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山村灵异集录 > 第122章 ~ 穿越之毒医嫡女复仇记《11》终

山村灵异集录 第122章 ~ 穿越之毒医嫡女复仇记《11》终

作者:李紫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28 01:36:11 来源:小说旗

霍山河眼见此前手段未能成功遏制苏恒泰与楚若琳推行新政,不禁恼羞成怒,决意铤而走险,使出更为狠辣的招数。他买通了宫中一位颇受皇帝信任的太监林震,谋划让林震在皇帝面前进献谗言,诋毁三皇子与楚若琳。

林震收受霍山河的重金贿赂后,趁皇帝处理政务之际,佯装不经意地提及:陛下,近日奴才听闻一些有关三皇子和楚姑娘的传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帝正因朝中诸事烦忧,眉头微蹙,抬眼道:但说无妨。

林震故作犹豫之态,嗫嚅道:陛下,有人传言三皇子表面积极推行新政,实则意在笼络人心、扩充自身势力。而那楚姑娘,更是居心叵测,她出自文国公府,背后恐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皇帝听后,心中一凛,却并未即刻表态,只是沉吟不语。林震见状,又添油加醋地说了些捕风捉影之事,试图加深皇帝对于楚若琳的怀疑。

与此同时,霍山河又安排人手在京城四处散布谣言,称苏恒泰与楚若琳勾结外敌、意图谋反,新政不过是他们迷惑众人的幌子。一时间,京城内人心惶惶,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

苏恒泰与楚若琳得知这些谣言后,深知事情的严重性。苏恒泰心急如焚,说道:楚姑娘,这些谣言来势汹汹,若不尽快澄清,父皇恐怕会对我们心生猜忌,新政也将彻底夭折。

楚若琳同样面色凝重,但她竭力让自己保持冷静,思索片刻后说道:殿下,此事急不得。霍山河既然敢如此大张旗鼓地造谣生事,必定有所准备。我们贸然进宫向陛下解释,恐难取信于陛下,反倒会被霍山河等人抓住把柄。

苏恒泰焦虑地在厅中踱步,那依楚姑娘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

楚若琳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们先从谣言源头查起,顺藤摸瓜,找出霍山河等人操纵此事的证据。同时,争取朝中正直大臣的支持,让他们在陛下面前为我们说话。此外,向民众展示新政的好处,让百姓信任我们,自发为我们辟谣。

苏恒泰听后,心中稍定,立刻依楚若琳的建议展开行动。他们派出众多人手在京城明察暗访,终于找到了一些受霍山河指使散布谣言的人。经过审讯,这些人供出背后主使正是霍山河。

而在朝中,苏恒泰与楚若琳平日的为人和才能有目共睹,一些正直大臣纷纷站出来,向皇帝进言,力证他们的清白。与此同时,新政在一些地方初显成效,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开始自发反驳那些谣言。

皇帝并非昏庸之主,见此情形,心中对苏恒泰与楚若琳的怀疑逐渐消散。但霍山河等人并未就此罢手,他们见阴谋即将败露,决定破釜沉舟,发动最后一击,打算在一次朝会上,联合众臣弹劾三皇子与楚若琳,妄图一举将他们扳倒…

朝会之日,气氛格外凝重。霍山河率领一众附和他的大臣,早早便在朝堂商议弹劾之事,势要在今日将三皇子与楚若琳置于死地。

待皇帝登上龙椅,众人行礼参拜完毕,霍山河率先出列,手捧弹劾奏章,高声奏道:陛下,臣有本启奏。三皇子与文国公府楚若琳,居心叵测,意图谋反。他们借推行新政之名,笼络人心,私结党羽,于京城内外散布不利于朝廷的谣言,扰乱民心,其心可诛!望陛下明察,严惩此二人,以正朝纲!

