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红楼之贾环科举路 > 第142章 招募倭国护卫队

红楼之贾环科举路 第142章 招募倭国护卫队

作者:深仨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18:31:30 来源:小说旗

乾清宫的铜壶滴漏刚过卯时,隆庆帝已经披着龙袍坐在了御案后。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皇帝面前摊开的奏折上,朱批的墨迹还未干透,散发着淡淡的松烟墨香。

\"贾爱卿这个提议...\"隆庆帝用指甲轻轻敲着奏折,指甲与纸张相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三万驻军减到三千,你们说说,靠得住吗?\"

侍立在一旁的司礼监太监注意到,皇帝说这话时,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这是圣心犹疑时的小动作。

站在下首的贾环闻言,立刻上前一步,官靴踩在金砖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陛下容禀,倭国如今五王并立,互相牵制。若留大军驻守,反倒让他们同仇敌忾...\"

\"放屁!\"兵部尚书霍冀突然打断,花白的胡须气得直抖,腰间玉带随着激动的动作哗啦作响,\"倭人狼子野心,三千人够干什么?万一...\"

\"霍尚书稍安勿躁。\"张居正慢悠悠地插话,手指轻轻捋着三缕长须,\"贾大人的意思是,明面上只留三千,暗地里...\"

冯保适时地咳嗽一声,蟒袍上的金线在晨光中闪烁:\"锦衣卫在倭国的暗桩,已经安插了七百余人。另有朝鲜籍细作三百,蒙古探马二百。\"

隆庆帝眼睛一亮,手指停止了摩挲玉佩的动作:\"接着说。\"

贾环赶紧补充,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臣提议在倭国本地募兵,组建'护卫队'。用倭人治倭人,既省军费,又能...\"

\"妙啊!\"户部尚书马森拍腿叫好,腰间算盘珠子哗啦啦直响,\"一个倭人士兵月饷只要咱们明军的三成!若是战死,抚恤银还不用给!\"

高拱却皱眉道,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高阁老放心。护卫队的军官全用朝鲜人和蒙古人,再安插锦衣卫暗中监视。让他们狗咬狗...\"

隆庆帝突然哈哈大笑,笑声在殿内回荡:\"好!就这么办!\"转头对司礼监太监道,声音突然压低,\"传旨:倭国驻军削减至三千,组建倭国护卫队事宜,交由戚继光全权负责!冯保,你亲自去趟倭国,把这事办妥了。\"

就在众臣要告退时,皇帝突然又补了一句:\"记住,这事要办得...体面。\"最后两个字咬得极重,殿内温度似乎都降了几分。

金陵码头,人声鼎沸。初春的江风还带着寒意,吹得招展的旌旗猎猎作响。

\"都排好队!一个个来!\"工部主事王德发扯着嗓子喊道,声音淹没在嘈杂的人声中。他面前是上百个衣衫褴褛的倭人,手腕上都拴着浸过桐油的麻绳,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这些倭人大多赤着脚,脚底结着厚厚的老茧。他们沉默地排着队,只有铁链碰撞声和偶尔的咳嗽声打破沉寂。一个年轻倭人突然跪倒在地,用生硬的汉话哀求:\"大人...我妻子病了...求您...\"

\"啪!\"皮鞭抽在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持鞭的朝鲜监工冷笑道:\"到了大明,你们就没有妻子了!\"

\"大人,这批倭奴体格不错吧?\"一个穿着杭绸直裰的商人谄媚地凑上来,腰间玉佩叮当作响,\"都是从九州岛弄来的矿工,吃苦耐劳...\"

王德发捏了捏一个倭人的胳膊,满意地点点头。那倭人肌肉结实,手臂上还有烫伤的疤痕——这是个有经验的矿工。\"开个价。\"王德发掏出鼻烟壶,慢条斯理地吸了一口。

\"嘿嘿,老价钱,五两银子一个...\"

\"放屁!\"王德发眼睛一瞪,鼻烟壶差点摔在地上,\"上个月才三两!\"

商人苦着脸,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大人有所不知,现在倭国五王都在抓壮丁充军,货源紧张啊...这是长崎港的出货单,您过目...\"

文书上盖着鲜红的锦衣卫关防大印。王德发脸色变了变,压低声音:\"冯公公的人?\"

商人笑而不语,只是又掏出一个锦囊。王德发掂了掂,约莫二十两重。最后以四两银子成交,但账面上记的是二两——多出来的,自然进了私人腰包。

这批倭人很快被装上漕船,运往黄河工地。船舱里挤得满满当当,空气浑浊得能看见漂浮的尘埃。一个倭人老者突然用倭语低声吟唱起来,曲调哀婉。渐渐地,其他人也跟着哼唱。监工听不懂歌词,但被这悲凉的气氛弄得心烦意乱。

