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 第275章 张学良:不瞧瞧这是谁的地盘!竟如此放肆!

风云骤起:日军新攻势与东北军坚守

张学良在指挥部中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鬼冢雄一虽已被擒,但日军的威胁并未解除,尤其是得知山本耀司谋划新进攻方案后,他深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此时,参谋走进来报告:“长官,各地爱国将领纷纷回电,表示愿尽己所能提供支援,有的承诺调派部队,有的会筹集物资送往东北。国际上也有一些正义人士发声,谴责日军的侵略行径。” 张学良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只要全**民团结一心,小鬼子绝讨不到便宜。但我们不能只靠外援,还得把自身力量巩固好。”

他随即召集将领,开始重新规划防线。“日军此次集中优势兵力,我们不能硬拼。把防线分成多个梯队,前方设置障碍迟滞日军,后方加强火力支援。” 张学良指着地图说道,“重点防守几个战略要地,像东山口、西炮台,这些地方一旦失守,沈阳城就危险了。”

将领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众人一起商讨着如何布置兵力、安排火力点。

在沈阳城的工坊里,工匠们日夜赶工,为东北军打造武器装备。铁匠们挥汗如雨,铁锤与铁块碰撞,火星四溅,打造出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和箭矢。木工们则忙着制作木质掩体和简易的攻城器械。一位老工匠边干活边念叨:“东北军在前线拼命,咱也得把东西做好,让他们多些杀敌的家伙。”

城外的农田里,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协助东北军挖掘战壕。男女老少齐上阵,铁锹翻飞,泥土飞扬。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负责深挖,妇女们则在一旁传递工具、运送泥土,孩子们也帮忙递水送饭。大家齐心协力,一条条战壕在田野间延伸开来。

而在日军关东军司令部,山本耀司正在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他派出侦察小队,密切监视东北军的动向,试图找出防线的薄弱之处。同时,他向其他地区的日军求援,要求增派部队和武器装备。“这次一定要拿下沈阳,消灭东北军。” 山本耀司咬牙切齿地说道。

日军的运输队不断将枪炮、弹药和粮草运往沈阳前线,士兵们也在加紧训练,进行攻城演练。他们搭建起模拟城墙,练习攀爬、爆破和火力配合。指挥官在一旁大声呼喊着指挥口令,督促士兵提高作战技能。

随着双方备战的进行,大战的气氛愈发浓烈。天空中,日军的侦察机不时掠过沈阳城上空,东北军的高射炮严阵以待,一旦敌机靠近便猛烈开火。地面上,双方的巡逻队频繁遭遇,小规模冲突不断。

这一日,日军的先头部队开始向东北军防线试探进攻。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进,不时用炮火轰击东北军的前沿阵地。东北军士兵们趴在战壕里,紧紧握住手中的枪,等待着敌人靠近。当日军进入射程范围,指挥官一声令下:“打!” 顿时,枪声、炮声齐鸣,子弹如雨点般射向日军。

日军被突如其来的火力压制,纷纷寻找掩体躲避。但他们很快组织起反击,轻重机枪疯狂扫射,炮弹不断在东北军阵地上爆炸。一时间,硝烟弥漫,尘土飞扬,双方陷入激烈交火。

在战斗的间隙,张学良亲自到前线视察。他穿梭在战壕中,鼓励士兵们:“弟兄们,坚持住!咱们身后就是沈阳城,就是咱的家,绝不能让小鬼子踏进去一步!” 士兵们看到张学良,士气大振,纷纷高呼:“保卫沈阳!”

