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 第81章 汉代炒钢法!

“陛下!此风绝不可长!我大隋以农为本,以儒立世,怎能让这些旁门左道扰乱朝纲!”

“请陛下三思啊!”

唾沫横飞,指责声浪几乎要掀翻殿顶。

秦墨站在风暴中心,神色平静,甚至有些想笑。

他太清楚这帮人的心思了。

什么“奇技淫巧”,什么“坏人心术”,不过是幌子。

真正让他们跳脚的,是工科院可能带来的变革,是新技术对他们固有田产、工坊利益的冲击。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古今同理。

秦墨不慌不忙,从宽大的袖中取出一个物件。

那是一个结构精巧的木制模型,约莫两尺来长,通体由细密的卯榫拼接而成,不见一根铁钉。

“诸位大人,口说无凭,眼见为实。”

秦墨将模型举起,展示给众人,“此物,乃下官改良的‘龙骨水车’,请诸位品鉴。”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

这模型确实奇特,与常见的筒车、翻车都有显着不同,链条、刮板、轮轴,一应俱全,却又组合得异常巧妙。

“这水车有何玄妙?难不成比咱们现在用的提水更快?”

一个户部官员忍不住好奇,凑近了些。

“快,岂止是快。”

秦墨淡然一笑,将模型小心翼翼地放入旁边早已备好的水槽里,“寻常水车,少则两人,多则三五人费力驱动。而我这改良版龙骨水车,只需一人踩踏,便可轻松运转。”

他轻轻用脚踩动模型一端的踏板。

嘎吱嘎吱……

清脆的木头摩擦声响起,模型水车的链条流畅地转动起来,一片片刮板依次舀起水槽底部的清水,顺着倾斜的木槽,源源不断地提升上来,哗啦啦地重新落入水槽另一端。

那出水的速度和水量,肉眼可见地比想象中快得多!

而且,秦墨踩得毫不费力,甚至有些悠闲。

“这……这……”

先前叫板的张御史,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指着那模型,说不出话来。

围观的官员们也炸开了锅,纷纷涌上前。

“竟是真的!一人之力,竟有如此功效!”

“看这结构,精妙绝伦!闻所未闻!”

“若此物放大,用于农田灌溉,岂不是……”

惊叹声,抽气声,此起彼伏。

方才还义愤填膺的山东士族代表们,此刻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那些准备好的慷慨陈词,全都堵在了嗓子眼,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现场安静得有些诡异,只剩下模型水车哗啦啦的流水声。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晋王杨广上前一步,朗声道:“父皇,儿臣以为,秦大人所言不虚。工科院之设想,利国利民。以器兴工,以工促农,实乃强国富民之策!”

御座上的杨坚,那双深邃的眼扫过下方百官,最后缓缓点头,声音沉稳而威严:“秦墨。”

“臣在。”

秦墨躬身。

“朕,准了!”

杨坚一锤定音,“拨银二十万两,于大兴城外十里,即刻兴建工科院。此事,由你全权负责。”

秦墨心头一块大石落地,深深一揖:“谢陛下隆恩!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工科院的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秦墨几乎是全身心扑了上去,从选址勘探,到图纸设计,再到召集工匠、采买物料,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大兴城外,一片荒地很快被平整出来,一座座崭新的院落、工坊,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顺利推进时,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摆在了秦墨面前。

这天,负责冶炼工坊的老匠头,愁眉苦脸地找到了秦墨。

“秦大人,您要的那种……呃……齿轮,小老儿带着徒弟们试了无数次,总是差点意思。”

老匠头手里拿着几块刚出炉的铁块,上面布满了细小的气孔和杂质,“咱们隋朝最好的百炼钢,韧性是够了,可硬度总上不去。要么,就是硬度够了,又太脆,做成齿轮一受力就崩。您要的那种又硬又韧,还能做得那么精细的钢材……难啊!”

秦墨接过铁块,掂量了一下,又用指甲刮了刮,眉头也皱了起来。

他知道,这是时代的局限。

隋朝的冶铁技术,在当时已属顶尖,可距离制造高精度、高强度齿轮所需的特种钢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没有合格的钢材,很多他设想中的精密机械,比如高效率的纺纱机、镗床,都只能停留在图纸上。

工科院的根基,竟卡在了最基础的材料上。

麻烦了。

“哐当!”

锤子落下,火星四溅。

那块烧得发红的铁料,没变形,反而“咔嚓”一声,直接从受力点碎裂开来。

几片滚烫的碎铁渣子弹射出去,差点崩到旁边工匠的脚面。

“我丢!”

秦墨扔了手里的锤子,看着那铁料粗糙不堪的断口,里面甚至能看到灰白色的杂质颗粒。

“这破玩意儿,软的时候跟泥巴一样,淬火了又脆得跟瓦片似的!”

他烦躁地骂了一句:“这怎么做精密的齿轮?难不成用木头?”

娘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旁边的老工匠也是一脸愁容,凑近了些,声音都带着点虚:“大人,咱们库里最好的料子也就这样了……这…这可咋办啊?”

是啊,咋办?

就算他脑子里有无数精妙的设计图纸,材料跟不上,一切都是白搭。

这破铁料,杂质太多,韧性、强度完全不达标,根本承受不住精密加工和长期运转的磨损。

秦墨焦躁地在工坊里踱步,脚下的煤渣被踩得嘎吱作响。

脑子里疯狂转动。

现代的合金钢?

别想了,连基础的炼铁水平都这么拉胯,工具、控温条件全都不具备。

古代……

古代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那些流传后世的精良兵器,那些巧夺天工的器物,总不能是用这种破铜烂铁造的吧?

他使劲回忆着,那些以前当兴趣看过的纪录片、历史书……

汉代……

好像有一种很牛的炼钢技术……

叫什么来着?

炒……

对!

炒钢!

秦墨猛地停下脚步,狠狠一拍大腿。

“有了!”

那声音大的,把旁边正唉声叹气的老工匠又吓了一跳,浑浊的眼睛里满是茫然。

“炒钢法!他娘的,试试汉代的炒钢法!”

秦墨眼中重新燃起光亮,之前的颓丧一扫而空。

虽然他记不清炒钢法的每一个具体步骤和参数,但大体的原理他是懂的!

就是通过反复加热、搅拌、锻打,让生铁和空气充分接触,氧化去除里面的硅、锰、磷等杂质,降低碳含量,把脆硬的生铁变成更具韧性和强度的钢材!

这不就是个原始版的“转炉炼钢”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