\"闭嘴!\"监工抡起棍子乱打,却止不住歌声。最后他恼羞成怒,把领场的老者拖出去扔进了江里。落水声被浪花吞没,歌声也戛然而止。

同样的一幕,在全国各大码头不断上演。据户部统计,仅隆庆六年上半年,就从倭国购入矿工两万三千余人。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死在运输途中的——户部的账本上,那叫\"自然损耗\"。

黄河堤岸上,倭人矿工们正在搬运石块。春寒料峭,他们却只能穿着单衣,冻得皮肤发青。监工的朝鲜籍小吏挥舞皮鞭,用生硬的倭语呵斥:\"快点!慢吞吞的想挨揍吗?\"

一个年长的倭人突然跪倒在地,他背上已经布满鞭痕:\"大人...实在干不动了...\"

\"废物!\"小吏一鞭子抽下去,老倭人背上顿时皮开肉绽。血珠溅在黄土上,很快被干燥的土壤吸收。

不远处,几个蒙古监工哈哈大笑。他们说的是蒙古语:\"这些倭狗,比咱们草原上的羊还听话!\"其中一个掏出酒囊灌了一口,随手扔给同伴。

暗处,一个锦衣卫力士默默记下了这一幕。他藏在堤岸下的柳树林里,炭笔在纸上飞速记录:\"三月十七,朝鲜监工虐杀倭工三人;蒙古监工醉酒误工...\"当晚的密报上就会特别注明:\"朝鲜与蒙古监工矛盾渐显,可善加利用...\"

倭国,肥前藩校场。五月的太阳已经颇有威力,晒得地面发烫。

三千名倭人士兵排成方阵,他们穿着古怪的制服——上半身是大明军服的样式,下身却保留着倭式的袴。这种不伦不类的打扮,正是冯保特意设计的:\"要让他们记得自己是谁,又要知道现在该听谁的。\"

\"立——正!\"教官用生硬的倭语喊道,口音里带着浓重的辽东腔。

站在前排的岛津久保偷偷撇嘴。他是被强征入伍的浪人,腰间还藏着祖传的短刀。家里老小都被关在长崎的集中营里,明军明白告诉他:不听话,全家喂鱼。

\"你!出列!\"突然一个蒙古籍教官指着他吼道。那蒙古人满脸横肉,左耳缺了半边——据说是在漠北战场上被狼咬的。

岛津久保硬着头皮走上前。教官二话不说,抡起包铁的棍子就打:\"队列中做鬼脸,该打!\"

二十棍下去,岛津久保的屁股已经血肉模糊。木质刑凳上积了一滩血,引来几只绿头苍蝇。他被拖下去时,听见教官对其他人说:\"看见没有?这就是不守规矩的下场!\"

校场高台上,戚继光冷眼旁观。他身后站着三个翻译——朝鲜籍、蒙古籍和倭籍各一,彼此警惕地对视着。

\"将军,这样练兵是不是太...\"副将欲言又止,手按在剑柄上不安地摩挲。

\"你懂什么?\"戚继光打断道,眼睛仍盯着操练的方阵,\"对这些倭人,就得用重典。\"他指了指远处正在操练的另一支队伍,\"看那些朝鲜教官带的兵,太仁慈了,根本不成样子。\"

正说着,一个锦衣卫匆匆赶来,在戚继光耳边低语几句。戚继光脸色骤变,手中茶盏\"啪\"地捏碎了。

\"什么?大内义兴在暗中联络护卫队?\"戚继光眼中寒光一闪,\"传令:明日调防,把广岛出身的士兵全部调往九州!记住,要半夜行动,打乱编制!\"

当夜,军营里骚动不安。被调动的士兵们偷偷交换着眼神,有人在黑暗中传递着小纸条。岛津久保借着月光看清了纸条上的字:\"待机而动\"。

京都,护卫队指挥使衙门。金大勇正在发脾气,这个朝鲜将领摔碎了第三个茶杯,碎瓷片飞溅到跪在地上的倭人侍从脸上,划出一道血痕。

\"混账!那些蒙古蛮子又克扣我们的军饷!\"金大勇的朝服前襟沾着茶渍,显得格外狼狈。

副将朴不成小声道,眼睛不安地瞟向门外:\"大人息怒...听说蒙古人那边也在抱怨,说我们朝鲜籍士兵训练懈怠...\"

\"放屁!\"金大勇怒吼,一把掀翻了案几,\"明明是他们在伙食里掺沙子!上个月的冬衣,发给我们的全是破棉絮!\"

这时,门外传来通报:\"锦衣卫千户徐大人到!\"

金大勇立刻换上一副笑脸迎出去,还不忘踢了倭人侍从一脚:\"还不快收拾!\"

