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十年寻梦旧江湖 > 第7章 吴鹤龄的算盘1

十年寻梦旧江湖 第7章 吴鹤龄的算盘1

作者:粮食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26 04:41:34 来源:小说旗

吴鹤龄的身份可不一般。他在榆钱会担任香主长达七八年之久,在前任龙头魏焕死后,便代理着帮会的大小事务。此外,他还是杏子林的主人,只不过因长期在榆钱会任职,便将杏子林交由其子吴安居打理。孙家用心急如焚地前往侠客堂前殿,一路上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主人交代的那件十万火急的要事,他心里清楚,这个时候香主大概率还在这儿处理帮会事务。他匆匆来到前殿门口,此处有两位守门侍卫,他们都认得孙家用。其中一人上前,神色警惕地询问:“孙大侠,有何事?”

孙家用压下内心的焦急,尽量沉稳地说:“烦请向香主大人通报一声,我家主人请香主前往宅院商议要事,此事关乎帮会未来生死存亡,一刻也耽搁不得!”

“好,我这就去通报。” 说罢,那名侍卫神色一凛,快步去通报了。

人走之后,就只剩下一位侍卫。

孙家用觉得气氛有些尴尬,同时也想从侍卫口中多探听些消息,便开口问道:“兄弟,香主近日所忙何事?”

“忙,忙得脚不沾地。” 侍卫皱着眉头,一脸疲惫地回道。

“所忙何事?”

“忙的事情可多了,前几日刚和清风寨的人起了冲突,如今既要安抚帮中兄弟,又要和清风寨那边周旋,还要会见诸位江湖人士,处理各种帮会事务,一刻不得闲。”

“就这些?他也不找个舞姬来歌舞助兴,或者邀几人把酒舞剑吗?” 孙家用半开玩笑地说道。

“香主年事已高,无这些爱好。每日光是处理这些烦心事,头发都白了不少。” 侍卫无奈地摇了摇头。

孙家用笑了,在他看来,一个男人穷困时,或许没有这些爱好,可一旦有钱有地位了,大都会喜好这些。要是一个男人有了钱和地位,还没有这些爱好,那只可能是烦恼太多。这人真是傻,明明可以选择快乐,却偏要选择烦恼……

这时,他听到屋内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扭头一看,只见吴鹤龄阔步而来,身后四名侍卫,俱是身姿挺拔,气势不凡。

吴鹤龄身材高大,身形却很瘦弱,相貌英俊,年轻时想必是个难得的美男子。然而如今,他年纪大了,有些驼背,两鬓发白,脸上也满是皱纹,英气消减,倒像个饱经风霜摧残的硬汉,此刻他的眼神中透着疲惫与忧虑,却又有着不容置疑的坚毅。

···

吴鹤龄随着孙家刚踏入院子,便见李元晃从堂屋中走出相迎。

见李元晃拱手作揖,吴鹤龄连忙拱手回礼,目光在四周搜寻一番,没看到王咏的身影,不禁开口问道:“王咏呢?”

李元晃没有回答,只是语气低沉地说:“香主,请进房间详谈。”

吴鹤龄满心疑惑,抬脚走进屋内。屋内没有王咏,只有一个手脚戴着铁链的陌生男人,男人身旁还站着一位侍卫。吴鹤龄不禁问道:“他是谁?”

李元晃答道:“他叫严欢,行刺了我家主人。”

吴鹤龄急忙扭头看向李元晃,追问道:“王咏人呢,伤得不重吧?”

李元晃面露难色,犹豫片刻后回道:“主人去世,躺在卧房床上。”

吴鹤龄立刻快步走进卧房,走近一看,只见王咏身上盖着一床被子,双眼紧闭,脸色惨白如纸,毫无血色。吴鹤龄见状,长叹一口气,问道:“这是何时发生的事?”

李元晃说:“说来话长,香主不如去堂屋坐下再说吧。”

“好。”

随后,吴鹤龄回到堂屋,坐在左边的客位上。他身旁的两位侍卫深知严欢危险,便时刻警惕,寸步不离地守在他左右。

李元晃从怀中掏出一封信,走上前递给了他。

他打开书信,仔细阅读起来。

这时,李元晃在一旁说明:“前些日子,我家主人听闻知难大师被人刺杀,十分伤心,便派人打听凶手的下落。今日傍晚,知行送来书信,说凶手已经被抓住了,还邀请我家主人去醉生楼会面。我家主人与知难大师有些往来,便带着我们去了醉生楼。到了醉生楼,知行便向我们介绍凶手的情况。当时,我们看到凶手的手脚被铁链锁住,便放松了警惕。后来,凶手忽然掏出匕首,挣开了锁链,袭击了我家主人……”

李元晃还没说完,就被吴鹤龄打断了,他说:“既然这人连续杀了知难和王咏,那就将他处死吧。”

“大人,我们怀疑他是受知行大师指使的。”

“知行?知行为何要伤害王咏?”

