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三国:小乔传 > 第132章 再造之恩

三国:小乔传 第132章 再造之恩

作者:苒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6 19:32:12 来源:小说旗

先前在寿春时,桥霜时常会同周瑜一块儿去乘船赏景,是以坐船于她而言并无难处,也不必担心晕船的问题。

虽说走水路比之陆路要安全一些,然眼下世道难测,也不乏有水匪。

故而为了以防万一,周瑜还在船上安置了些兵役,一同前往的还有他近日采买来的十余艘大船舰。

这些船舰与普通的画舫不同,可用于战时。

周瑜吩咐了江篱与半夏先去船上将一切安置妥当,他与桥霜则于岸上等候。

立于岸上,望着薄雾弥漫的江面,这支近于咫尺,浩浩荡荡的船队,桥霜的心头滋味难言。

终究是要开始了吗?

她依稀忆起了上学那会,课文里曾学过的赤壁之战,火烧战舰的壮观场景。

那个时候她也只消当作一篇故事来看罢了。

然则如今,她却即将踏上这些战舰,见证它们如何一步步参与历史上那些战役。

那是何等滋味,是激动,还是酸涩,连她自己都难以言喻了。

周瑜只觉袖下握着的那只柔软的小手似乎紧了紧,手心微微出汗。

他始终摸不透她的想法,却能从她的神情中悟出了她紧张的情绪。

他的手稍稍用力,捏了捏她,试图将她从思绪中拉回。

桥霜意识到他的小动作,这才晃过神来,扯着唇角微笑看他。

他转过身面对着她,将她的一双柔荑握起,置于心口前,轻轻摩挲。

“莫要害怕,有我在。”

他深邃的眼眸中是浓得似要晕开的情意。

桥霜听出了他话中之意。

随即启唇,坚定地回应道:“好!”

她懂他,不问缘由。

只要是他想做的,她都愿意不问缘由地支持他,与他并肩而行,即便那是悬崖绝壁,荆棘遍野,她也无所畏惧。

周瑜凝视着她,缓缓开口道:“伯符于我,是亲,是友,是与我并肩作战之人。父母兄长于我,是后盾。”

“然则你与他们皆不同,既是能与我并肩而趋之人,亦是能与我相知相守之后盾。”

“那日你曾问我之言,我思前想后虽不得其解,但如今只想与你说一句,我周公瑾从不以貌取人,也不问尔出身,吾倾慕于汝,皆因汝之品性与我相投。”

“瑜并无他求,只望能与你相守到老便足矣。”

他最后一句话似带着一丝哀求,令桥霜心头微微一颤。

那日问他之意,是试探,也是她心中困顿已久的疑问。

但她私以为他并未放在心上,只当她是玩笑话。

可今日之言,却终是叫她安下心来。

他始终尊重她,并未逼问她由来,宁愿带着心中的疑问也要让她心安。

有那么一瞬,她忽然有些明白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

或许,老天爷便是这般,才将她从那个世界的婚礼前拉回来,在这一世与他相遇……

两两相望间,周瑜那双漆黑深邃的瞳眸如同浸了墨一般。

桥霜忽而挣开他的双手,轻轻拽住他的衣袖。

她张着一双有些雾气的眸子,白净的脸颊上浮现浅浅梨涡。

打趣道:“你此番话若是叫旁的人听见了,还当我是已然嫁了你去。”

周瑜听见这话,却是挑眉一笑:“那又何妨,你既收下了母亲送你的镯子,便是想赖账都不成了。”

听到他说“母亲”时并未带上“我”字,她的眸光微微一怔。

抬眸看向他,眸中氤氲,半晌后,才轻声道:“周郎,谢谢你——”

不知从何时起,他们之间已渐渐能看懂彼此的心思。

即便是不去将话意挑明,他也能明白她的话中有话。

从前桥霜总盼着能够回到原来的世界去,然眼下这个世界早已有了她的牵绊,她又何尝会再想要离开呢?

晨曦初现,越过漫漫迷雾,露出明亮的曙光,将那江面上十余艘战舰的轮廓照亮。

枝头的云雀仿佛惊叹得在光斑下高啭歌喉,为这些战舰伴鸣。

阵阵雀鸣,伴随着枝叶上的晨露,将江面上的景象映衬得如同一幅水墨画卷,叫人叹为观止。

薄雾散去,码头众人堪堪回首,便见一双璧人在朝霞的照映下,相携登上了其中一艘船舰。

……

这日,孙策在军营中接到了周瑜的来信。

信中,周瑜告知他,已为他备好了粮草船器,眼下只待他去丹杨募兵后,便能带着兵马与他聚首,一同南下了。

孙策认真看完信帛,眸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手中紧紧握着那张信帛,仿佛一件沉重的宝物。

他热血沸腾,拍案道:“吾得公瑾相助,何愁天下不得乎?”

席下的桥越闻言便知是周瑜传来了喜讯。

他高举手中酒盏,朗声笑道:“越在此预祝伯符得偿所愿。”

孙策举起酒盏与桥越遥遥相碰,一饮而尽。

他放声大笑道:“子景此言虽尚早,然事在人为,眼下天下大势未定,吾等只需因势利导,谋势而动,何愁在这乱世中无一席之地也?”

说话间,他的眸中星火如炙。

“伯符所言极是,顺势者昌,逆势者亡,唯善谋势者方能抢占先机,事半功倍。来日若有吾等能相助之事,伯符尽管开口。”桥越斩钉截铁道。

他此言便是在向孙策表明了桥府的立场,孙策与周瑜所谋之事他早已明了。

再者,他的两个阿妹又将嫁与这二人。

他的父亲早已同他说过,观这二人绝非等闲之辈,他日必能在这乱世中有所作为。

是以即便明知孙策与袁术不合,他仍放任桥越与他二人相交。

孙策也听出了桥越的话中之意,便遥举酒盏与他道谢。

又忆起昔日与周瑜相交之事,心中感慨。

他置下酒盏,投目窗外,缓言道:“你可知,当初吾父忽逢意外故去,我一度心灰意冷。便是在此彷徨之际,公瑾在吾父墓前将吾痛骂一番,并起誓定要护我阖府安危,助我夺回父亲用命护住的将士们。”

“那时他的一席话使我在悲痛之余,如醍醐灌顶。”

他继续正色道,“吾父惨遭意外,我身为长子,却无所作为,成日在他墓前痛哭,借酒消愁,可又能如何?不过叫父亲死不瞑目罢了。”

“至此,我决意誓要为父报仇血恨,建功立业,让吾父泉下瞑目。”

“若非公瑾一路相助,我不知要费多大之气力方能走到今日。他于我有连襟之情,亦有再造之恩!”

他又深饮一口酒,眸中似有泪光闪过。

他向来知恩图报,为此心中早已暗下决心,来日若得天下,这天下也必有周瑜的一席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