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红楼之贾环科举路 > 第78章 礼部唱名

红楼之贾环科举路 第78章 礼部唱名

作者:深仨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5 18:31:30 来源:小说旗

五更三点,东方刚泛起鱼肚白,吏部大堂外已排起长队。新科进士们身着崭新公服,个个神色肃穆。晨露沾湿了袍角,却无人敢稍动一下。

贾环立在队伍中段,目光沉静地望着朱漆大门上方\"公正廉明\"的匾额。三月的晨风掠过他的鬓角,吹不散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贾兄可紧张?\"排在后面的同年碰了碰他的手肘,\"听说今日要当场授职。\"

铜壶滴漏声里,贾环轻抚腰间玉带:\"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声音比晨雾还淡,偏让周围几人都听得真切。

寅时正,沉重的朱门吱呀开启。吏部尚书周大人的轿子缓缓落在石阶前,所有人立刻屏息凝神。老尚书下轿时踉跄一下,距他最近的贾环不动声色地伸手虚扶,待老人站稳立即撤步垂首。

\"后生可畏。\"老尚书的目光在贾环腰间的青玉佩上打了个转,\"可是贾探花?\"

满场悚然一惊。堂堂天官竟记得个新科进士的样貌?

贾环深揖到地:\"下官惭愧。\"

\"不必过谦。\"老尚书摆摆手,声音忽然抬高,\"今日唱名授职,望诸君各安其位,莫负皇恩!\"

随着铜磬清响,唱名正式开始。一个个名字裹着回音在大堂内激荡,每报出一人,就有笔帖式捧着官凭文书快步上前。

\"赐同进士出身者,张岳——福建漳州府通判从六品!\"

\"赐进士出身者,陈敏达——都察院经历司都事正七品!\"

队列缓缓前移。贾环注意到站在前排的状元张知白后颈渗出细汗,官服后襟已洇湿一小片;而榜眼李文昭的指尖正无意识地搓着袖口金线。

\"一甲第三名贾环——\"

唱名声骤顿。堂上堂下数百道目光齐刷刷刺来。贾环却只盯着青砖地上自己颀长的倒影,连呼吸频率都未改半分。

\"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堂内嗡地掀起声浪。众人面面相觑——虽说状元、榜眼入翰林是常例,但探花直接授编修实属罕见。更微妙的是,正七品编修与状元授的从六品修撰仅差半阶。

贾环闭了闭眼。再抬眸时,已稳步上前接官凭。羊皮纸入手微凉,朱砂大印艳得刺目。他突然想起荣国府祠堂里那块\"勤慎恭肃\"的匾——此刻这四字在他唇齿间泛起铁锈味。

\"谢皇上天恩。\"他跪得笔直,三个响头磕得不卑不亢。

---

授职次日,贾环换上七品鹦鹉补服,第一次以官员身份踏入翰林院。黑漆大门上的铜钉在晨光里闪着冷光,门楣\"清华之署\"四字据说是太宗皇帝亲题。

\"下官贾环,拜见掌院学士。\"他在二门外长揖到地。

白发苍苍的徐学士正在批阅邸报,闻言搁下紫毫笔。老花镜后的目光刀子般刮过年轻人全身,最后定格在那双骨节分明的手上。

\"探花郎可知翰林编修要做些什么?\"

\"编修国史,记载圣训,起草诏令。\"贾环答得流利。

老学士突然将一叠文书推过来:\"这是去年西北军报,今日午时前拟个概要。\"

这分明是刁难。那些边塞地名如同天书,更别提晦涩的军务术语。贾环却不慌不忙接过,转身就在门房的小杌子上铺开纸笔。当掌院学士踱步出来时,只见年轻人左手按着军报,右手运笔如飞,案角还摊着本《九边图说》。

\"肃州卫与嘉峪关相距百里,军报混为一谈必有蹊跷。\"贾环头也不抬地喃喃自语,笔下已勾出几条关键脉络。

老学士的眉梢动了动。他忽然伸手抽走最上面那张纸,只见密密麻麻的批注间,几个朱笔圈出的地名赫然连成一道防线缺口。

\"你懂军事?\"

贾环终于抬头,嘴角噙着极淡的笑:\"家学渊源。\"——他没说这\"家学\"是来自宁国府库房里落灰的兵书,还是贾政书房里 从不阅读的《武经总要》。

午时钟响,贾环准时呈上概要。掌院学士草草扫过,忽然拍案:\"明日开始,你来经筵房整理讲章!\"

经筵房!旁边的老翰林们差点摔了茶盏——那可是为天子讲学预备的地方!

