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战区将领焦急等待与顽强抵抗之时,南京总统府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蒋介石背着手在会议室里来回踱步,桌上堆满了各战区发来的战报,那密密麻麻的文字,每一个字都像是沉重的铅块,压得人喘不过气。
“委座,日军的行动实在难以捉摸。”陈诚眉头紧皱,声音里满是忧虑,“各战区的将领们虽奋勇抵抗,但因摸不清日军意图,作战十分被动。”
蒋介石停下脚步,目光冷峻地扫过众人,沉声道:“继续分析情报,务必找出日军的战略意图。我们不能再这样被动挨打下去!”
就在众人绞尽脑汁研究情报之际,一份特殊的情报被紧急呈送到蒋介石面前。这份情报显示,日军看似毫无章法的进攻,实则是在执行一个名为“蚕食计划”的战略。他们企图通过多点出击、灵活变换战术的方式,逐步消耗中**队的有生力量,同时扰乱中国的军事部署,为后续的大规模进攻创造条件。
“竟然这样!”蒋介石猛地一拍桌子,眼中闪过愤怒与决然,“日军这是妄图以这种阴毒的手段拖垮我们。但他们打错了算盘!”他沉思片刻,突然抬头,眼神坚定地说道,“立刻准备电文,我要通电全国!让大家知道,国家还在,我们绝不屈服!”
很快,一份充满激昂斗志与坚定决心的电文开始拟定。
电文中,蒋介石详细阐述了当前的战局,将日军“蚕食计划”的险恶用心公之于众,同时也表彰了各战区将领和士兵们的英勇奋战。“我全体将士,在如此艰难的局势下,坚守阵地,浴血奋战,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电文这样写道,“日军虽诡计多端,但我们绝不畏惧。全国同胞们,团结起来,共同抗击侵略者!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定能将日寇赶出中国!”
在电文拟定的过程中,蒋介石不断地斟酌每一个字句,力求让这份电文既能鼓舞全**民的士气,又能展现出政府抗战的坚定决心。他还特意要求在电文中提及各战区的英勇事迹,比如薛岳在交通枢纽保卫战中的指挥若定,李将军、张将军等在各自战区的顽强抵抗,让全国人民都能看到中**队的坚韧与不屈。
电文拟好后,蒋介石又召集了一众要员进行商议。“这份电文,是我们向全国人民的宣告,也是我们抗战决心的体现。”蒋介石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我们要让全国人民知道,政府没有放弃,军队没有退缩,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随后,这份电文通过广播、报纸等多种渠道迅速传遍了全国。一时间,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工厂还是学校,人们都在热议这份电文。
在重庆的街头,一群百姓围在收音机旁,全神贯注地收听着电文内容。当听到“全国同胞们,团结起来,共同抗击侵略者”时,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一位老者激动地说:“好!好!有这样的决心,我们就有希望!”
在各战区的军营里,士兵们也都收到了这份电文。读完电文,战士们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士气大振。“委员长说得对,我们绝不屈服!”“把小鬼子赶出中国!”战士们的呐喊声响彻云霄。
而在各战区指挥部,将领们收到电文后,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薛岳看着电文中对自己的表彰,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抗战的决心:“一定不能辜负委员长的期望,守住每一寸土地!”李将军、张将军等人也纷纷表示,将继续带领部队顽强抵抗,与日军战斗到底。
然而,日军并不会因为这份电文而停止进攻。他们得知中国方面已经识破“蚕食计划”后,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加快了进攻节奏,企图在中方调整战略之前,尽可能多地夺取阵地。
在某一战区,日军集结了大量兵力,对中方防线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密集的炮火如同雨点般落在阵地上,炸得尘土飞扬,硝烟弥漫。负责防守的赵将军沉着指挥,带领士兵们依托工事,顽强抵抗。
“弟兄们,委员长通电全国,全国人民都在支持我们!我们绝不能后退一步!”赵将军大声喊道。在他的鼓舞下,士兵们奋勇杀敌,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日军的攻势实在太过猛烈,中方军队的伤亡也在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其他战区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日军采用各种战术,不断向中方防线施压。但此时的中**队,在蒋介石通电全国的鼓舞下,斗志昂扬,顽强地抵御着日军的进攻。
在后方,全国民众也积极响应蒋介石的号召。各地纷纷组织起抗日救亡团体,开展募捐、慰问等活动,为前线将士提供物资和精神支持。工厂里,工人们加班加点地生产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学校里,师生们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救亡思想;普通百姓们也纷纷捐钱捐物,为抗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而在总统府内,蒋介石密切关注着各战区的战况,同时也在积极谋划新的战略部署。他知道,虽然通电全国鼓舞了士气,但要真正取得抗战的胜利,还需要制定出有效的作战计划,调整军事部署。
“通知各战区将领,尽快来南京开会。我们要根据当前局势,重新制定作战方案。”蒋介石向秘书下达命令。他的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一定要带领全**民,将日本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