说罢,他将奏章呈给太监,由太监转呈给皇帝。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出列,随声附和,一时间朝堂上弹劾之声不绝于耳。

苏恒泰心中愤怒,却仍强自镇定,出列说道:父皇,儿臣冤枉!霍山河等人纯属污蔑。儿臣一心为大丰朝的繁荣昌盛,推行新政也是为了国家和百姓,何来谋反之意?

楚若琳也神色坦然地站出来,说道:陛下,霍丞相所言毫无根据。近日京城谣言四起,实乃霍山河等人暗中操纵,意在破坏新政、打压三皇子。臣等已查明真相,有证据在此。言罢,她将从造谣之人处获取的口供及相关证据呈上。

皇帝接过证据,仔细查看,脸色愈发阴沉。霍山河见状,心中有些慌乱,但仍强辩道:陛下,这些证据定是他们伪造的,旨在混淆视听、逃脱罪责。陛下切不可轻信啊!

这时,平日里与三皇子交好的几位大臣也纷纷站出来为他说话。陛下,三皇子与楚姑娘一心为国,这几个月新政推行,已初见成效,百姓对他们感恩戴德。霍丞相此举,恐怕另有目的。

朝堂上分成两派,争论不休。皇帝扫视众人,心中思忖着各方所言。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若处理不当,朝堂必将陷入混乱。

沉默片刻后,皇帝缓缓开口道:此事朕会仔细调查,在真相未明之前,不可妄下定论。霍山河,恒儿与楚若琳,你们皆需听从朕的安排,不得擅自行动。退朝!说罢,他起身离开朝堂。

退朝后,苏恒泰与楚若琳回到府中,苏恒泰有些担忧地说道:楚姑娘,虽然我们拿出了证据,但父皇似乎仍在犹豫,不知这调查结果会如何。

楚若琳微微皱眉,思索道:陛下一向圣明,定会查明真相。只是霍山河等人必定不会就此罢休,他们或许还会有其他动作。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需继续收集霍山河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的证据,增加胜算。

果然,霍山河回到府中后,与心腹商议道:今日之事虽未成功,但也不能让三皇子好过。我们要尽快找到更多能坐实他们罪名的证据,同时再想办法拉拢一些中立大臣,在下一次朝会上,务必将他们扳倒!

两方人马都在暗中较劲,一场更为激烈的朝堂风暴即将来临,而大丰朝的未来,也随着这场争斗,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恒泰与楚若琳争分夺秒地收集霍山河的罪证。楚若琳凭借其缜密心思和出色谋划能力,安排人手对霍山河及其党羽的日常活动进行全方位监视。

与此同时,苏恒泰则与朝中一些中立大臣频繁接触,向他们阐明新政的意义以及霍山河等人的险恶用心,争取他们的支持。这些中立大臣原本对苏恒泰与霍山河的争斗持观望态度,了解事情真相后,纷纷对霍山河的行为表示不齿,逐渐倾向于苏恒泰一方。

另一边,霍山河也没闲着。他买通一些市井无赖,企图制造更多不利于苏恒泰与楚若琳的事端,加深皇帝对他们的厌恶。然而,楚若琳早料到霍山河会有此招,提前安排人手在京城各处布防,霍山河等人稍有动作,便能及时制止。

经过一番艰苦调查,苏恒泰与楚若琳终于找到了关键证据,霍山河与一些地方官员勾结,私自挪用朝廷用于救灾款项、中饱私囊的账本。这本账本详细记录了每一笔款项的流向以及参与贪污的人员名单,是霍山河罪行的铁证。

苏恒泰拿着账本,激动地对楚若琳说:楚姑娘,有了这本账本,霍山河再也无法狡辩了!我们可以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让父皇严惩他!

