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 第31章 东京密谈余波:当“禁杀令”撞上军国主义铁壁(五)

(时间轴:保守派上书后三日内,东京暗流与前线暴行交织)

一、永田町的“废纸篓”(08:00-09:30)

梅雨将参谋本部的水泥地泡得发胀。东条英机用军靴碾过一份文件,“严禁屠杀”的字样在泥泞中扭曲成灰。副官递来新到的战报,华北某联队“清剿战果”栏赫然写着:“处决俘虏473人,焚毁村落28处。”

“把松本那群人的‘建议书’归档。”东条冷笑,指腹划过战报上的血渍,“归到‘非皇道思想’类。”窗外传来卡车轰鸣,宪兵队押解着戴镣铐的文职人员——其中一人怀里还揣着被撕碎的《日内瓦公约》译本。

走廊尽头,佐藤贤了捡起半张飘落的建议书残页。他凝视“人道”二字,想起三年前南京城外,松井石根指挥部传出的那句:“降者皆杀,以绝后患。”

二、贵族院的沉默共谋(11:00-12:45)

西园寺公望将冷透的茶盏推给管家。案头摆着天皇御批的《战时特别法令》,墨迹下压着保守派联名信的复印件,页眉处红笔批注:“与圣战宗旨相悖,不予采纳。”

“老爷,松本的妻子在门外。”管家压低声音,“抱着三个月大的孩子,说丈夫‘失踪’了。”

老贵族的手杖重重杵在榻榻米上。他想起明治年间编纂的《教育敕语》,如今那些“仁爱”“信义”的训诫,早被陆军省的《战阵训》碾作齑粉。

纸门外传来脚步声,东条的副官送来新文件:“华北方面军请求增拨毒气弹。”西园寺颤抖着盖上印章,蜡油滴在建议书残留的“百姓”二字上,凝成暗红色的痂。

三、前线的“反向执行”(16:00-17:30)

镜头切至华北战场。中佐山本读着参谋本部密电,嘴角勾起狞笑。电报空白处潦草地写着:“所谓‘禁杀令’,视作反战言论处理。”他转身对传令兵嘶吼:“告诉联队,今晚的‘夜袭演练’,用俘虏当活靶!”

战壕里,新兵小林攥着家书——母亲在信里说,东京报纸登了“善待支那人”的社论。而此刻,他正被迫将刺刀捅进战俘的胸膛,温热的血溅在“武运长久”的护身符上。

夜空炸开照明弹时,山本举起望远镜。三百米外的村庄燃起大火,妇女的尖叫混着军犬的吠叫。他摸出怀表,表盖内侧的樱花照片上,妻子笑容温婉,却映不出他眼底的兽性。

四、书房里的自毁(22:00-23:30)

东京某文官私宅。大藏省官员藤田锁死书房,将所有保守派往来信件投入火盆。火苗舔舐着“禁杀”“公约”等字眼,他想起上周在宪兵队目睹的惨状——松本的指甲被拔光,却仍死死攥着半张《海牙公约》。

“父亲,外面有宪兵车的声音!”

女儿的惊呼从楼下传来。藤田抓起建议书原件,最后看了眼二十三个签名——其中五个已被列为“通敌叛国”。火焰吞没纸张的刹那,他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而窗外的雨,正将血迹般的火光浇成灰烬。

五、晨雾中的勋章(次日05:00)

东条在办公室佩戴旭日勋章,镜面映出墙上的天皇肖像。副官呈上最新战报:“华中方面军超额完成‘肃正指标’,处决可疑人员1.2万。”

他将勋章别正,金属棱角刺痛掌心。昨夜宪兵队送来的松本尸检报告还在抽屉底层,死因栏写着“突发疾病”,而真实记录——“拒签‘屠杀合理化’声明,遭水刑致死”——已被付之一炬。

窗外,新兵列队唱着《同期之樱》走向码头。东条望向樱花树,飘落的花瓣覆在参谋本部的铁门上,宛如未干的血。

ps:本章通过“高层漠视—贵族院默许—前线暴行—抗争者毁灭”的多线叙事,强化保守派主张的无力与军国主义体制的绝对主导。穿插前线血腥细节与文书处理黑幕,用对比揭露所谓“禁杀令”在暴行机器中的荒诞性,避免美化战犯嫌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