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 第240章 蒋介石:淞沪战事是结束了,可是....

暗潮汹涌:和平表象下的危机

南京总统府的防空洞内,白炽灯管在潮湿的空气中滋滋作响。

蒋介石将淞沪停战协议重重拍在会议桌上,羊皮手套下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水晶吊灯的光影在他紧绷的脸上晃动,映得那份墨迹未干的协议仿佛一张破碎的蛛网。

\"淞沪战事是结束了,可是...\"蒋介石摘下手套,指尖划过地图上长江防线的标记,\"日本内阁不过是在积蓄力量。诸君请看——\"他突然扯动红绸,将覆盖的巨幅华东地图完全展开,密密麻麻的蓝旗几乎淹没了上海周边,\"东京新组建的第九师团已抵达济州岛,海军第三舰队正在舟山群岛游弋。\"

会议室陷入死寂,唯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格外刺耳。陈布雷推了推金丝眼镜,翻开最新截获的密电:\"委座,关东军有向华北异动的迹象。\"话音未落,戴笠匆匆而入,军靴在水泥地上划出刺耳声响:\"上海租界内发现日军特务据点,正在秘密囤积军火。\"

蒋介石点燃雪茄,烟雾在防空洞低矮的穹顶下盘旋不散。他想起签订协议那日,日本代表松井脸上若有似无的冷笑,此刻仍如芒在背。\"告诉顾祝同,立即启动'江防加固计划'。\"他的目光扫过参会将领,\"从武汉抽调三个德械师,伪装成民夫分批进驻江阴要塞。\"

此时的淞沪战场,彭善妹正在瓦砾堆中清理朱赤的遗物。破碎的怀表、染血的钢笔在帆布上整齐排列,铜哨突然发出细微震颤。她抬头望向黄浦江面,几艘悬挂中立国旗帜的货轮正缓缓驶入港口——这些船只在停战协议签订后突然激增,甲板上覆盖的油布下隐约露出棱角。

\"姑娘,这些是刚从码头运来的物资。\"两名士兵抬着木箱经过,木箱缝隙渗出暗红液体。彭善妹借口帮忙,悄悄掀开箱角,赫然发现里面竟是拆解的步枪零件。她心跳骤紧,想起朱赤作战笔记里的警示:\"敌人的伪装往往藏在最意想不到之处。\"

当夜,彭善妹摸黑来到孙元良的临时指挥部。月光下,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正对着地图皱眉,案头摆着多封前线密报,都指向同一疑点——租界内频繁进出的\"民用船只\"。\"孙旅长,我在码头发现了可疑物资。\"她展开偷画的零件草图,铜哨在胸前泛着冷光。

孙元良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抓起电话接通南京,听筒里传来陈诚疲惫的声音:\"委员长已经收到类似情报,怀疑日军在策划'假和平,真渗透'。\"窗外突然响起凄厉的防空警报,探照灯的光束划破夜空,照亮江面游弋的不明船只。

蒋介石在总统府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地图上,代表日军的蓝旗如同癌细胞般向杭州湾蔓延。\"立刻封锁长江口!\"他将雪茄狠狠按进烟灰缸,\"给英国大使发电,抗议租界包庇日军行径!\"话音未落,侍卫长冲进来报告:\"上海虹桥机场遭到不明身份武装袭击!\"

消息传到淞沪,彭善妹正在给孩子们分发救济粮。爆炸声响起的瞬间,她本能地护住身边的孩子,碎石划破脸颊却浑然不觉。远处浓烟滚滚,那正是协议中规定的非军事区。她握紧铜哨,突然想起朱赤牺牲前说的话:\"只要敌人还在觊觎,和平就是最危险的陷阱。\"

孙元良的部队迅速进入戒备状态。战壕里,士兵们擦拭着久违的枪炮,弹药箱的碰撞声在夜色中回荡。彭善妹主动请缨加入担架队,她知道,所谓的和平协议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宁静。当第一发炮弹落在江防工事上时,她望着漫天火光,将铜哨贴在胸口——朱赤,这一次,我们依然不会退缩。

南京的蒋介石盯着不断更新的战报,眼中燃烧着怒火。他抓起电话,声音冷得如同腊月寒冰:\"给我接张治中!告诉第九集团军,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浦东!这场戏,该让日本人知道,中国人的底线,绝不是一纸协议就能践踏的!\"窗外,暴雨倾盆而下,冲刷着总统府门前的石狮,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