---

散衙时分,斜阳给翰林院的青砖地镀上金边。贾环正整理袍服准备离署,忽见一个小厮气喘吁吁跑来:

\"贾大人留步!徐阁老请您过府一叙!\"

徐府书房里,三朝元老徐阁老正在赏玩一盆建兰。见贾环进来,老大人连眼皮都没抬:\"听说你今日在翰林院出了风头?\"

\"学生惶恐。\"贾环深深一揖,\"不过尽本分。\"

\"好个尽本分。\"徐阁老突然扔过一封信,\"看看。\"

信纸泛着淡淡檀香,是江南贡院的专用笺。上面白纸黑字记载着当年会试誊录时的蹊跷——某位举子的答卷曾被人刻意誊错关键段落。

贾环的指尖微不可察地颤了颤。那是他的考卷。

\"学生不明白...\"

\"老夫任主考三十年,什么把戏没见过?\"老阁老突然逼近,松木香混着药味扑面而来,\"你本该是会试前三!\"

窗外的知了声突然刺耳起来。贾环垂眸望着青砖地,忽然撩袍跪倒:\"请老师为学生做主。\"

这一跪,跪断了退路,也跪出了青云梯。老阁老眯起眼睛,从案头取出一卷《春秋》按在他肩上:\"既入我门,当守三戒——不结党,不营私,不妄言。\"

当夜贾环回府时,怀里多了一方端砚。砚底阴刻着两行小字:\"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

---

六月初八,经筵日前夜。贾环在翰林院直庐秉烛夜战,为明日御前讲学做最后准备。忽然一阵香风吹散墨香,抬头却见几名太监拥着位紫袍大人进来。

\"杨首辅!\"他慌忙起身行礼。

当朝宰相摆摆手,径直取过他刚写好的讲章。烛光下,老人眉心渐渐拧成川字:\"这段话...是不是太尖锐了?\"

\"回中堂,学生以为,圣上学贯古今,当不讳直言。\"

首辅的目光忽然变得意味深长:\"年轻人,你可知前年有个翰林,也是这般'直言',如今在琼州看椰子树?\"

贾环的笔尖在纸上洇开一朵墨花。窗外的雨声忽然大了,他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

\"但——\"首辅突然将讲章收入袖中,\"皇上近来正嫌我们这些老骨头说话囫囵。\"

次日经筵,当贾环代徐阁老解读《尚书》时,清晰地看到御座上的天子往前倾了倾身子。那句\"任贤勿贰,去邪勿疑\"被他演绎得振聋发聩,连素来严肃的礼部尚书都微微颔首。

散朝时,首辅的轿子与他擦肩而过。轿帘微掀,扔出一句:\"明日来内阁抄录文书。\"

---

贾环入翰林的消息传回荣国府,正赶上贾政五十寿辰。王夫人看着礼单上突然多出来的\"国子监祭酒徐府\",手中的茶盏差点倾覆。

\"老爷,环哥儿是不是...太顺了些?\"

贾政正为圣上赐的\"文瑞\"匾额欣喜,闻言皱眉:\"妇人之见!难道要他在翰林院栽跟头才称心?\"

同一时刻,薛姨妈正拉着宝钗低语:\"你表哥既然入了清贵之选,老太太那头...\"

宝钗手中绣绷上的蜻蜓忽然歪了翅膀。她望着窗外那丛新开的芍药,轻声道:\"妈妈别急,再看看。\"

而在枕翠轩,贾环正烧掉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信纸卷曲成灰时,露出半句\"东宫甚悦...\"。铜盆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得他眉间那道惯常的平和终于出现裂痕。

窗外忽然雷声大作。暴雨倾盆中,新任贾编修摸出那枚从不离身的古铜钱,轻轻一弹——

\"叮\"。

铜钱旋转着落在案上,恰盖住刚写好的《陈时政疏》开头。正面朝上,赫然是个\"昌\"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