“我们也不是凭空捏造的。我们发现事情有三点蹊跷,一是凶手被知行看押,而会见主人时,手脚上的铁链没有锁牢;二是凶手被逮捕后,手上还握着一把匕首…… 一个被捕数天的人,怎会手上还带着一把匕首呢?”

吴鹤龄摇了摇头,说道:“这只是你的猜测,要想别人信服,除非你让他亲口承认。”

“三是我们看到他刺杀成功后,遭到了知行的攻击。要不是我去阻止,他一定会被知行杀死。我们推测知行就是谋害我家主人的凶手。他先邀请我家主人去客栈见面,随后安排凶手去刺杀,又在他刺杀成功后试图灭口…… 我建议大人立刻派人将知行大师逮捕审问……”

“我说过了,这只是你的猜测。在他没有招供前,贸然抓人是行不通的。另外,你们要抓的人是知行,他身为招隐寺的长老,我们没有充足的证据,怎么可能逮捕他呢?你们白水宫和招隐寺无冤无仇,他又何必冒险去做这种事情呢。” 吴鹤龄虽然身为榆钱会的香主,但他深知榆钱会只是一个松散的帮会。知行又身为招隐寺的长老,他也不敢贸然得罪。

“大人如今身为香主,难道连知行也不敢处置吗?”

“不是不敢。只是我们都是榆钱会的人,何必把事情闹得这么僵呢?待会儿我去找知行聊一聊,让他给你陪个不是,你看行吗?”

李元晃气得咬牙切齿,说道:“知行谋害了我家主人,大人却说我们要把事情闹得…… 大人,您是在主持公道吗?”

吴鹤龄叹气,说:“不是我不主持公道。实在是证据不足,不能随意处置呀。况且知行是什么人呀,有权处置他的只有招隐寺的住持和榆钱会的龙头。我只是香主,我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势。”

李元晃看出了吴鹤龄的软弱无能,便说:“既然香主不愿意主持公道,那就只能等榆钱大会的时候,让各个帮派的长老来决定了。”

“我们都是一个帮会的人,何必弄得你死我活呢。待会儿,我去找知行了解一下情况。假如他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我一定会让他给你们赔礼道歉。假如他做了违反帮规的事情,我也一定不会轻饶他……”

“在下还有一件事相求。”

“什么事?”

“在榆钱大会开始之前,我们需要 4 个侍卫,来保护严欢。现在,只有他知道幕后的真凶。”

吴鹤龄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件事情影响不好,但是,他还是同意了,他说:“这件事情我可以答应。但是,你们也必须答应我一件事情。”

“香主有什么要事尽管吩咐。”

“在榆钱大会开始前,不要贸然行动。”

“好。”

会谈结束后,吴鹤龄走出了宅院。

作为榆钱会的香主,他知道招隐寺和白水宫没什么仇怨,想不明白知行有什么理由去刺杀王咏。于是,他想找知行问个清楚。他命令侍卫去传唤知行,随后,带着几个侍卫回到了前殿。

他径直走到中堂龙头的座位前,却没有坐下,他清楚这与自己的身份不符。

过了一会儿,他听到门外传来声音:“招隐寺武僧知行前来报到。” 前殿大厅十分安静,人声在大厅回荡。

吴鹤龄听到知行来了,便喊道:“进来吧。” 说完,他走到右边的客座位前,并落座。

知行带着一个小和尚走了进来,他们踩着地板的脚步声清晰可闻。知行走到大厅中央,面对着吴鹤龄,拱手作揖,说道:“香主大人,贵安。”

吴鹤龄没有问候,只是平淡地说了一句:“请坐吧。”

知行退到左手边的客座椅子前,并坐下。同时,吴鹤龄的侍卫也来到知行旁边,准备给知行沏茶,但是,知行拒绝了。侍卫见状,只好走开。

吴鹤龄说:“我们开门见山地谈吧,你可知王咏被刺杀之事?”

知行脸上笑着,只是笑容十分僵硬,他说:“说来遗憾,这件事情就发生在贫僧暂住的客栈里。”

吴鹤龄试探地问:“刚才李元晃请我去了王家的宅院,王咏已经死了,现在白水宫的人在怀疑你,你有何解释?”

这时,知行向小和尚伸手,小和尚明白他的意思,从怀里取出一块槟榔,放在他的手掌上。知行接过槟榔,一下塞进了嘴里。“贫僧一与白水宫无仇,二又一向慈悲为怀,怎会违背戒律做这种事情呢?大人,一定要明察呀。”

他看到知行不断地咀嚼着槟榔,来掩饰他的紧张。于是,他继续问:“那刺客是怎么回事?他是你派遣的吗?”