徐显宗大摇大摆地走进来,手里把玩着一把倭刀。刀柄上镶嵌的珍珠在烛光下泛着冷光。\"金将军,听说你们和蒙古同僚...有些误会?\"

\"没有的事!\"金大勇额头冒汗,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带,\"我们相处得很...很融洽...\"

徐显宗冷笑一声,突然将倭刀插在桌上,刀身嗡嗡震颤:\"最好如此。陛下说了,护卫队要精诚团结。若有人挑拨离间...\"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手指轻轻划过脖子,\"格杀勿论!\"

等徐显宗走后,金大勇瘫坐在椅子上,官帽都歪了。朴不成战战兢兢地问:\"大人,现在怎么办?\"

金大勇长叹一声:\"去,给蒙古营送十坛酒...就说...就说本将请他们喝酒...\"他咬牙切齿地补充,\"记得在酒里放巴豆!\"

与此同时,倭人士兵营房里,岛津久保正在给同伴们分发偷藏的饭团。这些饭团用脏布包着,已经发馊了,但饿极了的士兵们仍狼吞虎咽。

\"看到了吗?\"岛津久保压低声音,\"朝鲜人和蒙古人也不和...这是我们的机会...\"他从草垫下抽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这是大内殿下派人送来的...\"

纸条上只有四个字:\"月圆之夜\"。

长崎港的夜晚,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满月悬在天际,将海面镀上一层银光。

几个黑影溜进一处废弃的仓库。破败的木板门发出刺耳的吱呀声,惊起几只栖息在梁上的蝙蝠。

为首的摘下斗笠,月光照在那张布满刀疤的脸上——赫然是前倭国大名毛利元就的家臣吉川元春。他腰间别着的不是武士刀,而是一把明军制式的腰刀——这是最好的伪装。

\"都到齐了?\"吉川环视众人,声音沙哑得像磨砂纸,\"明人欺人太甚!把我们倭人当牲口买卖,还让朝鲜人、蒙古人骑在我们头上!\"

仓库里聚集了二十多人,有浪人、商人,甚至还有两个穿着护卫队制服的。角落里,一个披头散发的僧侣正在低声诵经。

一个浪人咬牙切齿,手指关节捏得发白:\"我弟弟被卖到明国挖矿,活活累死了!尸体扔进了万人坑!\"

\"护卫队里的兄弟传来消息,\"一个伪装成鱼贩的武士低声道,\"明军主力已经撤走,现在倭国境内只有三千明军...而且分散在五个据点。\"

吉川眼中闪过凶光,从怀中掏出一张地图铺在木箱上:\"是时候了!各地志士已经联络妥当。长崎、博多、大阪三地同时举事...\"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先杀朝鲜监工,再烧蒙古军营...\"

\"砰!\"仓库大门突然被踹开,火把的光亮照了进来。十几个黑影堵在门口,弩箭在月光下泛着寒光。

\"锦衣卫办案!\"徐显宗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刺耳,\"好哇,一窝反贼!\"

吉川拔刀就砍:\"跟他们拼了!\"混战中,两个浪人当场被弩箭射穿胸膛。那个诵经的僧侣突然暴起,禅杖横扫,将一个锦衣卫力士的头盔打得凹陷下去。

徐显宗冷笑一声,做了个手势。屋顶突然传来弓弦震动声,埋伏的弓箭手开始放箭。惨叫声中,又有五六人倒下。

吉川身中数箭,被逼到墙角。他狞笑着从怀中掏出一个火折子:\"大明走狗!跟我一起下地狱吧!\"说着掀开了脚边的木桶——里面装满火药。

\"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整座仓库化为火海。热浪掀翻了附近的棚屋,火星溅到停泊在岸边的小船上,很快引燃了船帆。

次日清晨,戚继光看着烧焦的废墟,靴底踩在灰烬上发出咯吱声。徐显宗脸上缠着绷带,正在汇报伤亡情况。

\"死了七个弟兄,重伤五个。\"徐显宗擦着脸上的血渍,\"不过值了,吉川元春这个老狐狸总算除掉了。\"

戚继光踢了踢半截焦尸:\"看来倭人还没死心啊。\"他转头望向校场方向,那里传来整齐的操练声,\"名单都拿到了?\"

徐显宗拍拍胸前的暗袋:\"将军放心,锦衣卫已经掌握了十七个反抗组织的名单...还有三十八个内应。\"

一阵海风吹来,带来远处倭人士兵操练的号子声。那声音整齐划一,却总让人觉得...暗藏杀机。

戚继光突然笑了:\"告诉金大勇和蒙古那几个千户,该杀人的时候...\"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别手软。\"

远处海面上,一艘满载倭国矿工的商船正缓缓驶向大明。船尾拖着的渔网里,隐约可见几具尸体随波沉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