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 第64章 我是张灵甫也是153旅旅长,你就是钱伦体吧!很高兴认识你

时间:1937年10月28日 未时

地点:蕴藻浜西岸临时救护所

张灵甫的绑腿浸透腥臭的泥浆,指节叩在门板上时,带起的血痂在灰漆木头上蹭出蜿蜒痕迹。他身后跟着六个抬担架的士兵,帆布下渗出的血水在泥地上拖出暗红轨迹。

“钱伦体医生?”他掀开门帘,药棉与腐肉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

角落的白大褂骤然转身,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扫过担架,喉结动了动:“张旅长?你右臂的伤...”

“先救他们。”张灵甫扯开染血的袖口,弹片擦伤的皮肉翻卷如花瓣,“我153旅刚从杨泾赶来,南岸的弟兄说二六二旅...”

钱伦体的镊子哐当坠地。他弯腰拾起器械时,后颈暴起的青筋在绷带下突突跳动——那绷带裹着三天前日军空袭留下的烧伤。“朱赤旅长的遗体...已经送去临时停灵处。”他转身翻找磺胺药粉,“孙师长在半小时前带残部向东突围了。”

张灵甫的瞳孔微缩。墙上的作战地图还贴着88师三天前的部署,红圈标注的“152旅接应点”被泼了半盆碘酒,此刻正泛着诡异的紫褐色。他想起昨夜在渡口接到的密电:“88师遇袭,速查152旅真伪。”

“钱医生,听说你给虎娃看过病?”张灵甫突然压低声音。

钱伦体的动作僵住。搪瓷盘里的止血钳叮当作响,他望着窗外飘摇的芦苇,恍惚又见阿春嫂跌撞着冲进诊所,虎娃青紫的嘴唇翕动:“伯伯...雾里有妖怪...”

“毒气弹。”钱伦体摘下眼镜擦拭,镜片上凝着层水雾,“我解剖了三个死者,肺叶全成了烂棉絮。”他突然攥住张灵甫的手腕,“他们用的是芥子气,必须立刻...”

爆炸声从东南方向撕裂云层。张灵甫拽着钱伦体滚向墙角,木梁轰然坠落,带起的药瓶在地上炸开白蒙蒙的烟雾。担架上的伤兵发出呜咽,绷带下渗出的脓血混着石膏粉,在地面汇成条蠕动的灰河。

“是芦苇迷宫!”钱伦体咳着爬起,“三岔河口的炸药...”

张灵甫的目光扫过满地狼藉。急救箱里的吗啡针剂散落如银钉,墙角的收音机突然爆出杂音,夹杂着日语喊话:“支那军听着,152旅已全军覆没...”

他抄起墙角的汉阳造,枪栓拉动的金属声混着钱伦体的喘息:“走,去渡口。”

“可是伤兵...”

“把吗啡带上。”张灵甫踹开变形的木门,硝烟裹着芦苇碎屑扑进鼻腔,“能走的跟我上船,走不了的...”他顿住,看着担架上那个咬着止血带的少年兵——十七岁的新兵蛋子,此刻正用缺了半截的手指,在泥地上划着“娘”字。

钱伦体弯腰将吗啡注射器塞进少年掌心:“疼狠了就扎自己。”他直起身时,镜片后的眼睛映着燃烧的芦苇荡,“我留下来。”

张灵甫凝视着对方染血的白大褂,突然想起军校时的解剖课。教授曾指着福尔马林里的肺叶说:“毒气入体,比刀枪更狠。” 他扯下衣襟撕成布条,将钱伦体推向渡船方向:“南岸还有座天主教堂,带着伤员往那撤。”

枪声从芦苇深处逼近,混着日语军靴踩踏泥浆的声响。张灵甫举起望远镜,望见对岸的芦苇丛中,膏药旗如腐烂的百合在血雾里绽放。突然,他瞥见旗影下闪过个熟悉的钢盔——那是88师的制式装备,盔顶的青天白日徽却歪斜得诡异。

“钱医生!”他抓住正要登船的钱伦体,从口袋掏出枚铜哨——朱赤的遗物,边缘还沾着暗红血渍,“告诉俞师长,假152旅里有我们的人。”

渡船离岸时,钱伦体攥着铜哨回望。张灵甫已隐入芦苇丛,只余枪口的火舌在雾中时明时灭,宛如暗夜中垂死挣扎的萤火。他低头看着掌心的铜哨,突然想起虎娃总爱用芦苇秆模仿这种哨音——那是川剧里《出师表》的调子,此刻却混着硝烟,化作战场上最苍凉的挽歌。

注:此章通过张灵甫与钱伦体的相遇,延续上章“毒气弹”与“152旅伪装”的悬念。以医疗所的混乱场景为切入点,用吗啡针剂、解剖细节等具象化战争残酷。钱伦体的医者视角与张灵甫的军事判断形成对照,渡口分别时埋下的“内鬼”伏笔,为后续追查假152旅身份做铺垫。节奏上放缓叙事,通过对白与环境描写渲染压抑氛围,突出战争中个体的挣扎与坚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