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官场小白到主政一方 > 第2章 集市商机,新念引波澜

灌溉问题解决后,青山村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林海阳却没有闲下来。他心里琢磨着如何能让村民们增加收入,彻底改变村子的经济状况。

这天,林海阳知道邻村有个热闹的集市,十里八乡的人都会去那儿买卖东西。他灵机一动,觉得这或许是个发现商机的好机会。于是,他叫上二柱子,一同前往邻村集市。

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种摊位琳琅满目,有卖生活用品的、有卖小吃的,还有卖农具的。林海阳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海阳,咱来这集市逛啥呀?要买啥东西直接在村里小卖部不就成了。”二柱子跟在林海阳身后,一脸疑惑。

林海阳笑着说:“二柱子,我是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啥赚钱的门道,让咱村的乡亲们日子好过点。”

正说着,他们走到一个卖手工竹篮的摊位前。摊主是位老师傅,竹篮编得精致又实用,不少人围在那里挑选购买。

林海阳拿起一个竹篮,仔细端详,问老师傅:“大爷,您这竹篮编得真好,一天能编多少个呀?”

老师傅乐呵呵地回答:“小伙子,我年纪大了,一天也就编三四个。这竹篮都是自己砍竹子,自己编,虽说费点功夫,但不愁卖。”

林海阳心中一动,又问:“大爷,您这竹篮卖多少钱一个呀?”

“十五块一个,便宜实惠,大家都愿意买。”老师傅说道。

林海阳在心里算了笔账,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增收项目。如果能组织青山村的村民编织竹篮,拿到集市上卖,应该能赚不少钱。

回到村里,林海阳立刻找到村支书李大爷,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李大爷,我觉得咱村可以组织村民编竹篮卖,咱村竹子多,材料不愁,而且编竹篮技术含量不算高,大家一学就会。”林海阳兴奋地说道。

李大爷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会儿说:“海阳,想法倒是不错,可这编出来能卖出去吗?咱没销路啊。”

林海阳信心满满地说:“李大爷,销路的事儿我来想办法。邻村集市就有市场,而且我还可以去联系一些城里的杂货店,看能不能批量供货。”

李大爷点了点头,“那行,你先去试试,不过这事儿得跟乡亲们商量好,别到时候大家费了力,却赚不到钱。”

随后,林海阳挨家挨户去动员村民。他先来到张大伯家。

“张大伯,我跟您说个事儿。咱村打算组织编竹篮卖,您会编竹篮不?”林海阳问道。

张大伯笑着说:“编竹篮我倒是会,以前年轻的时候编过,就是不知道现在手艺生疏了没。”

林海阳忙说:“那正好呀,张大伯。您要是带头编,给大家起个示范作用,肯定行。而且编竹篮能赚钱,增加点收入。”

张大伯有些犹豫,“海阳,这能赚钱吗?别到时候白忙活。”

林海阳耐心解释:“张大伯,我去集市看过了,竹篮销路挺好的。只要大家好好编,肯定没问题。而且就算卖不出去,咱也没损失啥不是?”

张大伯想了想,“行,海阳,我信你这娃,我试试。”

接着,林海阳又去了其他几家。有些村民一听能赚钱,很感兴趣,立刻表示愿意参与;但也有些村民持怀疑态度,担心卖不出去。

经过几天的动员,终于有不少村民愿意尝试编竹篮。林海阳请来了邻村编竹篮的老师傅,给大家传授技巧。

“大家注意啊,这竹子要选好,粗细均匀,编的时候手法要稳……”老师傅耐心地讲解着。

村民们围在一旁,认真学习。二柱子学得不太熟练,编得歪歪扭扭,忍不住抱怨:“海阳,这看着容易,做起来咋这么难啊。”

林海阳笑着鼓励他:“二柱子,别着急,多练几次就好了。你看张大伯,人家这不就编得有模有样了。”

在大家的努力下,渐渐地,村民们编竹篮的手艺越来越熟练。看着一堆堆编好的竹篮,林海阳开始为销路奔波。他先去了邻村集市,和几个摊位老板谈合作,又跑了城里几家杂货店。

“老板,您看看我们村编的竹篮,质量好,价格也实惠,您要不要进点货?”林海阳向杂货店老板推销道。

老板拿起竹篮看了看,“小伙子,你这竹篮确实编得不错,价格也合适,先给我来一百个试试吧。”

林海阳心中大喜,“好嘞,老板,您放心,我们一定按时给您送货。”

回到村里,林海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村民们都欢呼起来。

“海阳,真有你的!这竹篮真能卖出去。”刘富贵高兴地说。

林海阳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笑着说:“乡亲们,这只是个开始,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以后赚钱的机会多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