“那刺客是玲珑门的人,先前他刺杀了我寺的知难大师,后来,他被我等抓捕。王咏与知难大师关系亲密,他知道凶手被抓捕后,便来到了我暂居的客栈,准备盘问刺客,谁知刺客便趁机出手,杀了王咏。这名刺客与我没有任何关系。”

“这么说,这件事情是玲珑门谋划的?”

“那是自然。”

“这刺客如何交代的?”

“刺客?” 知行大师脸上露出了窘迫的表情,他继续咀嚼着槟榔,说,“这人恐怕会栽赃与我,或者栽赃给陈思谋,总之,这人诡计多端,他的话是不能相信的。”

这时,吴鹤龄产生了疑惑。他继续问:“为何这人会栽赃与我,或者栽赃给陈思谋,有何依据?”

知行被问得一时语塞,他支支吾吾地回答:“这恶人么,为了活命,总该,对吧,总该说一些毫无逻辑的话来扰乱大家不是。”

知行的回答,反倒令吴鹤龄的怀疑愈发深重。他心里猛地一震,不禁暗自思忖:难道知行与陈思谋联手谋划,刺杀了王咏?仔细想来,这并非毫无可能。王咏和陈英烈都觊觎帮会龙头之位,而知行与陈家关系向来密切,陈家利用知行来谋害王咏,似乎也说得通。

几天前,陈英烈与我聚会时,特意旁敲侧击地试探我的态度。当时,倘若我表明支持王咏,说不定也会被他们暗中构陷。如今看来,陈家的所作所为实在太危险,必须予以严厉惩治。只是我自身威信不足,要想办成此事,恐怕只能等到榆钱大会召开之时了。

想到这儿,他甚至已经开始盘算,等陈英烈被处置后,由谁来接替龙头之位。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能坐收渔翁之利,待王咏、陈英烈两败俱伤后,他反倒有机会登上龙头宝座了。

于是,他说:“我自然相信你。不过,毕竟人是在你的地方遇害的,你被怀疑也是可以理解的。你们审问那个刺客的时候,可有让他做笔录,画押?”

“有的,大人。”

“有笔录就行,到时候,就算刺客指认你,你拿出笔录,也可以把责任都推卸给玲珑门。而且,我也会公正地处理的。” 吴鹤龄故意将 “公正地处理” 加重语气,表明他对知行的偏袒。

知行也明白了吴鹤龄的意思,朝他微笑着说道:“感谢大人。” 知行似乎嚼烂了槟榔,拿出一块布袋,将槟榔碎屑吐进布袋里。然后,他将布袋交给小和尚。

“这件事情就这样吧。天色已晚,你先回去吧。” 说着,吴鹤龄站起身来。

“贵安,大人。贫僧先告退了。” 知行起身说了几句话,退出了大厅。

吴鹤龄送行回到了大厅,他感觉口渴,便坐到刚才的位子上,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

这时,侍卫过来,说道:“大人,白水宫的李元晃催促您给他们提供四名侍卫。”

吴鹤龄放下了茶杯,说道:“那你安排四名侍卫去王家的宅院宿卫几天吧。另外,你告诉李元晃,这几天不要随意走动。”

“是,大人。” 侍卫说完,便退了下去。

这时,吴鹤龄陷入了沉思。

“我已经六十岁了。原本是准备大会结束后,就回家养老的。这个江湖真是风云变幻。没想到我年纪这么大了,还有机会坐上龙头的宝座。” 他回头看了看龙头的座椅,那个座椅似乎在吸引着他。于是,他站起身走了过去。

龙头坐的是一张黄花梨材质的座椅。背板、扶手的板心以及椅子的四腿,皆运用浮雕手法,雕刻着凤凰、回纹、卷草、菊花等纹饰,做工极为精细。

他坐上了这张座椅。实话说,并不舒适,但它所代表的身份,让他兴奋不已。这些日子,他在此处办事,对这里的事物愈发熟悉,也愈发喜爱。此刻,他笑容满面,从未如此开心过。

他看着身边的侍卫,说道:“说实话,我并不想当龙头,我是逼不得已的。陈英烈心狠手辣,若让他做了龙头,榆钱会必定永无宁日。到时候,不光白水宫遭殃,就连我杏子林也会遭罪。泰然,你觉得我说得对吗?”

丁泰然说:“若真的是陈英烈设计谋害了王咏,那大人当这个龙头,就是理所应当。”

“这两天,你去李元晃那里探探风声吧。若严欢供出了陈家人,那么,大会的时候,我就要跟陈英烈翻脸了。你觉得我能成功吗?”

“应该可以。”

吴鹤龄摇了摇头,说:“恐怕光我一个人还不够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