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藻浜战场的硝烟尚未散尽,刺鼻的焦糊味混着雨水弥漫在空气中。
孙元良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所里,身上那件满是弹孔的军大衣还滴着泥水。他一把扯下脖子上沾满血污的围巾,目光急切地望向通讯兵,“快,接薛长官,我要最新战况!”
电话接通,孙元良来不及寒暄,直奔主题:“伯陵兄,你派来的153旅和89师、98师现在怎样了?”
薛岳低沉的声音从听筒传来:“153旅已抵达太仓,正在抢修工事,不过昨夜遭遇日军空袭,损失了一个辎重连;89师在嘉定与日军先头部队交火,双方呈胶着状态;98师刚过昆山,预计明日凌晨能投入战场。”
孙元良拧紧眉头,手指在作战地图上划过太仓防线:“153旅的侧翼得赶紧加固,日军装甲联队吃了亏,肯定会疯狂反扑。告诉旅长,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补给线,那是我们的生命线!”
挂了电话,孙元良点起一支烟,猛吸几口。他想起薛岳刚刚提到的98师,那是一支装备精良的嫡系部队,师长夏楚中与他私交甚笃,可惜在之前的战斗中不幸牺牲。如今这支部队赶来增援,孙元良心里清楚,责任更重了。
此时,副官匆匆走进来,呈上一份刚截获的日军电报译文:“松井石根下令,务必在三日内突破蕴藻浜防线,打通沪太公路。”孙元良将电报揉成一团,狠狠扔在地上:“想得美!只要我孙元良还在,就别想跨过这条河!”
他叫来参谋长,摊开地图:“通知下去,让各团调整部署。把87师的重炮营调往153旅方向,支援他们防守;再从预备队里抽出一个团,加强89师的左翼,防止日军迂回包抄。告诉弟兄们,援军马上就到,只要再撑一天,咱们就能反守为攻!”
夜幕降临,战场上的枪炮声稍稍稀疏。孙元良走出指挥所,望着对岸星星点点的日军篝火,心中盘算着明日的战斗。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刻都生死攸关,薛岳派来的这几支部队,是扭转战局的关键,而他必须确保他们能顺利投入战斗,发挥最大作用。
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行军脚步声和车辆轰鸣声,那是98师正在赶来。孙元良掐灭烟头,握紧拳头:“老夏,你的部队来了,咱们一起,把小鬼子赶出上海!” 说着,他转身走进指挥所,拿起电话,准备与各部队再次确认作战计划。
在指挥所昏黄的灯光下,孙元良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他看着墙上的作战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仿佛是一场棋局,而他和薛岳,正努力在这棋局中寻找破敌之法。他知道,这场战斗不仅关乎淞沪战局,更关乎国家的存亡。
“报告师长,98师先头部队已到达指定位置!”通讯兵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宁静。孙元良精神一振:“好,让他们抓紧时间休整,准备天亮后投入战斗!” 他深吸一口气,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正在破晓前的黑暗中慢慢浮现 。
与此同时,在距离蕴藻浜战场数十公里外的一处日军指挥部里,松井石根也在紧锣密鼓地部署着新一轮进攻。他看着地图上被孙元良部队死死咬住的防线,脸上露出一丝阴狠:“支那军队居然如此顽强,不过没关系,明天就是他们的死期!加大炮火支援,一定要在98师全部抵达前突破防线!”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浓重的,战场上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寂静。孙元良在指挥所里来回踱步,不时望向窗外,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黎明和新一轮的战斗。他知道,薛岳的部队已经就位,而他,也做好了与日军决一死战的准备 。
当第一缕曙光划破天际,蕴藻浜战场再次被炮火点燃。
孙元良站在指挥所外,望着冲锋的士兵们,大声喊道:“弟兄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冲啊!” 他的声音在炮火声中回荡,激励着每一个战士的斗志。而此刻,薛岳也在南昌行营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他知道,孙元良和他的部队,正在为了国家的命运浴血奋战,而他,也将竭尽全力为他们提供支持,直到取得这场战斗的最终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