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 第200章 空军及海军那边也必须要新式装备。

海天防线的破晓

南京总统府的防空洞里,潮湿的霉味混着油墨气息,蒋介石盯着墙上的作战地图,红蓝箭头在长江流域犬牙交错。

淞沪会战的硝烟未散,海军司令陈绍宽攥着电文的手微微发颤:“委座,江阴要塞的舰艇已损失过半,日军航母编队正沿长江溯流而上,我们的老舰连防空火力都难以支撑。”与此同时,空军参谋长周至柔将最新的战损报告推上前:“战斗机现存不足百架,且多为老旧型号,面对日军零式战机,根本无法形成有效制空。”

蒋介石的食指重重叩击地图上的上海坐标:“没有制空制海权,前线将士的血就白流了!”他转向宋子文,“欧洲之行必须再添一桩——采购海军舰艇与先进战机!”宋子文面色凝重:“委座,德国对日本忌惮颇深,英国又忙于欧洲防务,恐怕……”“去美国!”蒋介石突然起身,军装下摆扫落桌上的铅笔,“罗斯福政府总不会坐视日军独霸太平洋!”

一周后,宋子文带着技术专家团队踏上跨洋航程。在华盛顿,他们遭遇的却是冰冷的外交辞令。美国国务院官员推说《中立法案》限制军售,五角大楼的将领则以“装备优先供应本土”为由婉拒。宋子文在会议室里展开泛黄的《九国公约》:“诸位,日军轰炸上海平民时,用的正是贵国出售的航空燃油。若中国沦陷,日本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东南亚——那可是美国的橡胶与石油命脉!”

谈判陷入僵局时,转机出现在民间。华裔航空工程师林虎联络美国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在洛杉矶组织了一场飞行表演。

老旧的霍克战机与崭新的p-40战斗机同场竞技,当中国飞行员驾驶霍克做出高难度规避动作时,看台上的美国民众爆发出热烈掌声。陈纳德抓住机会向媒体疾呼:“这些中国青年,正在用古董对抗现代化战争!”舆论压力下,罗斯福总统终于松口,同意以“租借法案”形式向中国提供100架p-40战机。

海军的求援之路却更加艰难。英国拒绝出售现役舰艇,德国甚至暗示“与日本合作更符合利益”。

宋子文辗转找到意大利军火商,对方却狮子大开口:“每艘驱逐舰的价格,相当于你们半年的海关收入。”

关键时刻,陈绍宽秘密飞抵意大利,带着精心准备的战略方案:“贵国若协助中国重建海军,不仅能打破日本在东亚的海上霸权,未来地中海航线也将多一个可靠盟友。”经过三个月拉锯,意大利同意出售两艘退役驱逐舰,并转让鱼雷艇制造技术。

当第一批p-40战机拆解成零件,通过驼峰航线运往昆明时,滇缅公路的运输队正与日军空袭赛跑。机械师们在简易机库里日夜组装,手指被金属划破也浑然不觉。

空军教官李向阳抚摸着崭新的战机,对学员们说:“这不是飞机,是全国百姓省吃俭用换来的命!”在重庆白市驿机场,年轻飞行员们在机翼下刻下“还我河山”的血字,誓要让日军尝到被击落的滋味。

海军这边,新购的驱逐舰“宁海二号”在意大利船厂改装时,中日双方的谍报战已悄然打响。日本特务企图破坏舰体核心部件,中国驻意武官带领侨胞组成护卫队,日夜驻守船厂。1938年深秋,当这艘挂着青天白日旗的战舰驶入长江时,武汉三镇的百姓挤满码头,鞭炮声与欢呼声盖过了江面的涛声。

然而,新式装备的到来并未立刻扭转战局。

日军凭借数量优势,对中国空军基地展开疯狂报复。在南昌空战中,刚装备p-40的中国飞行队遭遇伏击,五架战机被击落。李向阳在坠机前最后一刻,将失控的战机撞向日军轰炸机编队,用生命践行了“与敌同归于尽”的誓言。

海军方面,“宁海二号”在江阴保卫战中被日军轰炸机重创,水兵们泡在齐腰深的海水里坚持开炮,直到军舰沉入江底。

这些惨烈的牺牲,反而点燃了中**民的斗志。

空军技术人员在战火中摸索出“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海军则将鱼雷艇分散部署在长江支流,专打日军运输船。蒋介石在军事会议上举起一封阵亡飞行员的遗书:“看看这些年轻人的血!我们每多争取一艘舰艇、一架战机,就是在为他们多争取一分胜利的希望!”

夜色中的重庆,防空警报突然响起。蒋介石站在官邸阳台上,看着中国战机的探照灯划破夜空。远处传来零星的爆炸声,却不再像数月前那样令人胆寒——因为此刻的天空与江面,终于有了属于中国的钢铁防线在轰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