楚若琳却显得格外冷静,她说道:殿下,虽然我们已掌握关键证据,但仍需谨慎行事。霍山河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若我们贸然行动,他的党羽可能会狗急跳墙,做出对我们不利的举动。我们需等待合适时机,一击必杀。

就在苏恒泰与楚若琳商议如何揭露霍山河罪行之时,皇帝经过多日暗中调查,也逐渐对整件事情有了清晰认识。他对霍山河的所作所为深感愤怒,但为维护朝堂稳定,决定在一次朝会上,让双方当面对质,彻底解决此事。

很快,皇帝便下旨,召集满朝文武于三日后早朝。三皇子与楚若琳得知消息,明白决战时刻即将来临。他们对证据进行了最后的整理和核实,确保万无一失。

三日之后,早朝钟声敲响,文武百官齐聚朝堂。皇帝威严地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今日早朝,朕要彻底查清霍山河弹劾恒儿与楚若琳一事。霍山河,恒儿,你们二人可有话说?

霍山河站出来,仍试图先发制人,陛下,臣所奏句句属实,苏恒泰与楚若琳意图谋反,证据确凿。请陛下速速将他们治罪,以安民心!

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霍山河…

皇帝:闷哼”一声,气的一甩手。

霍山河看着地上的账本,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双腿一软,险些瘫倒在地。他心里清楚,这本账本是他罪行的铁证,如今已无力回天。可他仍心存侥幸,妄图做最后的挣扎。

陛下,这…这账本是他们伪造的,是用来陷害老臣的啊!三皇子与楚若琳狼子野心,企图借此扳倒老臣,还望陛下明察!霍山河声泪俱下,试图以此博取皇帝的同情。

然而,皇帝此时对他的行径已洞若观火,怎会再被他蒙蔽。怒目而视,厉声道,霍山河,事到如今,你还不思悔改,妄图狡辩!朕这些日子暗中调查,所获结果与这账本相互印证,你私吞救灾款项,结党营私,意图打压朝中忠良,罪行累累,证据确凿!你还有何颜面在此狡辩?

朝堂上的大臣们听闻皇帝所言,纷纷交头接耳,对霍山河的所作所为既震惊又不齿。那些曾经附和霍山河的大臣,此刻也都面露惧色,生怕自己被牵连其中。

苏恒泰再次出列,说道:父皇,霍山河长期在朝中为非作歹,严重影响朝纲,致使新政推行困难重重。若不加以严惩,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正国法!

众大臣中,不少人纷纷点头,齐声附和:请陛下严惩霍山河!

皇帝扫视朝堂,见众人态度,心中已有决断。他一拍龙椅扶手,大声宣布:霍山河身为左丞相,不思为国尽忠,反而贪污受贿,结党营私,妄图陷害忠良,其罪当诛!即刻革去霍山河官职,抄没家产,打入大牢,择日问斩!其党羽一并彻查,绝不姑息!

霍山河听闻判决,顿时瘫倒在地,眼中满是绝望。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机关算尽,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

处理完霍山河后,老皇帝的目光转向苏恒泰与楚若琳,眼中满是欣慰之色,恒儿,若琳,此次你们受了委屈。多亏你们一心为国,坚持调查,才让霍山河的罪行得以揭露。新政推行关乎大丰朝未来,你们继续放手去做,朕全力支持你们!

苏恒泰与楚若琳连忙跪地谢恩:谢陛下信任,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

经此一事,朝堂上的阴霾一扫而空,新政推行再无阻碍。苏恒泰与楚若琳在老皇帝的支持下,加快了新政的实施步伐。在他们的努力下,大丰朝的军事、民生、经济等各方面都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军事学堂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将领,军队战斗力日益增强;兴修水利使得农田灌溉得到改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商业贸易的繁荣让大丰朝的国库日益充盈。百姓们安居乐业,对苏恒泰与楚若琳感恩戴德。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年事渐高,他越发觉得三皇子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老皇帝在朝堂上正式宣布,立苏恒泰为太子,楚若琳辅助太子处理朝中事务。

至此,大丰朝在苏恒泰与楚若琳的带领下,迈向了一个新的繁荣时代,而他们的传奇故事,也在大丰朝的土地上,被人们代代传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