见荣府门前的众人仍在挥手。尤其是老太太,拄着拐杖站在台阶最高处,一身绛紫色衣裙在风中飘扬,像个岸边送别的慈母。

行至城门外,忽然一阵风起,卷起地上枯叶无数。宝玉忽想起多年前被父亲责打后卧床养伤时,黛玉曾为他抄写过一篇《陋室铭》。那字迹娟秀工整,墨香似还萦绕在鼻尖......

\"二叔,\"贾兰突然开口,\"先生说策论需引经据典,不知道《春秋》左传里的'一鼓作气'二鼓作气'那一段,可合用?\"

宝玉回过神来,望着这个比自己小了五六岁却老成持重的侄儿,心中既羞愧又欣慰:\"这个自然合用......\"

队伍渐行渐远,消失在道路尽头。荣国府门前的人群仍久久不愿散去,好似在等一个早已注定的结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