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官场小白到主政一方 > 第66章 舆论风暴下的高阳风云

赖书记开完会,匆匆从省城赶回高阳县。与此同时,朱总也放心不下这边的情况,派出了最得力的副总来到高阳县,密切关注事情的进展。

而赖书记安排纪委书记暗自调查林业局的结果也已经有了眉目。就在那天早上刚上班,县宣传部部长神色匆匆地找到赖书记的秘书,手里拿着一份省报,神色凝重地递给他,说道:“你看看这个,事情闹大了!”秘书接过报纸,只见整个版面都是醒目的标题——《高阳县:林业之蠹与基层之光的对决》,标题下方,把林业局的恶行揭露得淋漓尽致,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利剑,直刺**的心脏。

同时,报道把河东镇林海阳称赞得不得了,将他为老百姓做实事的点点滴滴都详细记录在其中。不仅提到了他在冰冻灾害期间为村民的辛勤付出,还把他为摊贩老人出头,一锅端掉地痞流氓以及相关派出所所长的事也一并写了进去。

此时,在河东镇政府,镇上同事拿着报纸,兴奋地冲进办公室喊道:“林主任,你上报纸了,快看呐!”办公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大家纷纷围过来传阅报纸。只有吴蓝显得比较淡定,因为她多少知道一些内情。

林海阳看到报纸后,却震惊不已,气呼呼地对吴蓝说:“这事你知道是不是?怎么能这样写呢!还有很多类似的干部比我们做得好,我们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哪能这么大事宣扬,我都不好意思了。”

吴蓝赶忙解释道:“我也没想到廖记者会来这么大手笔啊,我以为她就简单描述一下,重点放在林业局**问题上呢。”

在高阳县政府,这份报纸引发了轩然大波,县里的领导们忧喜参半。忧的是,在本县竟然出现了林业局这样的蛀虫部门,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喜的是,公务员队伍里还有林海阳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基层的黑暗角落。

县委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应对之策。会上,对于林业局的清查,大家一致同意,必须严肃处理这个**的部门。然而,对于林海阳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

有的领导皱着眉头,一脸不满地说:“林海阳这同志没有大局观,为了自己能出头,竟然把林业局当成了靶子,这不是成了他扬名的道具吗?”

赵长河也附和道:“他一个人的行为,影响了整个高阳县的形象,这事儿可不能就这么轻易算了。”

但也有领导对林海阳表示钦佩,反驳道:“林海阳同志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好事,他敢于和**作斗争,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怎么能这样指责他呢?”

赖书记听着大家的争论,缓缓开口说道:“林海阳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一心为百姓,不畏强权,敢于揭露**。我们应该看到他的闪光点,以他为标杆,激励更多的干部为人民服务。”赖书记的话,基本定下了一个大调。

然而,在集体表决对林海阳的处理意见时,现场的分歧依然很大。有人提出对林海阳做警告处理,认为他虽然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行为过于莽撞,造成了不良影响。而另一边,也有不少人坚决反对,力挺林海阳。

此事很快传到了市里,同样引发了不同的声音。有的领导觉得林海阳的行为过于激进,给地方形象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也有许多领导对他的勇气和担当表示赞赏。特别是高建宇组织部部长,他极力推崇林海阳,在各种场合说道:“林海阳这样的干部,是我们市里难得的人才,他的行为展现了一名优秀干部应有的品质和担当,我们应该大力表彰,而不是指责。”

在这一片争论声中,林业局内部早已人心惶惶。郭局长和马局长更是头大如斗,他们知道大事不妙,整个林业局可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两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打电话求人,试图寻找一丝转机,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和林业局这个“小王国”。但他们心里也清楚,这次的舆论风暴和各方压力,怕是没那么容易化解,等待他们的,或许将是一场严厉的问责和整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