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 第58章 雨夜兵谏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第58章 雨夜兵谏

作者:孙苏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6 09:38:24 来源:小说旗

(1937年10月27日夜 上海郊外临时指挥部)

煤油灯芯突然爆开火星,将孙元良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像具僵直的剪影。他盯着手中揉皱的电报,委员长“务保江湾不失”的朱批在闪电映照下泛着暗红,仿佛凝固的血。

“师长,153旅已在杨泾港待命。”张平的声音裹着雨声,竹制指挥棒无意识地叩击沙盘边缘,“若分出一个团去江湾,剩下的兵力连两座碉堡都啃不下来。”

李翔突然扯下胸前的伤兵证,金属链撞在木桌上叮当作响:“上个月罗店突围,153旅为救友军折了半员骨干。现在要他们拿命填江湾?”他脖颈青筋暴起,“南京那些老爷根本不知道——”

“住口!”孙元良的军靴碾过满地烟蒂,溅起细小的火星。他望向窗外,雨幕中37旅新兵扛着假炮的身影正隐入夜色,竹制炮筒在闪电下泛着惨白。南京的电令与前线的存亡像两股绞索,正在勒紧他的咽喉。

王强突然翻开侦察日志,泛黄纸页间滑落半片日军传单:“‘皇军将踏平苏州河’——这是今天在难民区捡到的。”他的指尖停在地图上的“江湾机场”,“委座担心机场失守影响国际观瞻,可日军真正的矛头……”

赵刚的发报机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新截获的日军密电译出:“第9师团明日卯时增调重炮至蕴藻浜北岸。”陈辉的声音带着颤音:“师长,这比我们预计的提前了十二个小时。”

孙元良的太阳穴突突跳动。他想起三日前在苏州河救起的小女孩,沾满血污的手死死攥着半块烧饼。此刻那双眼仿佛又在黑暗中浮现,与委员长电文里“国际影响”的措辞重叠成刺目的漩涡。

“参谋长,”他突然转向张平,“把江防图拿来。”

煤油灯将地图上的苏州河染成蜿蜒的墨色。孙元良的钢笔尖悬在“刘家行”渡口,那里离江湾不过五里,却驻守着税警团残部临时拼凑的防线。

“让税警团把所有汽油桶埋在刘家行河堤下。”他的笔狠狠戳进纸面,“再调一个连的机枪手伪装成主力,明早六点准时点火。”

李翔倒抽冷气:“师长,这是……”

“声东击西。”孙元良扯下领口的风纪扣,喉结在阴影里上下滚动,“刘家行离机场近,日军侦听电台一旦截获‘江湾遇袭’的假情报,必然分兵。”他望向王强,“153旅提前两小时行动,趁日军调动时强渡杨泾港。”

窗外传来沉闷的雷声,混着远处隐约的炮响。赵刚捧着刚译好的密电踉跄而入:“薛岳将军回电,195师可提前至丑时佯攻,但要求我们……”

“告诉他,十五分钟后刘家行火光为号。”孙元良抓起军帽扣在头上,雨水顺着帽檐滴进领口,“戚旅长那边,让他做好背水一战的准备——若天亮前拿不下日军弹药库,所有人就死守杨泾港桥头堡。”

当第一声爆炸在刘家行河堤炸响时,孙元良正站在指挥部最高处。火光映红苏州河面,伪装成主力的机枪手将曳光弹打向夜空,在雨幕里织成虚假的火网。他摸出怀中的家信,妻子临别的字迹被雨水晕开,却清晰记得那句“家国平安”。

“师长!日军向刘家行增兵了!”陈辉的喊声混着探照灯的光束扫过天际。孙元良望着地图上杨泾港的标记,那里153旅的战士正抱着爆破筒涉入刺骨的河水。委员长的电令还揣在他内袋,此刻却被体温焐得发烫。

雨越下越大,淹没了远处传来的冲锋号。孙元良转身时,看见李翔正将最后一枚迫击炮弹推进炮膛,弹壳上“南京制造”的字样在火光中忽明忽暗。

ps:本章通过雨夜决策的密集冲突,展现孙元良在军令与战局间的艰难抉择。以细节推进节奏——从电文朱批到难民传单,从刘家行火攻到杨泾港夜渡,将战术部署与人物心理交织。通过环境描写强化戏剧张力,如雨水浸透的家信、被体温焐热的电令,暗喻军人在忠与义间的挣扎,为后续战役转折埋下多重伏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