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三国:小乔传 > 第14章 曲惊四座

三国:小乔传 第14章 曲惊四座

作者:苒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6 19:32:12 来源:小说旗

总算又能出府玩耍了,她的心情也随之愉悦了起来。

来了这么久,前前后后才出了两次府门,天天就待在桥府这深宅大院内,真的是快把她憋坏了。

今日街上的人倒是没有上次过节时那么多了,不过也还是熙熙攘攘的。

车夫驾着马车一路往城东驶去,穿过了热闹的坊市,一转眼便来到了一僻静之处停了下来。

原来桥越口中的碧露轩是一个茶舍。

于喧嚣中取一隅,可谓闹中取静,倒是能令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茶舍虽地处偏僻,但在城内却也算得上颇有些名气的,平日里时常会开展一些活动来吸引客流。

例如此次邀请有名的琴师来演奏,或是偶而举行一些诗词大赛之类的,以此来增加茶舍在城中的名气。

抬步拾阶而上,刚一踏入碧露轩便有一股浓郁的茶香味冲刺鼻尖,茶舍内布置得倒也清新雅致。

一眼望去,早已座无虚席,看来这位琴师倒是真的很受欢迎了。

茶舍内中堂是琴师奏乐之处,四周围则是各式各样的雅座,每个雅座之间是以屏风相隔断。

伙计领着他们来到里间桥越早已定好的雅座内。

此刻,茶舍内炉香缕缕,混合着茶香四溢,芬芳绕梁,沁人心脾。

三人落座后,茶舍伙计随即迎上前来送茶,随后又将桥越早已订好的茶点果子一一摆齐。

琴音适时响起,优美而婉转的旋律于茶舍内缓缓流淌开来。

一曲作罢,众人皆惊叹。

“这琴师果然名不虚传!真可谓绕梁三日。”桥越也不自觉抚掌叫好。

“子景兄何以见得,我倒觉得霜儿的筝音略胜一筹。”

郭嘉轻啜了一口茶水,不以为然道。

桥霜仍兀自沉浸在方才的琴音当中,却听郭嘉此一言,不觉回过神来。

“奉孝兄长,你可太高抬霜儿了,霜儿不过略懂些皮毛罢了。比起茶舍中这位琴师高超的琴艺技巧,霜儿真是自愧不如的。”桥霜谦虚道。

“此言差矣!霜儿的筝音正因不带任何高超的筝艺技巧,却反而能发自内心,将心中所想所得皆流露于筝音当中,使闻者更能随之感同身受,遂如此,我更欣赏霜儿的筝音。”郭嘉继续娓娓道来。

“奉孝言之有理!霜儿你就不必自谦了,确是如此!为兄也觉着你的筝音确能令人感同身受。”桥越也在一旁附和道。

“笑话!不过是一黄口小儿,岂能与我们的琴师相提并论?”

此时,隔间雅座突然传来一阵冷嘲热讽。

桥越闻之,不由得一阵恼怒,立即拍案起身道:“你懂什么!偷听他人谈话才是可耻。”

“何谓偷听?大庭广众之下,这小小的屏风又能遮住什么。你们自己在此处大言不惭,侮辱我们的琴师不及一黄口小儿,还怕他人听见不成?”男子依旧不依不饶。

桥越怒气上涌,还欲回怼,我急忙起身拉住他:“阿兄,算了!我们不与他计较那么多。霜儿的筝艺确实不可与琴师相提并论,让人见笑了。”

桥霜心下尴尬,这里可都是这位琴师的忠实粉丝啊,切不可惹恼了他们。

“这位仁兄此言差矣!何以黄口小儿便不能精通琴艺?在下不才,便是自幼习琴,幼时便已精通音律琴艺了,想来这位小兄弟亦是如此!”

