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重生之最牛傻柱 > 第72章 疯狂的收藏

四合院:重生之最牛傻柱 第72章 疯狂的收藏

作者:笑胖神3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6 15:13:01 来源:小说旗

1956 年初春,北京城内春风拂面,暖意融融。

胡同里的杨柳树像是被春风唤醒了一般,纷纷抽出嫩绿的新芽,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新。

位于东四的一座四合院里,何雨柱正忙碌地擦拭着一只刚淘换来的宋代影青瓷碗。

这只瓷碗造型优美,釉色温润,仿佛散发着淡淡的历史气息。

案几上堆满了各类古籍和包裹,显然他最近在古玩收藏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傻柱!”

突然,一声清脆的呼喊从院门口传来。

何雨柱闻声抬起头,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连忙放下手中的瓷碗,快步迎了出去。

“娥子,你可算来了!”何雨柱热情地说道。

娄晓娥轻盈地走进院子,她的目光被案几上的瓷碗吸引住了。

“哟,这只影青瓷碗真不错啊!”她赞叹道。

“哈哈,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淘换来的。”何雨柱得意地笑了笑。

娄晓娥环顾四周,看到院子里堆放着许多古玩字画,眼中闪过一丝精明。

“听说你把德胜门那家古玩铺子的东西都收了?”她好奇地问。

“是啊,那些老物件儿现在虽然不值钱,但过些年就不一样了……”何雨柱信心满满地说。

娄晓娥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你说得对,这些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只是现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而已。”她的语气中透露出对古玩市场的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

“哈哈,还是娥子有眼光!”

何雨柱笑着说,“这些可都是我为你打下的江山啊!”

娄晓娥被他的话逗得咯咯直笑,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绝对能赚大钱!”

何雨柱自信满满地拍着胸脯保证道,“我已经和琉璃厂、荣宝斋的几位老师傅打过招呼了,以后他们的‘压箱底’货都归我收购。”

娄晓娥却笑着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别高兴得太早啦,这行水可深着呢,稍有不慎就会栽跟头的。”

两人正说着话,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身影走了进来。

来人正是娄晓娥的父亲娄半城。

他一进门,目光便落在了满院子的木箱上,眉头微微一皱。

“柱子啊,”

娄半城开口道,“你最近在倒腾这些玩意儿是不是有点过头了啊?”

何雨柱见状,连忙迎上前去,笑着说道:“娄叔,您可别误会,我这不是正想跟您请教嘛。”

娄半城看着他,叹了口气道:“当初还以为你只是买一点来收藏,说是欣赏呢!”

何雨柱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娄叔,您也知道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有了新的建设,有了新的发展方针,咱们这些钱到了那边不一定好用啊!”

娄半城缓缓地坐了下来,他接过娄晓娥递过来的一杯热茶,轻轻地吹了吹,然后抿了一口,目光落在了对面的何雨柱身上。

“倒腾古玩?”

娄半城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丝疑惑和审视。

何雨柱连忙点头,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是的,娄叔,我对古玩挺感兴趣的,也想尝试一下这一行。”

娄半城皱起了眉头,似乎对何雨柱的想法并不太认可:“你知道这行的风险有多大吗?”

何雨柱的笑容稍稍收敛了一些,但他还是坚定地说道:“我知道,娄叔,但是我觉得只要我小心谨慎,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娄半城摇了摇头,叹息道:“当年张伯驹先生为了一幅画倾家荡产,最后连命都搭上了。”

“这行可不是那么好混的。”

何雨柱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所以我才找娄叔您取经啊。”

“您在这方面经验丰富,一定能给我一些宝贵的建议。”

娄半城看着何雨柱,心中暗自思忖。

他知道何雨柱这个人有点小聪明,而且确实有一些独特的眼光和渠道。

如果能好好利用一下,也许对自己的生意也会有帮助。

“我都是为了咱们香江行做准备!”

