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红楼之贾环科举路 > 第76章 殿试风采

红楼之贾环科举路 第76章 殿试风采

作者:深仨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18:31:30 来源:小说旗

初春的晨光还未穿透云层,贾环已经梳洗完毕。铜镜里映出一张沉稳的脸庞,目光如古井无波。茗烟捧着殿试专用的青布直裰站在一旁,轻声提醒道:\"三爷,时辰尚早,可要用些早点?\"

贾环摇头。他昨晚特意少食,今晨更是滴米未进。\"空腹方能头脑清明。\"他系紧腰间的玉带,指尖触到藏在里衣的那枚铜钱——那是林如海病逝前留给他的最后一件物件。\"殿试之日当置此物于砚台下。\"林如海的话犹在耳边。

马车驶出荣国府侧门时,东边的天空才泛起鱼肚白。贾政派来的小厮拦在车前,传话道:\"老爷让三爷务必谨记'守拙'二字。\"

车窗纱帘微动,贾环只淡淡道:\"知道了。\"马车继续前行,碾过青石板路的声响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

东华门外早已排起长龙。三百贡士身着统一服饰,手持牙牌静候唱名。贾环站在队伍中段,身形挺拔如松。前排几个年长举人频频回头打量,目光中既有好奇又不乏审视。

\"这位莫非就是荣国府的三公子?\"一个蓄着短须的中年文士压低声音问同伴。

\"噤声!人家会试第七,岂是我们能妄议的?\"

\"听闻贾府嫡子早夭,如今竟要...\"

贾环充耳不闻,目光平视前方宫墙上露出的一角飞檐。晨风吹动他鬓边散落的几丝黑发,他却连抬手整理的意思都没有。这等流言蜚语,自从他中榜那日起便不绝于耳。若是从前,他或许还会暗自愤懑;如今历经科场沉浮,反而觉得这些言语如同过耳春风,不值一哂。

\"扬州府贾环!\"

鸿胪寺官员的唱名声传来。贾环整了整衣冠,迈着四方步向前走去。宫门两侧的侍卫目光如炬,他却连睫毛都不曾颤动一下。

踏入紫禁城的瞬间,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恰好穿透云层,为太和殿的金顶镀上一层耀眼光芒。贾环的脚步丝毫未乱,心中却微微一震——三年前他还是个在贾府角落惶惶度日的庶子,如今竟能堂堂正正走入这天下士子梦寐以求的圣地。

领路的太监走得极快,不时用余光打量着身后这位年轻举人。寻常贡士初次入宫,莫不是东张西望、激动难抑,眼前这位贾三公子却神色淡然,连脚步都丝毫不乱,倒叫他一时间摸不清底细。

保和殿前,三百张小案几已整齐排列。贾环找到自己的位置,取出文房四宝一一摆放妥当。同考场内不少人已经开始窃窃私语,甚至有人取出准备好的小抄偷看。贾环只是静静研墨,砚台下那枚铜钱若隐若现。

\"皇上驾到!\"

随着太监尖细的嗓音,全场霎时鸦雀无声。贾环随众人行跪拜礼,额头触地的瞬间,竟觉得后背渗出一层薄汗。他暗自调息,再抬头时,脸色已恢复如常。

明黄色的身影在高台上落座。贾环不敢直视天颜,只听得一把浑厚的嗓音从殿上传来:\"朕观近年科场文章,多流于浮华。今日试题,只求一个'实'字。\"

几位大学士抬着覆着黄绸的檀木盘走下丹墀。当题目展开时,全场不约而同发出一声轻叹:

\"论吏治之本\"

贾环闭目凝神片刻。这题目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近年来朝中因整顿吏治闹得沸沸扬扬,不知多少官员因此落马。如何既切中时弊,又不至于触动上意,实在是个难题。

他蘸墨提笔,手腕悬停片刻,终于落下第一行字:\"臣闻为政之道,贵在知本...\"