此时,另一间雅座里又传来一个低沉浑厚的男声。

这个声音却让桥霜觉得有些熟悉,仿佛在哪听过。

“你又是哪根葱?!与你何干!”男子恼羞成怒,气势汹汹道。

“哪根葱都比你强。”桥越冷冷一笑。

桥霜愣住了,心下愈发尴尬了,完全未料到会引来这样一番争论。

此时,另一雅座屏风后缓缓走出一名郎君。

他身形修长,着一袭玄色锦缎长袍,腰间系朱红色腰带,腰带上挂着一块白玉腰佩,眉墨似剑,鼻梁英挺,一张脸如雕刻般的棱角分明,俊美异常。

桥霜隐约听到众人皆为他出众的容貌倒吸了一口气。

此人正是方才帮她说话的那名郎君。

“这位仁兄,在下只不过是据实而言罢了,并非想与阁下争辩,还望见谅。”

只见他端端正正地双手作揖道,周身散发着谦谦君子之气。

“既是如此,大家也不必争论了,倒不如就请这位小兄弟出来演奏一番,也好让我们大家也来评一评?”

那名帮桥霜说话的郎君身后又走出来另一名气宇轩昂的白衣郎君说道。

“如此甚好。”郭嘉第一个抚掌叫好,他倒是一脸诡计得逞的模样。

桥霜一脸哀怨地瞪着他看,这家伙莫不是从一开始就是故意给她惹麻烦的?

“霜儿,不必怕,阿兄相信你的筝艺。”桥越随即也拍胸脯信誓旦旦地说道。

桥霜心中叫苦不迭,这两人是不是太看得起她了?

说到底这些人可都是她的祖先辈级别的人物啊,她的所谓琴艺也可以说是他们传承下来的。

要说能比这台上的琴师强,她自己都要无地自容了,更别说此时的她这身体还只是个小孩子。

此时周围雅座频频传来许多人的催促声,桥霜无奈只好磨磨唧唧地走出了屏风,往琴师的台子走去。

脑中飞速地转了几圈,一个劲地在琢磨着该弹什么曲子。

方才那名帮她说话长相俊美的郎君冲她颔首一笑,说道:“小兄弟不必紧张,只管弹你擅长的曲子便好。”

许是见她上台时磨磨唧唧的模样,知她心中紧张。

桥霜向他投去了道谢的目光,不过是表演一下而已,没啥好怕的。

她索性咬咬牙,心里一横,昂首走上琴台。

眼前的琴台上分别摆着一架古琴,一架秦筝。

记得以前上课时,老师便曾说过古筝的兴起便是在三国时期。

在这之前,古人更擅于古琴,但是古琴的音色毕竟比较低沉且单一,古人们渐渐开始追求音色更加丰富且优美的古筝。

到了三国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古筝的爱好者,人们开始研究古筝的音色,并创作新的曲目,这也推动了古筝的发展与进步。

这个时期的古筝谓之秦筝。虽是只得十二弦,尚未发展到现代的二十一弦,但是音色却已经是极好的了,她不得不佩服古人们的智慧。

回过神来,她挺直身板毫不犹豫地走到了秦筝面前,这是一架上好的秦筝。

双手抚上筝面,跪坐了下来,凝神闭目,脑中已经确定好要弹奏的曲目。

玉手轻扬,指尖拨动筝弦,一曲《青花瓷》悠悠响起。

清泠透亮而又婉转迂回的旋律,如同清泉溪涧中的水流般,缓缓地在茶舍中流淌开来。

台下那名眉墨似剑的男子此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诧。

桥霜犹自拨弄着筝弦,记得那个时候,她最爱这首歌里面的那句歌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垂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从前不曾体会过隔江千万里,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现如今却是真正的体会到了。只不过才过了这么些日子,一切却早已恍如隔世了。

都说琴音最能表达内心的情感,她一直都是如此的,不论心情好坏,都喜欢用古筝里的曲调表达出来。

案上香炉轻烟袅袅,浸染衣袖,伴随着《青花瓷》的曲调,时而轻盈,时而绵长,时而忧伤,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深情久远的故事。

一曲奏罢,震惊四座。

四周一片静寂,只留淡淡的余音仍萦绕在茶舍内,久久未散,众茶客似乎还沉浸其中。

“好!”

片刻后,台下接连传来鼓掌声。

“没想到这位小兄弟小小年纪竟能将这秦筝弹得如此出神入化……”

“不论情感与技法都于我辈有过之而无不及呀……”

“……”

雅座内众茶客顿时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