日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东北军的防线承受着巨大压力。一些前沿阵地被日军突破,东北军战士们与日军展开近身肉搏。他们用刺刀、匕首,甚至拳头和牙齿与敌人拼杀,鲜血染红了战壕。

在激烈的战斗中,张学良不断调整战术。他命令预备队投入战斗,填补防线的缺口,同时派出小股部队绕到日军侧翼,进行骚扰攻击。这些小股部队如灵活的游鱼,在日军后方神出鬼没,袭击日军的运输队、通讯线路,打乱日军的部署。

而在沈阳城内,百姓们也在为战斗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医护人员在临时搭建的医院里,紧张地救治伤员;学生们组成宣传队,在街头巷尾鼓舞士气,呼吁更多人支持东北军;商家们纷纷捐出物资,为前线提供急需的生活用品。

战斗持续了数日,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东北军在张学良的带领下,始终坚守着防线,没有让日军得逞。日军的进攻一次次被击退,他们始终无法突破东北军的坚固防御。

山本耀司看着久攻不下的沈阳城,心中焦急万分。他不断催促部队加紧进攻,甚至亲自到前线督战。但东北军的顽强抵抗让他头疼不已,他意识到,想要拿下沈阳,绝非易事。

而张学良望着硝烟弥漫的战场,心中明白,这场战斗还远未结束。他将继续带领东北军,与日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了东北这片土地,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坚守到底。

在战斗的间隙,东北军的情报人员又截获了一份重要情报。日军似乎在策划一场更大规模的联合进攻,试图从多个方向对沈阳城发动总攻。张学良拿到情报后,立刻召开紧急会议,与将领们商讨应对之策。

“看来日军是要孤注一掷了。我们的防线虽然暂时稳住,但如果日军多路并进,压力会非常大。” 张学良神色凝重地说道,“我们需要重新整合兵力,重点防守主要通道,同时加强城防建设。”

将领们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有的主张在城外设置更多的地雷区和障碍物,迟滞日军的推进速度;有的建议加强与周边抗日武装的联系,形成联合防线。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确定了新的防御方案。

东北军开始按照新方案进行部署调整。士兵们日夜不停地在城外埋设地雷,砍伐树木设置路障,在主要通道上挖掘陷阱。城墙上也增加了更多的防御工事,架设了更多的火炮和机枪。

与此同时,张学良派出使者,与周边的抗日义勇军取得联系。使者们穿越日军的封锁线,历经艰险,终于找到了几支抗日武装。他们向义勇军首领们说明情况,传达了张学良联合抗日的意愿。义勇军首领们纷纷表示愿意与东北军携手作战,共同抵御日军。

在日军内部,对于下一步的进攻方案也存在着分歧。一些军官认为应该继续正面强攻,凭借优势火力和兵力压垮东北军;而另一些军官则主张采取迂回战术,从侧面或后方突破东北军防线。山本耀司权衡再三,最终决定采取两面夹击的策略,一部分部队继续正面进攻,吸引东北军主力,另一部分部队则从侧翼迂回,试图绕过东北军的坚固防线,直插沈阳城。

大战前夕,双方都在紧张地准备着。沈阳城内外弥漫着一股肃杀的气息,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百姓们也感受到了大战将至的紧张氛围,他们纷纷躲在家中,祈祷东北军能够取得胜利。

终于,日军发动了总攻。正面的日军如潮水般涌来,炮火轰鸣,硝烟遮天蔽日。东北军战士们毫不畏惧,他们在掩体后沉着应战,用密集的火力还击日军。侧翼的日军也在小心翼翼地推进,试图避开东北军的耳目,寻找突破口。

但东北军早已做好了准备。侧翼的部队及时发现了日军的迂回行动,迅速组织起反击。双方在野外展开了激烈的遭遇战,枪炮声、喊杀声震耳欲聋。东北军凭借着熟悉地形的优势,与日军展开周旋,不断给予日军打击。

正面的战斗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日军的冲锋一波接着一波,东北军的防线多次面临危机,但战士们始终坚守着,用生命扞卫着每一寸土地。张学良在指挥部里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不断发出指令,调兵遣将,确保防线的稳固。

这场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数天数夜,双方都伤亡惨重。但东北军在张学良的带领下,在全体将士的浴血奋战下,在百姓和抗日义勇军的支持下,成功抵御了日军的总攻,守住了沈阳城。

然而,张学良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日军不会轻易放弃。未来,东北军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战斗,但他和他的将士们将始终坚定地站在抗日的最前线,为了东北的光复,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奋勇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