笔锋沉稳如他此刻心境。写到关键处,忽听得邻座一声轻响——那位年近五十的老举人笔管落地,竟失手溅了几滴墨在试卷上。老举人顿时面如土色,双手颤抖不已。

贾环眉头微蹙,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砚台往对方那边推了推。老举人感激地点头,却见他已重新专注于自己的卷面,仿佛刚才的小插曲从未发生。

随着日头渐高,殿内愈发闷热。不少人开始频频擦汗,心神不宁。贾环后背的衣衫已然湿透,握笔的手指却稳如磬石。他笔下层层推进,以江南盐政为例,剖析\"法愈密而弊愈深\"的根源,最终归结到\"正本清源\"四字。

写到酣处,忽觉一道目光从丹墀上投来。贾环不曾抬头,笔下行云流水却丝毫不乱。那目光如有实质,在他身上停留良久才移开。

午时三刻,钟鸣三响。贾环恰好写完最后一个字,将卷面轻轻吹干,双手捧交给收卷官。他眼角余光瞥见几个同场考生正慌忙补写,甚至有人急得双手发抖,几滴汗珠落在卷面上晕开了墨迹。

出宫路上,春风拂面。贾环慢慢走着,脑海中回放着方才的每一个细节。转过一道宫墙,忽见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跑来,塞给他一张纸条便匆匆离去。

纸条上只有两个小字:\"盐政?\"

贾环心头一震。他确实在文章中提及盐政之弊,但皆是从制度层面剖析,并未具体指涉当今官员。思索片刻,他将纸条揉碎撒入御河,看着碎纸随水流远去。

回到枕翠轩,茗烟早备好了热水和干净衣物。贾环沐浴更衣后,才觉得浑身紧绷的肌肉终于松弛下来。案几上摆着赵姨娘送来的参汤,还冒着热气。

\"三爷辛苦了,先喝口参汤吧。\"茗烟小心地递上青瓷碗。

贾环接过,却不急着饮用,只是望着碗中琥珀色的液体出神。半晌,忽然轻声问道:\"你说,一碗参汤,是里面的参重要,还是盛它的碗重要?\"

茗烟不明就里,支吾着不知如何作答。贾环却已将那碗参汤一饮而尽,连药渣都嚼碎了咽下。

夕阳西沉时,贾政房里的丫鬟来请。书房内,贾政正在批阅公文,见他进来,也不抬头,只淡淡道:\"今日文章如何?\"

\"儿子尽力而为。\"

\"可曾谈及实事?\"

\"略提江南盐政,未涉具体。\"

贾政手中的朱笔顿了一下,终于抬起头来。父子二人目光相接,贾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你可知如今的盐政使是谁?\"

\"前任林姑父的门生,现任...\"

\"正是。\"贾政打断他,\"你文章中那些话,不知会被解读为何种意思。\"

书房的烛火微微摇晃,在贾政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贾环依旧神色平静:\"儿子只论制度,不论人事。\"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贾政长久地注视着这个曾经最不受重视的儿子,忽然觉得有些陌生。良久,他只摆摆手:\"去吧。三日后放榜,你好生休息。\"

回到枕翠轩,贾环取出枕下的《论语》,翻到\"君子坦荡荡\"那页。铜钱从书页中滑落,在烛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他摩挲着钱币上的\"开元通宝\"四字,嘴角微微上扬——林姑父给的不是普通的铜钱,而是一枚足以验出砒霜的试毒钱。

三日后,金榜张挂。贾环站在人群中,听唱榜官朗声宣读:

\"一甲第三名,扬州府贾环!\"

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茗烟激动得语无伦次,赵姨娘更是喜极而泣。贾环整了整衣冠,朝着皇宫方向深深一揖,脸上依然是从容不迫的神情。只是没人注意到,他袖中的手指正轻轻摩挲着那枚已经发烫的铜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