何雨柱诚恳地说,“我有眼力,又有渠道,再加上您的人脉……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在古玩界闯出一片天地。”

娄半城沉思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倒也不是不行,不过你得答应我三件事。”

何雨柱连忙点头,竖起耳朵听着。

“第一,不准卖国宝。”

娄半城的语气严肃而坚定。

“我们不能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

何雨柱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知道,娄叔,我绝对不会卖国宝的。”

“第二,不准跟政府对着干。”

娄半城接着说道,“我们要遵守法律法规,不要给自己找麻烦。”

何雨柱再次点头:“我明白,娄叔,我肯定不会跟政府对着干的。”

“第三,低调行事,不准炫富。”

娄半城最后说道,“古玩这行水很深,容易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要保持低调,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

何雨柱连连点头:“我记住了,娄叔,我一定会低调行事的。”

娄半城满意地看了看何雨柱,然后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茶。

娄半城又叮嘱了几句,起身离去时拍了拍他的肩膀:\"年轻人有胆识是好事,但也得懂得见好就收。\"

待娄半城走后,娄晓娥忧心忡忡地对何雨柱说道:“傻柱,我爸他这是担心你会走上歪路啊。”

她的语气充满了忧虑,似乎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

何雨柱紧紧握住娄晓娥的手,安慰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他的目光坚定而自信,仿佛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娄晓娥稍稍放心了一些,但还是提醒道:“咱们可得小心行事,既要赚钱,又不能违法乱纪。”

她知道这是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何雨柱点点头,表示明白她的意思。

思考片刻后,提出了一个初步的计划:“这样吧,咱们先从小件古玩入手,慢慢积累经验和资金。”

何雨柱觉得这样可以降低风险,同时也能让他们逐渐熟悉这个行业。

娄晓娥对这个提议表示赞同,她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

她何尝看不出何雨柱这些年来的变化呢?

从一个只会埋头做饭的愣头青,到现在有勇有谋的生意人,娄晓娥心中既欣慰又担忧。

欣慰的是何雨柱的成长和进步,担忧的则是他在这条道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

当晚,两人躺在炕上,准备休息。

突然,何雨柱像想起什么似的,神秘兮兮地从枕头下摸出一个布包。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布包,里面露出一枚造型别致的银元。

“娥子,你看这是什么?”何雨柱得意地将银元递给娄晓娥。

娄晓娥接过银元,仔细端详起来。

当她看清银元上的图案时,不禁惊讶道:“袁大头?这东西你也收?”

她知道这种银元在市场上有一定的价值,但也存在很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别小看它,”

何雨柱一脸认真地说道,“虽然现在它才几毛钱一个,但过些年,它的价值可就不可估量啦!”

娄晓娥听后,不禁笑出了声:“你居然还想着靠这个发财?”

何雨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他压低声音说道:“当然不止这个。我还联系了好几家邮票社呢,专门收购那些年代久远的老邮票。”

娄晓娥瞪大了眼睛,满脸狐疑地看着他:“有些罕见的珍品,现在可能不过几分钱,将来真的会升值吗?”

何雨柱嘿嘿一笑,得意地解释道:“前些日子,我特意去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民国时期的邮票和银元都具有相当大的升值潜力哦!”

接着,他又补充道:“而且,俗话说得好,‘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

“现在咱们国家如此安定繁荣,不正是收藏的绝佳时机吗?”

一天傍晚,何雨柱正在准备晚餐,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喧哗。

抬头一看,竟是几位穿着体面的中年人站在门口。

\"这位就是何师傅吧?\"为首的中年人问道。

何雨柱点头:\"正是,请问几位是......\"

\"我们是琉璃厂的,听说何师傅眼光独到,特来拜访。\"

中年人递上一张名片,\"我们老板想请您鉴赏几件东西。\"

何雨柱心中一动,连忙将他们请进家中。

一番交谈后,对方果然拿出了几件稀世珍宝,请何雨柱鉴赏。

何雨柱故作惊讶,连连称赞,最后以高出市价的价格全部吃下。

送走客人后,娄晓娥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

“都是真货?\"

何雨柱神秘一笑:\"不全是,但大部分都是宝贝。”

