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 第83章 浏河破晓:未达的援军与最后的剑影

凌晨四点的浏河渡口,咸腥的雨幕裹着焦糊味扑面而来。孙元良握紧望远镜,指节在金属镜筒上压出青白的痕迹。江面浮着破碎的木船残骸,潮水正将几具士兵尸体推向滩涂,军装上“87”的字样在浪涛中时隐时现。

“师座,第18军急电!”

副官顶着狂风爬上了望塔,防水电报夹的绑绳在风中拍打着塔身,“蕴藻浜浮桥被炸,工兵营正在抢修,但日军舰炮...”话音被一声巨响撕裂,对岸的芦苇荡腾起火球,照亮了孙元良紧绷的下颌线。他望着爆炸处新添的橙红光晕,想起二六二旅参谋长临终前用血写在电报纸上的坐标——那里本该是援军登陆的滩头。

塔楼下方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浑身泥浆的传令兵撞开木门,钢盔里淌出的血水混着雨水,在地图桌上蜿蜒成暗红色的溪流:“张旅长急报!湿地发现二六二旅幸存者,共十七人,但日军九七式坦克已突破左翼!”窗外的探照灯突然扫过,孙元良透过望远镜,看见三辆坦克正碾过堆积的尸体,履带卷起的泥浆里翻出半截残破的青天白日旗。

他的手指抚过腰间中正剑,剑柄缠着的布条早已被冷汗浸透。三天前在砖窑发现的加密文件里,日军“幽灵部队”的部署图突然在眼前浮现——标注樱花符号的毒气弹发射点,此刻或许正对准着87师的防线。

“传令炮兵连,坐标北纬31°13′,全营齐射!”孙元良的声音像绷紧的弓弦,“告诉他们,炮弹打光就用刺刀,活人在渡口就在!”副官转身欲走,他又厉声补上:“查第19路军大刀队位置!桂军重机枪连必须在半小时内...”

剧烈的爆炸声掀翻了了望塔的顶棚。孙元良本能地扑倒在地,飞溅的木梁擦着后背砸下,扬起的尘土中,他看见墙上那张淞沪地图已被弹片撕成两半,浏河渡口的标记处洇开大片血渍——那是三团参谋长牺牲前按在地图上的手印。

“师座!东南江面发现日军橡皮艇!”侦察兵的嘶吼穿透耳鸣。孙元良挣扎着爬起,望远镜里,数百艘橡皮艇正借着浪涌逼近,艇首刺刀在闪电中泛着冷光。他摸出怀表,表盖内侧薛岳的赠言“守土有责,寸土不让”已被血渍晕染成模糊的暗红。

塔楼外突然响起尖锐的哨声——是日军的毒气警报。孙元良扯下领口的白毛巾捂住口鼻,看见滩头阵地腾起黄绿色烟雾。153旅的方向传来零星枪声,夹杂着士兵痛苦的咳嗽与嘶吼。他抓起电话听筒,却只听见电流杂音——通讯线路已被毒气腐蚀。

“吹冲锋号。”孙元良将怀表贴在胸口,机械齿轮的震动透过皮肤传来,“通知所有部队,各连以军旗为号,向渡口中心收缩!”副官愣在原地:“可是师座,援军...”“援军?”孙元良抽出中正剑,刃口映出远处日军坦克上的太阳旗,“87师身后是长江,退无可退!”

冲锋号撕裂雨幕的刹那,孙元良带头冲下了望塔。泥泞的滩涂上,毒气与硝烟交织成混沌的雾障。他看见张灵甫率153旅残部正与坦克肉搏,战士们抱着炸药包扑向履带;远处芦苇丛里,十七名二六二旅幸存者用刺刀组成人墙,军旗上的弹孔在风中猎猎作响。

一枚炮弹在左侧炸开,气浪掀翻了孙元良的军帽。他单膝跪地,抹了把脸上的血污,却摸到怀表链坠的硬物——夹层里那张未写完的纸条还在,三团团长潦草的字迹在记忆中浮现:“日军‘反包围’实为...”

“杀!”孙元良挥剑劈断逼近的刺刀,剑穗上的血珠飞溅在滩涂。江水漫过脚踝,他忽然想起军校毕业时校长的训话:“黄埔军人,当以死报国。”此刻远处的天际线泛起鱼肚白,浏河的黎明裹着硝烟与毒气降临,而87师的防线,正化作阻挡潮水的最后一道血肉长城。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孙元良的剑刃已卷了口。他望着滩头横陈的尸体,突然听见西北方向传来沉闷的引擎声——是第18军的德制战车,正冲破残余的毒气雾障驶来。他握紧带血的剑柄,看着军旗在风中重新扬起,旗面的弹孔里漏下的阳光,像无数把燃烧的匕首,刺向仍在顽抗的日军阵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