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七零:霸飒千金带爸逆袭 > 第82章 改良的蔺草标本

重生七零:霸飒千金带爸逆袭 第82章 改良的蔺草标本

作者:风半染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6 15:13:07 来源:小说旗

晨光里,颜珍珍踩着露水穿过晒谷场,竹篮里装着新收的蔺草和几幅改良后的刺绣纹样。

村头老槐树下,唐淑芬正带着婶子们编草帽,笸箩里的草茎泛着温润的米黄色,在她们布满老茧的手中翻飞成细密的纹路。

“淑芬婶,”颜珍珍蹲下身,从篮底摸出块从港大带回来的的确良花布,“您看这花样,要是用咱们的双面绣缝在领口,能不能做出不一样的褂子?”

唐淑芬瞥了一眼花布,指尖抚过布料上的并蒂莲图案:“这花型倒像我婆婆当年陪嫁的绷子,就是配色太艳了些。”她想了想,从针线笸箩里翻出团靛蓝色蚕丝,“用这个打底,再掺半股金线绣莲蓬,保准显贵气。”

两人正说着,村口传来自行车的叮铃声。邮递员老周晃着牛皮信封喊:“颜老师,京市来的挂号信!”

信封上是李怀仁苍劲的钢笔字:国际中医药论坛邀请函。附页里夹着张泛黄的剪报,标题是《茂村野菊治疟传奇》——正是多年前颜良丰给知青治病的旧事。

“这论坛在羊城办,下个月开幕。”颜珍珍捏着信纸,蔺草碎屑簌簌落在蓝布衫上,“李教授说分论坛缺个讲民间药材应用的,点名要我去。”

唐淑芬停下手里的活计,用草茎挑起信角:“那你还去镇上摆摊不?咱上周编的二十个青蛙篓还堆在祠堂呢。”

远处传来颜良丰劈柴的声响。颜珍珍想起父亲昨晚在煤油灯下的叹息:“研究所批文没下来,先卖点手工艺品周转也好,可你这两头顾着,身子骨吃得消?”

她忽然站起身,把布料和邀请函叠进竹篮:“淑芬婶,今晚去祠堂开个会吧。咱把草编分分类:细密纹路的做摆件,结实耐造的当渔具篓,再教年轻媳妇们在鞋垫上绣药材纹样——”她摸出支从港大带回来的塑料彩笔,在草叶上画了朵简化的野菊,“就按这个图案,以后咱的东西都带茂村的记号。”

“好,我通知大家伙来!”到底是做过妇女主任的,说起话来一点不含糊,她摘下围裙,“我让桂花婶子帮我去叫人!”

祠堂里,女人们都很认同珍珍的提议,热火朝天地议论开了。

暮色漫过晒谷场时,颜珍珍坐在门槛上给苏成哲写信。信纸边角粘着片晒干的蔺草,她斟酌着词句:中医论坛她在准备中,结束后,想带些草编样品在京市碰碰运气。听闻你母亲喜欢苏绣,随信寄去幅双面绣帕子,针脚若有不周之处,还望海涵。

窗外,唐淑芬家的灯亮了,剪纸般的人影在窗纸上移动,分明是在教新媳妇们辨认刺绣针法。

颜珍珍摸出李怀仁送的怀表,表盘上的齿轮咔嗒作响——这是个讲究效率的时代,可她偏要在工业化的齿轮间,为茂村的一针一线留出转圜的缝隙。

邮筒吞掉信封的瞬间,她忽然想起港大实验室的恒温箱。或许有些东西不必急着改变:就像野菊要在霜后开花,草编和刺绣的脉络,也该顺着光阴的纹路慢慢舒展。

至于国际论坛上的演讲——她摸了摸帆布包里的蔺草标本,那些被压得薄如蝉翼的草叶上,分明写着比任何学术论文都鲜活的答案:当传统手工艺遇见现代文明,不是被碾作尘埃,而是成为照见另一种可能的镜子。

月光漫过村口的野菊田时,颜珍珍已经在草拟参展清单。草编渔具旁标注着“可盛 5斤药材”,刺绣荷包里夹着晒干的薄荷叶——这不是简单的手工艺品,而是她为茂村中医药事业埋下的伏笔。就像苏成哲说的:“真正的路,从来不是选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

*

颜珍珍攥着那张烫金的论坛邀请函,手指在“分论坛主讲人”几个字上摩挲了三遍。窗外的绿皮火车正哐当哐当地驶向京市,她摸出帆布包里的草编笔记本,最新一页画着改良版蔺草提篮的设计图——底边加了可拆卸的竹制衬板,既保持手工质感,又能承受更多重量。这是她特意为论坛茶歇区准备的“无声名片”。

怀仁师父在站前接她时,破天荒穿了件藏青色中山装,袖口还别着枚绣着艾草的袖扣:“小颜,这次来的有世卫组织的专员,还有欧洲中药协会的代表,你那套‘药材与手工艺结合’的思路,可得好好说道说道。”老人往她手里塞了个油纸包,里面是桂花糖糕,“住的地方离会场近,走路十分钟,省得你挤公交耽误事。”

论坛首日,颜珍珍躲在后台看主会场的演讲。当一位金发教授用 ppt展示“中药标准化种植”时,她的指甲不自觉掐进掌心——那些数据图表里,完全没提手工筛选药材、传统炮制工艺的价值。直到主持人宣布“传统医药与现代生活”分论坛开始,她才攥着蔺草标本走上台。

“各位看这株蔺草,”她举起透明密封罐里的草茎,“它生长在茂村北部湿地,根系吸收了土壤里的硒元素,茎秆纤维比普通蔺草长 30%。我们用它编的药篓,能让陈皮保持三年陈香不变味。”

“哇,这是存储工艺大步改进了,”台下响起轻微的骚动,有人举起相机对准她身后的投影屏——那是她连夜手绘的草编工序流程图,从浸草到编织共 12道工序,每一步都标着与中药储存的关联。

中场休息时,一位戴珍珠项链的女士拦住她:“我是巴黎‘东方美学’买手店的,您刚才说的刺绣药囊,能做定制纹样吗?我们客户很喜欢这种‘药材 手工艺’的概念。”

颜珍珍的心跳陡然加快,她想起出发前塞进行李箱的刺绣小样——用金线绣着益母草图案的锦缎香囊,里面装着晒干的薄荷叶。“有的,但没带来会场,宾馆里有小样!”

“那……方便给我看看吗?”女士很有涵养,“看了你们药品的外包装,我很喜欢,希望能看看小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