“你知道吗?那位老板手里还有更珍贵的东西——一套完整的《四库全书》手抄本。\"

娄晓娥倒吸一口凉气:\"那可是无价之宝啊!\"

\"所以我才出高价啊,\"

何雨柱笑道,\"不过就算买不到,光今天这几件也够我们赚上一笔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何雨柱和娄晓娥一边安稳的谈恋爱,一边暗中扩大着自己的收藏。

他们与多家古玩店铺建立了联系,甚至找到了几位愿意秘密出售家传之宝的遗老遗少。

随着收藏越来越丰富,何雨柱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更大的目标——玉石。

他听说新疆的和田玉、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鸡血石以及田黄石在未来的价值不可估量,于是决定放手一搏。

为此,何雨柱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当第一批和田玉运到北平时,娄晓娥看着堆积如山的玉石,忍不住担忧道:\"这么多玉石,要是卖不出去怎么办?\"

何雨柱胸有成竹地说:\"放心吧,我已经联系好了香港的买家。”

“等时机成熟,我们就运过去,绝对能大赚一笔。\"

娄晓娥摇头叹息:\"你这胆子也太大了。万一......\"

\"没有万一,\"

何雨柱打断她的话,\"相信我,等几十年后,这些东西的价值会翻几十倍上百倍。\"

话虽如此,何雨柱不准备卖,这些东西都是留着传家,收藏的。

几个月后,何雨柱意外得到消息,有人手上有几颗罕见的钻石,愿意高价出手。

这对他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但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犹豫再三,何雨柱决定冒险一试。

他拿出全部身家,买下了这几颗钻石。

当钻石到手那一刻,他既兴奋又忐忑,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是否正确。

娄晓娥看出了他的不安:\"后悔了吗?\"

何雨柱摇摇头:\"没有,我只是担心......\"

\"担心什么变化?\"

娄晓娥轻声问道,\"其实我也一直想和你谈谈这个。”

“我有个同学在文物局工作,听说最近上面对文物买卖管得很严......\"

何雨柱心头一紧:\"那你的意思是......\"

\"我觉得我们应该见好就收,\"

娄晓娥建议道,\"先把现有的东西整理好,寻找合适的时机运出去。\"

何雨柱点点头,两人连夜商讨对策。

最后决定兵分两路:何雨柱继续在北京收购,娄晓娥则安排人前往上海、广州等地联系走私渠道。

从那之后何雨柱更加疯狂地收购古玩。

短短三个月时间,他和合作伙伴几乎搜罗了整个四九城的大部分珍品。

然而就在他准备进一步行动时,一个意外的消息让他惊出一身冷汗——有人向有关部门举报了他的行踪。

第二天,几名工作人员找上门来:\"何先生,我们是文物局的,请跟我们走一趟。\"

何雨柱镇定自若地跟着他们上了车。

一路上,他脑海中飞速思考着应对之策。

到了局里,一位中年干部接待了他:\"何先生,有人举报你非法收购国家文物,你知道这是违法的吗?\"

何雨柱装作惶恐的样子:\"长官,我不知道啊!”

“我只是喜欢收集一些老物件儿,没想到会触犯法律。\"

\"哼,少跟我装糊涂。\"

干部严厉地说,\"那些都是国家的重要文物,私人买卖是绝对不允许的。\"

何雨柱低头认错:\"是我一时糊涂,我愿意接受处罚,只求宽大处理。\"

干部冷笑一声:\"晚了!”

“你的行为已经造成严重影响,必须接受调查。\"

就这样,何雨柱被关押起来。

在审讯中,他始终坚称自己只是个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对文物价值一无所知。

由于证据不足,加上娄半城四处奔走求情,何雨柱最终被罚款后释放。

回到家,娄晓娥早已等候多时。

看到何雨柱平安归来,她激动地扑进他怀里:\"你可回来了!\"

何雨柱安慰道:\"没事,已经解决了。”

“不过我们的计划恐怕要搁置了。\"

娄晓娥摇摇头:\"不,我已经找到办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